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很忙,你很痛苦,你压抑着自己的情绪给孩子讲他应该怎么怎么做。
可是总是感觉他想逃离,不领情,反感,越来越远。
不要给孩子讲道理,要接纳他,爱他。
前段时间,我们都看了《狗十三》这部电影。
小女孩李玩在上初中,爸爸再婚又生了弟弟,没有时间分给她。
但又觉得愧疚,就给她买了一条狗,取名:爱因斯坦。
有一天,爷爷买菜时候狗丢了,李玩很伤心。
青春期的她非常想把狗找回来,可是家长都在和她讲:
爷爷为找狗弄伤了腿,常年不出门的奶奶为找李玩差点迷路回不了家,
继母给她买了新的狗,爸爸讲道理讲不通一顿暴打。
可没有一个人听到李玩的话:“我只是想知道爱因斯坦去哪了,这条狗又是哪里来了,我不是一定要养狗。”
没有人因为她丢了狗,听她说出心里的难过,来拥抱理解她,都说她不懂事,和她讲道理。
最后李玩懂事了,她说,人活得不如一条狗。
我们有时候,总觉得讲道理是爱,其实不是。
只是披着爱的外衣,是来自父母的隐形暴力。
1、孩子都非常敏感
能感受到你的情绪
前天晚上在医院急诊见到一个大姐,痛苦不堪,汗水顺着额头落下来。
肚子像气球一样大,本以为是孕妇,没想到医生说是“肠梗阻”!
我正想着怎么会得这个病,医生说她肚子里全是气体,把肚子撑的痛的难受,几天没有排便了。
这时候大姐说:都是我们家那个孩子,把我气死了,气病了。
一屋子医生、护士都惊了,等着她说下去。
她说:我儿子都六年级了,写作业的时候我在旁边辅导,刚开始气得还没这么厉害,最后因为他一直沉默不说话,也不理我,不听我的指导,我一气之下,肚子就成这样了!
六年级了,该小升初了,怎么这么不知道着急,我气死了,我气死了!
大姐说完,一屋子人都没说话。
这种原来只存在网上的桥段,我第一次在现实生活中看到,深深体验到了做父母的不易,但是,却感到了一种无力和害怕。
我想,此刻,她的孩子估计和她一样,处在痛苦中,甚至比她更痛。
她痛的是身体,孩子估计心都碎了。
我深深的记得那一次,女儿的班主任说的一个同学写的作文《妈妈,您真的爱我吗?》。
在作文中,她描述道:她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面条,不小心把面条洒了一身,她很害怕妈妈吵她,她知道妈妈脾气不好,吓得赶紧去擦洗。果然妈妈吵了她,还告诉给她放水洗手的姐姐:放开水,烧死她!
她听到这句话,感觉到了妈妈的仇恨,竟然感觉不到爱,大声哭了起来,几年过去了她的耳边依旧想着妈妈说的:让你吃个饭,你也弄洒,笨死算了,怎么不去死了?
她心里特别难受,在作文的最后一段,她写道:她感觉妈妈的表情十分恐怖,就像真的要杀死她一样,最后她问老师:妈妈真的爱我吗?
说实话,作为一个妈妈,我看第一遍的时候,双手是颤抖的,心里是震撼的,一个孩子的作文,说明孩子对家长这种愤怒的情绪,压抑的表情,这种感知多么令人震撼!
有没有看到自己的影子?你的 情绪在你的眼睛里,在你的脸上,在你的心里,孩子感受的比你还深刻!甚至很多年后,都不会忘记!
2、处理好你的情绪,
接纳孩子的心灵
在这里,我说的是处理你的情绪,而不是控制你的情绪。
情绪是什么?情绪是我们内心情感的外在表现,一般的表现为“喜、怒、哀、惧”,它跟我们需求的满足程度有直接关系。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我们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需求依次为:生存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爱和归宿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我们每个人的终极目标。
而通常,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我们都做不到,甚至有时候,其他的需求也没有得到满足。
这时候,你就会寄希望于孩子,希望他能实现你的需求。
你觉得他作为你生命的延续,也要继承你没有实现的愿望,对于他给予很大的希望。
这个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
1、我和你爸怎么也是985毕业啊,你学习怎么这么不开窍?
2、我就是因为上的二本工作才不好,你一定要争气考上前十,为了争气。
3、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怎么让我这么失望?
