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后立即去做/更加坚定的 一些行动/模式是:
💡有固定的模式才会有轻松的生活,首先要将平日工作的时间安排模式化;接着要注重提前安排假期,因为现在是两个人一起生活了,所以与伴侣沟通时间安排并一起践行是有必要的(而非不浪漫)
💡保持固定的起床时间,不论假日周末,不论前晚几点睡
💡继续坚持每月一个个人成长目标
💡要有doing more with less的意识,找出重复性活动进行杠杆式攻破。
why
职场环境两大变化:
1.从劳力工作者转变成脑力工作者。在脑力工作者的时间里,是没办法用时间来测量工作成果的。
2.终身雇佣制和年资叙资制逐渐消失。在过去的体制中,只要按照公司规定的时间正常上下班,薪水就会自动增加,随着年资的累积步步高升而且没有后顾之忧。现在,不管时间长短,只要没有做出成果就不会得到任何好的评价。
我希望每个人都能给自己增加一条新的规范。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绝对不可以随口说出“好忙”或“工作量真的超负荷”等等的话。
“很忙” = “没办法再多做任何事”。已经主动放弃让工作更有效率,只是一味地画地自限,降低自己的能力极限。这样一来,不可能创造时间资产。
这样的人,从公司的角度来说,不可能再赋予他们任何新的任务,对他们的评价也会到此为止。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他们在公司里就不可能再有任何发展。因此他们也没有必要再继续努力。如此一来,公司对他们的评价就会越来越糟,而他们自己则陷入“有志难伸”的漩涡。
我个人认为那些有效运用时间,工作表现得很好的人,应该都是些怕麻烦的人。因为他们怕麻烦,所以就会想很多方法让自己躲掉那些麻烦。因此常常会激发许多新主意。
How
“每周工作90个小时”是个大问题
GE前总裁杰克韦尔奇:
如果有管理者每周工作超过90个小时,那么我一定会这么告诉他。“岂有此理。周末我会去滑雪,星期五晚上则跟朋友一起去参加各种聚会。如果你没办法和我一样,那就表示你的工作方法有问题。为什么需要工作90个小时,试着逐条列出20项工作内容,自己检查看看,其中应该有10项是没有意义的。
虽然时间是没有办法储存的,但是想要增加额外的时间是有可能的。即通过有效利用时间来换取额外的时间。换句话说,也就是可以利用“投资时间”产生“时间资产”。
投资时间的中心概念就是要花时间找出事半功倍的“模式”。也就是说,为了找到一种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同样效果的模式,可能需要花10个活15个小时的时间思考及拟定对策。
调查-》过滤-》确定利益
1.环视一下自己的工作全貌,检查什么事情是很麻烦的,哪些地方很花时间,自己要完全掌握。
2.检讨在这些工作中哪些项目可以进行的更有效率,也就是所谓的过滤。不管跟成果有关联的事还是没有关联的事,只要是非做不可并且没有办法交代别人的,都按照其重要程度排出先后顺序。
3.为了建立所谓的模式,就必须实际投资时间去实施,以追求效率化。在这种时候,如果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就没有必要勉强坚持下去。相反,如果能够持续取得成果,就能累积时间资产。
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要有充裕的时间享受丰富的生活,其实是建立在一份足以负担自己生活支出的工作的基础上。相反,如果没有工作做基础,只是一味地想要增加自己的私人时间,身上反而会背负庞大的时间债务,为了偿还这些负债,自己的人生也就会变得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
就我个人的意见,原本的“工作与生活平衡”,指的不应该是先把时间预留给娱乐或休闲,然后再利用剩下的时间工作;而是要想办法提升工作效率达到既定的目标,建立自动累积时间资产的体制,然后利用这些不用辛苦争取就可以获得也算是不劳而获的时间资产,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平衡点,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工作与生活平衡”。
杠杆时间安排三要素
1俯视全局回推安排 2.时间分配(月计事簿) 3.任务清单
1.
