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享有相对应的回报
在学校工作时,我遇到过一个很有意思的个案。一个心理学专业的男生来找我,告诉我他对心理学和人际关系十分绝望,连课也不想去上,已经有了休学的打算。
老实说,男生并没有遇到什么特别严重的变故。他谈了一次恋爱,然后觉得维持一段亲密关系好累,心里对爱情的美好期待突然破灭了。
他说,因为自己是学心理学的,当关系中的两人都想维护自己的立场时,他总是作出让步和倾听对方的那个人。然而对方把立场表达完之后,不会想到把角色换过来,去倾听他的想法。
最让他郁闷的是:在沟通这件事上,他努力地、甚至是尽自己最大的专业水平对对方好,但对方并没有以同样的方式回馈他。
人际关系的黄金法则
男生的故事让我想到:在人际交往中,有一个“黄金法则”和一个“反黄金法则”。
“黄金法则”指,你希望他人怎么对待你,你就应该怎么对待他人。
“反黄金法则”指,你怎么对他人,他人就应该怎么对你。
乍一看只是顺序不同,意义却千差万别。前者是真真切切的黄金法则,后者却是一个不合理的信念和期待。
最简单的例子,你要是喜欢一个人,可以给TA送花送礼物;但是你展开追求,他人没有义务要回应你。
这个三岁小孩都懂得的道理,被写在了心理咨询师三级的教材中,似乎就是要特意说给年轻咨询师听的:如果你学心理咨询,就不要期待他人像你理解他们一样理解你。
因为咨询师心目中的“理解”,已经不是用不用心,诚不诚恳的问题,它是高水平的倾听、恰到好处的关注、沉默、提问和共情;它是放下自身得失,全心全意为对方福祉着想的态度;它是多线程的全神贯注,不但要关注对话内容本身,还要关注言外之意、深层次的感受以及此时此地的互动模式……
男生之所以会绝望,就是因为他忘记了,其实普通人的沟通模式并没有那么专业——人们会互不相让,会有误会、冲突与和解。《粘性》这本书也提到过这种现象:知晓了一件事情以后,人很容易忘记自己当初无知的状态。这被称为“知识的诅咒”。
抱有不合理的期待,就总会觉得自己被辜负。
拿自己的尺子去衡量别人
看出问题所在之后,等待的就是一个让当事人顿悟的契机。
有一次男生感叹道:“我仿佛每天都在为她(女友)进行200元/小时的对话。”提到的这个价钱,是心理咨询的保底价。言下之意,他觉得自己不是在谈恋爱,而是在打工,而且没有工资。
我知道机会来了,反问他:“对啊。可是她并没有给你钱,你为什么要那么自觉地付出劳动呢?”
男生被我问住了,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我邀请他陪我画冰山图,尤其请他关注“期待、需求”和“渴望”这两个部分。
他在”渴望“的部分写道:“提高沟通质量、深度理解他人“。我指着这些问他:“你曾经特别想理解谁?”
他告诉我,他在初中时喜欢一个女同学,女同学已心有所属,但他仍然希望和她拉近距离。后来他们成为了很好的朋友,他聆听了女同学的许多事情,哪怕是关于对另一个人的思念。
这是他生命中第一段亲密的异性关系,而聆听是他维持这段关系的唯一方式。他不知不觉地在之后的亲密关系中重复这种模式。
因此,成为一个好的聆听者,努力去“提高沟通质量”和“深度理解他人”,满足的是他自己的愿望,不是对方的愿望。毕竟,谁会期待伴侣拿咨询师的姿态跟自己对话呢?
我们自发做的一切事情都源于内心的渴求,却在不知不觉中拿自己的尺子去衡量他人。
他苦笑:“事情都过去这么久了。”
我说:“是啊,但是你的某个部分还是把它记住了。”
那次以后,男生再没有来找过我。
难以觉察的傲慢
把这个故事分享出来,其实是想给热爱心理学的大家打一支预防针。
我们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慢慢发现身边的人有点跟不上。很多你以为是常识的东西,别人竟然一无所知。这时就很容易滋生出一种难以觉察的傲慢——和你们这些普通人打交道真累!
如果你从交换的角度去看待人际关系,这真的蛮不划算的——凭什么我去进修去提高自己,而身边的人却做不到?我有能力为你们做很多,你们又能给我什么呢?
当你停下脚步来计算这些得失,就会像故事中的男生一样,给自己制造了一个瓶颈。
但是说真的,没有人要存心辜负你。你要变得更好,是为了你自己。你有造福他人的能力,是你的愿望和福气。
- 感谢您的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