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乐喝
每到暑假的时候,总会收到10086发来的台风预警,心里竟有些兴奋,又来台风了哇。
我在南海边长大,附近有几片海,每次跟家里人去看海时,纠结的是去哪片海。
看过很多次海,吃过很多海鲜,可能要付出一些代价,就是每年7-9月份的疯狂的台风。
对于我们这些孩子来说,刮台风是件好玩的事,可以看到使着劲儿摇摆的竹子,趁着大人不注意跑进风里吹好几下。然后期待着台风更大些,看看能不能把树木拔起,把叶子铺满地面。
大人们则关注着天气预报,如果有台风了,路上遇到邻居直接扯着嗓门喊,“大后天又有台风了哇”,简直成了村庄的热点话题。
然后吃饭的时候,忧心地聊着“台风不要太大就好了”,否则啊,稻苗打倒了不好收割。小孩子脑子里就想着台风要大些,刺激一点。
小时候,村里经济不太发达,土坯房、简易搭建房不少,每次台风前,邻家叔叔带着儿子,用两条麻绳拴住,绳头绑着头尖尖的木头,接着用锤头敲紧,整个房子就被绳子压住了,风再大也掀不走了。
同时还要备好蜡烛、火水(方言,为煤油),手电筒充满电,因为总是在风刮雨打的某刻,突然没电了。
印象很深的是,小时候一家人围着饭桌,火水灯一晃一晃的,我总是动手扭那个小圈,火焰一小一大的,映出一片黑黑的影子。一家人嚼着饭,听着外面风吹竹梢。
我也记不清晚上是怎么度过的,没有电,没有娱乐,应该是在对台风的期待中吧。
第二天早早醒来,妈妈已经在厨房烧柴煮饭了。踩着地上青绿的竹叶、龙眼叶,看看哪根竹子被吹倒了,哪棵树被吹掉了枝干。有时候可以看到红红的对联也被吹到了地上……
父亲那时候已经巡完田,通好水渠回来了,跟老妈说着哪片稻谷吹倒了。然后去树林里,拉些吹倒的树木回家,干了当柴烧。
有的时候台风是在白天来的,这是最让小孩子兴奋了。贴着窗户看着,看树木摇摆的幅度一点点变大,雨一会儿大一会儿小。又嚷着问父亲台风到了没到了没,想着看最撼动的那一刻。
后来长大了,在家时间少了一些。再到后来上了大学,在家的时间更少了。
每年夏天却总可以收到10086发的台风信息,心里还是有孩童般的兴奋。其实这时候,台风已经成了乡愁的一部分了。
想着掐着台风的点,再回家感受一遍。看看村庄,看看爸妈。
10086的一条信息,跟家里的一通电话,总是可以钩起很多很多的回忆。后来我发现,每次刮台风的时候,在外的孩子总是会多打几通电话回家,看看自己不在的时候,台风刮得怎么样。
或许台风承载的是我们这些孩子的一份童真,隔着大人的保护层,从最美好的角度看着新鲜的事情,体验着好玩的事情。
在外面读书的时候,有舍友挂念着家乡潮汕的美食,有舍友挂念着那口泉水,我则总是想起家乡的台风,还有那种置身风中的清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