根据美国联邦调查局2004年的犯罪数据统计,全美国境内,大约90%的成年暴力罪犯是男性。根据这一数据,是不是可以确定性别会产生影响呢?
答案是不确定的。因为此数据只能说明“成年”“暴力类型”犯罪,并且数据基于美国,我们已知的犯罪类型并不仅仅止于暴力类型。
个人的观点,如果全部类型犯罪平均下来,男女比例真的没有什么差别,或者说差别不大,男性比女性高一点点。例如,中国和印度的性犯罪主体基本都是男性,而北欧一些国家的性犯罪主体却呈现女性为主的态势,并且男性受害者的数量在逐年增加。
那么扩大来说,性别会不会影响?广义上讲,会,但是狭义上来说,并不影响。因为真正影响犯罪种种变量的内在原因,是各种激素,而不是广义的性别。我们已知的可以对犯罪行为产生不同影响的激素有以下几种:
1. 多巴胺
2. 去甲肾上腺素
3. 5-羟色胺
4.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5. 糖皮质激素
6. 雄性激素
7. 雌性激素
请注意6与7,首先是雄性激素,
Dabbs, Carr, Frady, & Riad, 1995; Meloy 1992 研究怀疑雄性激素与侵犯、暴力等行为有紧密联系。
Valzeli 1981 通过动物研究表明,雄性激素与攻击之间的关系和保卫领地、争夺配偶和食物有关。
Archer 1995;Olweus 1988 通过研究表明,激素水平与攻击息息相关,尤其是在青春期和青年期。
其次是雌性激素,
Chatz, 1972; Laschet, 1972; Meloy, 1992 研究表明服用抗雄性激素药物或者雌性激素可以减少侵犯行为。
Ginsburg & Carter, 1987 研究表明女囚的攻击行为多出现在经前阶段。
看过这些研究之后,可以发现是双向的,也就是说目前的研究无法确定雄性和雌性激素对犯罪行为的影响到底哪个更强一点。
Gender这个词下包含的众多因素中也会有可以影响犯罪行为的变量,比如体型和力量。成年人的犯罪行为与这些是分不开的,但是我们只能说大概,男性比女性更加强壮,力量更加饱满,但不是绝对的,因为还是会有肌肉萝莉和女拳皇,女运动员做参照物和普通男性对比。
所以全种类犯罪的比例,男女是很接近的,细分种类的犯罪行为,性别上的百分比会出现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