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家中有俩精神病的老崔头真的是自杀?
可不是,家破人亡啊!
好像一家四口就剩小子是正常的。
小区几个老太太闲聊着。我经过她们身边还回应着打个招呼。此时,她们若知道议论的正是我婆家的事,个个都会是惊恐尴尬不知所措。
婆婆年轻时候是个大美人、个子又高、身条好,又是六十年代的初中生,在家里乡里是那种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幸运儿,自然也养成了她极度自负的性格。就是嫁了人也没收敛霸道气息。说一不二的性情使她和丈夫及邻里间吵架,最后上演双方动手是家常便饭。
据小姑子说:一言不合先上手挠人最普遍,动辄拿走爸爸的工资回娘家已成习惯,爸爸看家里又老又小的场景只是躲出去喝酒。到是哥哥一直在家伺候瘫痪的奶奶五年,待奶奶过世后,哥哥就不常在家了。
为人父母的成年人都打理不好自己日常生活,就更谈不上给孩子正确以及爱的榜样了。
教育专家孙瑞的观点:父母的职责是用爱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但至于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的自由。
可是婆婆却让家鸡犬不宁,天天吵架不说,几天就上演动作大片。害得小姑子躲在角落里,看着母亲挑起的战争品尝‘麻木’的滋味。又何来安全之说。
由于小姑子没考上学,自己喜欢的同学又考走。双重打击无处排解,渐渐的她也学母亲逃避现实,吃饱了就睡,睡醒了就抽抽烟、发发呆、再睡再吃。母女俩待在一个屋里,开始过上看着彼此迷失的日子。有时候为了一个包包或是别的什么物件起了争执,也许都是为了打发无聊的空间吧。不过无论何事,其结果都是小姑子被打一顿。
当一个人自身的精神食粮都匮乏,又如何让自己的爱人、孩子在精神上丰盈。不过是在自己饿的难受的情况下,露出人性的弱点。一味的变相着向身边人索取。
小姑子成了这个家的第一个牺牲品,被诊断精神分裂症。即使作为父亲也是多次领她看病,不惜家徒四壁,也改变不了小姑子精神病的命运。这让我想起曾经有位老师说:教育孩子认可在她小时候投资一万,也别在她长大再投资百万。因为没有任何用处。
这里我也得说:没准备好,结什么婚!你结婚就赢了,真是害人害己,最主要的是害孩子呀!
老辈说,成家是大事,只要一结婚就是人活着最后一件大事完成。这也特麽武断了,你留个后就算给自己人生圆满画个句号了。可是,这个句号后面却再次谱写着什么人生,就不重要了吗?于是那些老辈们得不到的就在小辈中索取还给她们灌输美其名曰是孝顺,这一点我是不敢苟同啊。
就像婆婆家,她是活的自在舒服了,活在我行我素的生活中,但是她亲手毁了自己姑娘的人生。世间又有几个母亲能做到。
她的丈夫坚持了三十年终于选择离开,用跳河的方式结束了自己不堪的今生。这是这个家第二个牺牲品。
婆婆却依然如初,只因为也带着精神病的冠冕,对一切结果不负责任。
我们这个特别讲孝道的国度,是要同情弱者的,自然就很少考虑弱者带来的负面效应和伤害。所谓的愚孝也是在这样的孝道中滋生的。
当然,生活中每个人都想找一个百分之百的无条件的永远爱自己的人,都想做回一个小女孩或是小男孩,也是没错的。谁又能违背人性的弱点。可是请千万别忘了,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利,假如你不能给身边人带来快乐,也请别伤害她们。这也是传承人性的优点。
至于生命的延续实在是美好的,也请诸军决定领取这个神圣的职责时,对自己负责。认认真真的、真真切切的问自己:想结婚了,准备好了吗?别害人害自己害了下一代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