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位妈妈不无烦恼地向我倾诉,她的女儿已经7岁多了,刚上完小学一年级,她现在还要给孩子上感统训练的课!
本来这样的课,该是早教的内容,但因为孩子小时候自己怕孩子弄脏衣服,总洗麻烦,从来没有让孩子爬过,现在孩子前庭发育不足,平衡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爱做小动作,看书时常常跳行漏字,书写时常常偏旁部首颠倒,学习成绩差。
这位妈妈无比的懊悔,说自己当年就是太懒了,错过了孩子成长中的很多关键点:
孩子出生后,自己睡眠不好,老公又爱熬夜,造成孩子月子里就睡反觉,虽然后来调整了很长时间的睡眠,总算正常了,因为全家人的睡眠习惯没改,孩子长大了一直很晚不休息,睡眠习惯一直不好。
孩子6个月到1岁添加辅食的时候,自己偷懒,嫌麻烦,果汁菜泥懒得去弄,孩子在味觉发育时,没有尝过菜的味道,长大后很挑食,不吃青菜,到幼儿园吃饭的时候,因为挑食,总是很磨蹭,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时间一长,孩子的性格也受到了影响,都怪自己当时怕麻烦,害了孩子。
孩子9个月开始学爬的时候,自己也不懂,根本没让孩子练习过,觉得孩子该走的时候就会走了,何必每天弯着腰,让孩子学爬,又费劲,又容易弄脏衣服,所以从不让孩子下地,造成孩子错过了最佳培养时期,等长大问题出来了,还要花更多的钱去训练。
等孩子大一点,开始培养各种生活习惯的时候,她没注意培养,也觉得孩子小没有必要,长大了自己就会了。孩子自己做事太慢,她看着着急,吃饭基本靠喂,穿衣都是她给孩子穿好,生活自理能力一点儿没有培养,现在都上小学了,还什么都不会干。因为从小没有培养刷牙的好习惯,乳牙坏了很多。现在天天催着孩子也不愿意去。
上小学了,开始培养孩子回家后自主写作业的习惯,无论怎么样孩子都不肯听,向一位孩子学习很好的家长取经,原来他们家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每天一放学就坐在小桌子边,妈妈给孩子读故事书,画画。
她现在明白了:妈妈把时间花在哪里,哪里才会开花结果,这世间没有什么是凭空生长的。
01 孩子幼儿期妈妈偷懒,难以建立亲密的依恋关系
前段时间热播的《妈妈是超人》第三季中,黄圣依被儿子安迪吐槽说“我有一个黑洞妈妈,她家务零分,不会做饭,还很容易放弃,分不清我喜欢的奥特曼和蜘蛛侠…
当妈妈黄圣依对安迪表现出亲昵行为时,安迪本能地表示抗拒,这真的很难让人相信他们是一对母子。节目里,安迪面对镜头采访时,说得最让人心疼的一句话就是,当节目组问他,“爸爸妈妈不陪你,你孤单吗?”
他说:不孤单,因为我习惯了
被问到和谁最亲,安迪的回答是奶奶,而不是妈妈。据安迪爸爸杨子透露,安迪从出生4个月到3岁多这个阶段都是在爷爷奶奶的陪伴下度过的,直到3岁才开始偶尔和父母接触。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安迪一开始对妈妈是拒绝的,甚至是抗拒的,他从不表露自己的内心,更不用说像其他小孩子一样跟妈妈撒娇了。
孩子在0-3岁是产生依赖的黄金期,这个时期如果妈妈因为怕累,嫌烦,或者因为忙,没时间等各种原因,错失了与孩子建立亲子间的依恋关系,等孩子长大的时候,再试图去链接,不知道要难上多少倍。
纵然以后通过努力与孩子的亲子关系良好,孩子与妈妈之间也总是有着难以消除的隔阂,妈妈自然也永远无法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如果在这个时期不能陪伴孩子的成长,会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孩子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
02 童年期妈妈偷的懒,会和孩子之间造成心灵隔阂。
我有一位朋友,在家里排行老二,上有姐姐,下有弟弟。在她很小的时候,因为妈妈又要管姐姐,又要带弟弟,就让她跟着奶奶生活,奶奶家住在他们家的后街,虽然不远,但从那以后,她吃饭睡觉都和由奶奶带着,她和奶奶之间建立了特别亲密的感情。
她快上小学的时候,妈妈想把她接回自己家去,但她说什么也不肯回去,妈妈觉得反正住得也不远,天天见面,自己也懒得多操一份心,于是就算了。
后来长大了,有了什么小心思,她不愿意跟妈妈说,就会去找奶奶,奶奶会帮她分析,为她出主意想办法,虽然奶奶的传统思想,有时候分析的问题她并不完全认同,但是跟奶奶说说心里话,她会特别安慰。
几年前,她的奶奶因病去世了。她悲痛了很久不能自拔,觉得失去了世界上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人。
在她们家三姐弟中,属她最有出息。长大后妈妈也曾多次尝试着,希望可以走进她的内心,但是她总是觉得和妈妈之间有隔阂,用她自己的原话说,妈妈与她而言,就像是邻居家的大婶儿,很亲切,很熟悉,就是没法真正地亲近起来。
所以,妈妈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一定要尽量陪伴孩子,给孩子最需要的关爱,不嫌脏,不怕累,不怕麻烦,这样才能与孩子建立亲密的感情,孩子才真正是属于你的孩子。
03 缺失父母之爱的留守儿童,境况堪优。
据妇联统计,中国的留守儿童至少有6102.55万人,超过儿童总数的五分之一,数字高的惊人。
在留守儿童家庭中,因为父母的长期缺位,教育中最重要的亲子关系,没有建立好,父母的示范作用和陪伴作用,没能传递给孩子。孩子长期接收的是“隔代教育、单亲教育和寄养教育”的挑战与困惑。留守儿童在漫长的缺失父母双方或一方陪伴的情况下,会出现心理性格行为上的障碍。
2015年6月9日,贵州毕节,4名留守儿童集体喝农药自杀,最大的哥哥13岁,最小的妹妹5岁。几年前,母亲离家出走,父亲远走他乡打工,留了电话,却从未打通过。
自杀前,哥哥留了一份遗书:“谢谢你们的好意,我知道你们对我好,但我该走了。我曾经发誓活不过15岁,死亡是我多年的梦想,今天清零了!”
