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如何摆脱形式主义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单位是政策落实的“最前沿”,与人民群众联系最为直接。由于基层单位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基层干部任务艰巨且复杂,不仅要兼顾自己的工作业务,还要接受数不清的上级检查,重压之下,苦不堪言。形式主义是树立在党和政府在群众之间一道无形的墙,不仅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也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 近年来,党中央多次明确为基层减负,杜绝文山会海等问题,目前来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行百里者半九十,基层形式主义的问题还依然存在,如何摆脱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依旧是重点。
产生形式主义,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一些干部理想信念不够坚定,政绩观出现错位,缺乏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我们要坚持摆脱基层形式主义,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干部干事创业要树立正确政绩观,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发扬钉钉子精神,脚踏实地干。”基层干部要坚持把一切从实际出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密切联系群众、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落实好上传下达、民之所向的各项工作;反对空谈、强调实干、注重落实,认真听取群众意见,诚恳接受群众监督,才能真正切实的把政绩落到实处。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经过历史沉淀后真正的评价。正确看待政绩、科学衡量政绩,不计较个人功名,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
二、简化考核方式。在平常的工作指导中,实事求是将考核简单化、实际化,除了必要的工作档案,降低材料在考核中的分值比重,多向实绩倾斜,如考核安全责任就看隐患整治结果,实打实地检查,用工作实绩代替材料打分,基层工作的重心自然而然就会向干实事倾斜。
三、发挥群众监督作用。群众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提升,群众是最有发言权。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就能更好地考核干部、评价基层干部。群众的口碑,群众的实际才是考核的分数,因此,群众的监督作用尤其重要。建立健全立体监督网络,主动向群众展示政府的工作内容,让群众了解我们在干什么,有没有用,并加大宣传力度,将各种监督方式公布于众广而告之,扩大监督的覆盖面,提高监督质量,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
要坚决摆脱形式主义,坚持不断地为基层减负松绑,让基层工作人员用更多时间和精力将事情落到实处。整治形式主义,即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整治基层形式主义精神不能疲、镜头不能松、措施不能软为取得最终的胜利坚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