规划行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主动的“积极规划”,我所强调的俯视全局回推安排就属于这种,另一种则是被动的“消极安排”。“消极安排”属于碰到事情再解决型,也就是说,这种形成通常是被时间追着跑的人安排的。
2:
等到一个月的时间管理手册完成之后,就要从检测成果的角度来给予评价。而评价的对象主要是“投入”和“产出”的时间。如果能把这个月里读过几本书,新拜访过的人数,每一件工作所耗费的时间等等的结果量化,就会很有用处。以量化的成果为基础,就能确定属于自己的”标准工作量”。
要找出自己的“时间安排”。以前面所提到的“投入” “产出” “生活“ ”私人“四类的时间为划分基础,排出每天几点到几点之间多少时间做哪些事,将自己的生活模式化。
重点:要把投入的时间先扣除。以公司职员为例,上班也就是“产出”的时间,基本上是有约束性的,所以这类时间算是半强迫性的。相反的,“投入”的时间,对时间投资来说,虽然是最重要的资本,但是如果没有特别留意的话,这样的时间很可能随时被其他事情占用。
因此,必须先决定多少时间用于“投入”,接下来,再按照“产出” “生活”,最后才是“私人”的顺序划分剩下的时间。
虽然“私人”的顺序是被放在最后,但不知不觉中将其变成了做什么都可以的自由时间。或者,好不容易保留一些时间,但是因为属于”私人“,所以可以算是自由时间,因此完全没有决定要做些什么,只是无所事事地虚度光阴,最后变成了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不明时间”。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更要好好规划“私人时间”。我认为,不管是去看电影、逛街、家庭旅游,还是去做别的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总之要明确安排好这段时间究竟要做哪些事。
只要规划出“时间分配”,头脑和身体就会按表行事。
3:
每天早上做任务清单。首先要做的就是确认记事薄上的安排,掌握所有的既定目标,然后,为了达成这些目标,在哪些时间点就必须做哪些事。为了落实这些阶段性目标,就可以确定今天非做不可的事情。
我在逐条列任务清单的时候,就是在寻找达到目标的最短路径。每天早上花在确定任务清单上的时间,最多5分钟。但是,这个动作关系到自己是不是能达到既定目标,所以可以说是很重要的时间投资。
有“时间安排”的生活就会舒适。
相反,如果每天都要去考虑“几点要起床” “几点要吃饭” “几点要出门”等等事项,根本就是时间的损失。另一方面,如果每天的睡眠时间和用餐时间都不一样,身体和心理的步调就很容易被打乱,让人产生疲惫感。
即使聚会聊开睡晚了,第二天还是会在5:30就醒来。当然,如果那个时候硬逼自己起来,很可能会因为睡眠不足整天都不舒服。但是一旦纵容自己赖床,就不得不压缩泡澡和看书的时间,反而会加重自己的心理负担。
将麻烦的事、不擅长的事进行格式化,才是不造成压力积累的处理方式。另外,我认为应该逐条列出其他让自己觉得讨厌的工作项目,然后试着将每件事进行格式化。
常加班的人,最好能检讨自己是不是让工作变成了消费时间的行动。所谓的工作,并不是将老板交代的事情做完,而应该是在老板交付给自己的时间内达到预期的目标。
必须建立“工作一个段落+休息”的“格式化”。如果能将工作和休息以一种格式反复进行,头脑的运作也会适应这样的周期。就算原先注意力只有60分钟的人,在经过“工作90分钟+休息10分钟”的周期反复进行,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会逐渐增加。再者,一旦习惯这样的工作模式,在休息时间结束后,也不会觉得好像提不起劲回归工作,反而能过立即集中精神投入下一段的工作。
关于睡眠:
1.太阳晒到就要起床
要让自己保持不管几点睡都要早起的生活模式。(这样就会早睡)
闹钟对大脑不好
2.适度午休(15-30分钟,三点后就不要睡了)
3.周末也不改变作息模式。
人的身体是不可能累积睡眠的,因此就算早上赖床,也不会有任何效果。换句话说,周末早上赖床,不但不会有任何效果,反而有很大坏处。
Doing More with Less
(对于这句座右铭)我不仅将给自己听,还会写下来贴在自己常常经过的地方。包括电脑的显示器和家里的书桌,连名片夹也会放一张。就连我自己写的书,我也会放一张在封套内页。
每当我看到写着这句话的纸条,我就会扪心自问,“我真的有效地运用时间了吗”,“没有做什么地方浪费时间吗”。因为不管设定了多崇高的目标,如果不能时常确认、随时提醒自己,任何人都会很快把目标抛之脑后。
为了实现“用最少的付出获得最多的成果”,最重要的是有惊人的想法。比如说,要去思考能不能只花费一半的时间、1/10的时间就能把手头的工作做完。
1.立即做出决定
2.最糟糕的是在资讯不足的情况下犹豫不定
3.分析为什么下判断会花很多时间
一般来说,只要收集到足够的情报,就可以缩短做决定的时间。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表示在根本上还没有找到明确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