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论坛上听了蒋军晶老师的《送别》组诗课,直到现在念念不忘。群里被倩老师点名,那就接招吧。
对于我这样一个感性居多的人,这节课里有太多喜欢的元素,不必说李叔同的《送别》词,朴树的歌,不必说层层递进的探究,结尾处的小升华……单是对“意象”一词自然顺畅、深入浅出的解读就足以令人“惊艳”。
“意象”: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诗人心中的情感投射到实际世界,便是意象,意象便是承载着诗人具体情感的具体物象。因此,当老师由“柳”引出“意象”这个词,让孩子们触碰,猜一猜,为什么这几首诗中都写到“柳“。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柳的样子像招手啊,绿色代表生机啊,长长的柳条代表愁绪啊等,没有对错,这便是“感”的第一层——感知。
接下来,讲个人意象和经典意象的时候,为了让孩子们了解更深,讲到了奶奶的藤椅,一看到藤椅就想到了奶奶,一联系生活,让“意象”这个概念立刻就变得“具象”起来,孩子们感受到,原来这就是意象哦,好像并没有很难,身边珍视的物品也可以做“意象”。这是“感”的第二层——感触。
最后又回到《送别》,又感知了许多经典意象,问,你的生活中有没有经历过离别?“感”的第三层——感受。联系生活谈自己的感受。
这首诗好在哪里?再听朴树唱的歌。静静讲述朴树和他的朋友,生活中有些分别真的是不告而别。真正的流行歌手,不是追逐流行,而是追逐自己的内心。由此引出“哀而不伤”。音乐响起的时候结尾处全场静静的,所有人都陷入沉思。这便是“感”的第四层——感动。
“感而遂通”境界有点高,感觉自己还没达到……
又想到的:
一直以来钟爱古诗,近年来课堂中也有过不少古诗的教学实践,从单首的品味解读到群诗一首带多首主题贯通均有尝试,比如《和春天有约》、《寻秋》、《唐诗中的送别》等群诗探究,比如由《示儿》引出的陆游爱国诗组合,再比如《日有所诵》中一单元选取的两首古诗,编者之所以把两首放到一起应该是有目的的,所以通讲时便尽量发现两首诗共同的“点”,用一条线将这两首诗拎起来,如此便可“不蔓不枝”。
对于组诗,我在讲的时候用的最多的是对比策略——找异同。引导孩子们探究,先找共同点再找不同点,对比间大意了解,找出关联。反复朗读中想象画面,体会韵味,联系作者背景进一步体会情感。带领孩子们发现古诗中“景”和“情”的关系,从而引出“一切景语皆情语”。
我在讲送别诗的时候也讲到“柳”,但是只讲到谐音“留”和“折柳送别”,讲到“借景抒情”,也没敢引出“意象”。听了蒋老师的后,发现原来还可以这么讲“意象”哦。
以后再讲古诗会有意识地考虑“思维”和“情感”两部分的层次,梳理好层次,讲起来就会清晰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