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始读钟启泉编著的《现代课程论》,主要读了课程的发展史。
课程,是在一定的教育目的下,有计划有组织地使受教育者与教育情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全部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上讲,在中国可追溯到孔子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在欧洲,有“七艺”,文法、修辞、逻辑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强调哲学,注重人的研究,强调“认识你自己”,第一次在哲学上发现了自我。
中世纪,以宗教教育为核心。
14-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彼特拉克提倡恢复古希腊的拉丁文学,恢复古典文学,即人文学科,以智育、美育、德育、体育的和谐统一为其理想。
17-18世纪,随着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古典主义课程衰落,现实主义兴起,这里的现实主义是指课程要与现实相结合,以夸美纽斯为代表主张感性现实主义,注重感性经验积累知识。
工业革命背景下,19世纪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主张将科学引入课程,在文艺复兴时期受歧视的数学从此获得了地位,直到今天数学的地位依然如日中天,属于基础学科。数学不好的同学要生活在19世纪前就一点影响没有。
纵观课程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课程是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的,总的来讲,集中在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的对立融合中。
课程,从拉丁语词源上来讲,是race-course跑道的意思,一度人们认为课程即教学科目,如“六艺”或“七艺”,博比特、泰勒、加涅等人认为课程即学习结果或目标,有人认为课程即计划,杜威认为课程即经验。
从教育内容上讲,人在世界上生存要处理好三种关系:人与自然(发展生产力)、人与人(政治制度)、人与自己(文学艺术),所以从人类的发展来看,自然科学、人文学科肯定都要并重的;具体到个人,有人擅长科学,有人敏于文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