这些话,其实你都是带着自身的需求要要求孩子的,带着你的情绪,你并没有认真的把孩子当成他自己,客观认识到他的优缺点,接纳他的所有。
你只是把他当成了你的一部分。
这就是我说的处理情绪的原因:你先把自己放在一边,把自己的情绪找到其他的点发泄一下,你的失意和不顺利不是因为你的孩子,而是自身的不足。
前天晚上下班,碰到一个被妈妈“抛弃”的小女孩,她大声哭泣,说因为自己表现不好,妈妈开车走了,让她自己回家。
我问她什么表现不好,她说1、作业拖拉,不能快速完成 2、上课不能控制自己,爱找人说话。她说阿姨,我知道我有这些毛病,我就是改不了。
这些话让我震惊,要知道,这个孩子才不到7岁。
送到妈妈身边的时候,妈妈还在气愤当中。我们俩谈话中得知,妈妈被老师留在学校说了好多孩子的毛病,感到非常难过。给孩子讲了好多道理,孩子就是改不掉,气得崩溃了才把她仍在路边的。
这下我一下子明白了孩子讲道理讲那么好的原因--因为妈妈一直这样教育孩子的呀,孩子在通过讲道理才能在妈妈这里找到存在感,找到妈妈的认可。
但是孩子的心却没有被接纳,被鼓励,她的情感和心灵是被道理裹住的,她并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改,而是拿着大道理在压制自己,可是却无法控制。
她试图通过讲道理在向很多人展示自己,殊不知真正的感受已经被忽略,自己的难过和伤心并不能在妈妈这里得到安慰,所以继续去犯同样的问题。
孩子犯错误时,引导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让来源于内心的力量去促使他改正,而不是讲道理和抛弃他。
好,处理好情绪,我们也学会接纳。什么是接纳,怎么接纳?
从我自身的例子来举例说明:
接纳,才是爱的开始。
3、你的爱是孩子
探索世界的一把钥匙
好,现在你接纳了孩子。
我也反馈一下结果。
自从我改变观念以来,我们家老二给我反馈了两次,第一次是那个事件以后,她说,妈妈,你感受到我伤心了吗?
我说是的,感受到了,她说:啊,我开心死了。
第二天,她又告诉我,妈妈,你握着我的手的时候,我感到幸福死了。
这些话,听得我惭愧。我真的没有从孩子口里听过这些话,让我感到温暖和满足。
每次听到青春期的外甥说:家里冷冰冰的,不想回家,那时候总不理解,现在此刻,我真的感到理解了。
对孩子来说,也许没有妈妈的理解和共鸣更重要了。
他的情感,在你这里有了归属,有了寄托的地方,他会感到兴奋和安全的。
他感到幸福和安全,才能更勇敢的去探索世界啊,才能勇敢的表达自己。
《听见天堂》是豆瓣评分8.9的电影,是世界音效大师米可的真实经历改编而成。
聪明可爱的米可幸福的长大,有一天不幸降临他变成了盲人。
他去了盲人学校,不安于墨守成规的教条,不想变成接线员和炼钢工人,展现了自己无限的想象力。
通过和朋友们的尝试和一起努力,他们做成了美好的话剧,并改变了盲人学校的规则,让孩子们的心灵得到了自由的释放。
我印象最深的一个画面,是唐老师拿眼罩给家长,让家长们蒙着眼睛,进入盲人孩子的世界,感受他们的内心和情感,虽然看不见,可是最后音效话剧却感动的家长们都哭了。
这些孩子的情感得到了接纳,得到了爱,才会勇敢的去探索这个世界,勇敢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爱不是责难,不是控制,而是在这种关系里得到接纳,得到回应,得到鼓励和成长,这才是爱。
4、当孩子遭遇挫折,
让他深信,你一直在
当你的孩子处在叛逆期,他上网,打架,谈恋爱,逃课,你会如何应对?
有些父母伤心,手足无措,愤怒,你摔了他的手机,你甚至拳脚伺候,你长篇大论讲道理,过度紧张,大声吼叫,骂他,咒诅他,把他赶走,然后你也会后悔,也会失声痛哭........
可是你发现,不但没有改善,情况反而严重了。
他变得更加易怒,他有事情先和女朋友说,他从不向你说实话。
你总是告诉他,什么才是正确的,怎么做才好,你可知他需要什么。
有些父母的厉害之处在于强大的精神力量,就算不在孩子身边,也是孩子们最强大的精神支柱。
台塑集团王永庆在教育子女上不讲道理,而是言传身教,他的女儿王雪红说:爸爸写信给她都是工作心得,告诉她公司发生了什么事,他怎么处理等,父亲特别说处理事情要 “追根究底”,会告诉她他如何追根究底。他并不讲道理,而是用自己的体验来告诉孩子。
当孩子遭遇挫折,困难,他总是倾听,并引导他们找到解决办法,而孩子们认为,父亲好厉害,他总是有办法的。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就曾对他的孩子说:“金钱不能换来感情。”他说:“如果我给你们很多钱,那你们可能只记得我的钱,记不住我这个人。
如果我特别抠门,可能也得不到你们对我的感情,所以我宁愿多花些时间关心你们,培养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因为在关爱面前,金钱就显得无能为力了。你们应该牢记最能打动商人心的不仅是价格,还有情感。”
爱因斯坦说:爱是最强大的力量,因为它无限大。
它给与我们勇气和力量,智慧和勇敢。
作为父母,你要知道,自从你做了父母,
你就不再是单纯的任性的少年,
你是一面镜子,孩子的一切都是你的反射,
你一直在苦口婆心的讲大道理,那不是孩子需要的。
我们需要的是学会接纳,学会爱,
才是陪着一个生命长大的必修课。
我们永远要记得,
他不是你的孩子,
他是引领你的老师,
他是让你长大的蜗牛,
你教他学会了爱,
他才能去爱别人,反馈回来爱你,
爱这个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