今年6月17日,广西贺州3名儿童误食含有老鼠药的毒饼干,其中一女孩当天在镇上就医后无大碍,而另两名留守儿童(小明与弟弟)因误食的毒饼干较多,其爷爷连夜将兄弟俩送到贺州市广济医院急救。
“留守儿童”自幼离开父母,缺乏亲情的关爱,往往易产生焦虑、烦躁、悲观、疑虑等一系列的消极情绪;在性格方面,较为突出的是性格柔弱内向、自卑孤僻;学业方面因缺乏家庭的辅导,导致学习困难重重;行为方面缺乏父母的管教,产生厌学、逃学、沉迷于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引起行为上的偏差,严重者走上犯罪的道路,误入歧途。
父母的作用是无法取代的,当你以各种理由,偷懒、逃避你对孩子的责任的时候,也许用不了多久,孩子的行为,就会变成打在你脸上的巴掌。
04 不偷懒的你,收获更优秀的孩子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难免会犯错。遇到问题的时候,大多家长都是用吼的方式,甚至是用打的方式解决,这种方式很快,噼里啪啦一顿,孩子老实了,其实问题并没有解决,反而加深孩子对这件事的记忆。
在去年的热文《3个儿子都考入斯坦福的明星妈妈,告诫父母不该做的10件事》中,明星妈妈教育学博士陈美龄在视频中,说过这样的话:
孩子犯了错误,打来的很快,孩子会立刻说我错了,下次不敢了,可是这个快是真的吗,他明白原因了吗?家长要跟孩子说清楚,这是最好的教育方法。陈美龄说她最长的一次教育是说了8个钟头!孩子现在回忆起来说,这是最辛苦的,反而打我比较好,我可以快点走掉。
出生于香港的陈美龄,在 70 年代是个红透半边天的歌星。在中国大陆拥有众多的听众,曾一度与邓丽君、翁美玲齐名,却在最当红的时候选择暂别演艺圈。多年后,她不仅自己成了斯坦福的教育学博士,还把三个儿子都送进了这个世界顶尖名校。
一个为了孩子不断学习的妈妈,一个用爱心、耐心和包容心,不怕麻烦,不偷懒的妈妈,势必会收获一个或多个更优秀的孩子。
05 会偷懒的妈妈,其实都是最有耐心的妈妈。
在近期的文章《女人越会偷懒,家庭才会越幸福!妈妈们都该看看》中,提到几个观点:
会偷懒的妈妈,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更强,
会偷懒的妈妈,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更强,
意思是说,妈妈适当偷懒,培养孩子自己动手的能力,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这意思是不是说,妈妈可以懒着不动,只管指使孩子去做事就行了。
妈妈真的是在偷懒吗?
其实不是,妈妈这个时候的“偷懒”,比不偷懒的时候更加累,更加麻烦,更加需要付出耐心。
在妈妈不“偷懒”的时候,只管自己三下两下把一切处理好,就OK了,虽然说自己累,但是简单,省心,又快又好。
而在妈妈“偷懒”的时候,不但要手把手耐心地教孩子,一遍两遍,三遍五遍,还要接受他没做好时的小脾气,处理他搞砸时乱成一团的残局,最后,给自己带来的麻烦,可能会更多。
所谓偷懒的妈妈,其实不过是妈妈用爱心耐心加上包容心,为孩子提供了自我成长的好机会,好让孩子有能力去独自未来漫长的岁月。
都说当下这个时代,是拼妈的时代,的确,家长自己就是孩子的起跑线,你的一言一行,或春风沐雨,或电闪雷鸣,或耐心细致,或简单粗暴,都看在孩子眼里,长成他生命的一部分。
其实所谓的起跑线,不是你让孩子超前学了多少知识,也不是你逼迫孩子做了多少练习,而是让孩子在适当的年纪,你能不拒麻烦,细心培养孩子了多少成长中必备的技能。
在孩子最需要父母的时候,请停下你匆忙的脚步,不要等孩子出了问题,你才知道,你也许一味追求的东西,在孩子的健康成长面前,其实一点都不重要。
不要用诸多的借口偷懒,因为那早晚,会变成打在你脸上的巴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