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基因,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是一个不太熟悉的概念,浮现在脑海中的,也许是高中生物课本里的只言片语,更有可能是一片空白。那么,它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呢?
也许你会说,智商和基因有关系。我们注意到,有些人总是喜欢把“这孩子天生就聪明”这样的话挂在嘴边。那么,智商与基因到底有没有关系,是否可以通过改变基因来提高智商呢?
很遗憾,并不能。研究表明,决定智商的不是一两个基因,而是至少52个基因,而且其中每个基因起的作用都很小。自然选择已经把我们的基因优化的很好,任何自然变异可能都是在性能和风险之间的取舍,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智商高并不一定能让我们活的更好,“高分低能”的现象并不少见,而且,大部分人的努力程度,远远达不到智商的上限,智商并没有决定我们人生的天花板。所以,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全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这难道不是一个好消息吗?
那么,还有什么是我们的基因里带来的呢?
比如说,男女不平等。很多人会想到工作中取得成就的、位高权重的,总是男性居多,不论是市长,州长还是总统,男性比女性要多许多,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社会不平等,对女性有偏见呢?
答案可能出乎你的意料,这种差异也是基因所带来的。研究者认为,两性差异是由睾丸酮素的分泌水平决定的,睾酮水平高,人就比较激进,更爱竞争;睾酮水平低,人的共情能力就更强,更愿意跟人交流合作。男女睾酮水平分泌的不同,导致了思维方式的不同,进而导致这种现象的产生。
大人物之所以都是男的,是因为男性特别在乎成为大人物,他们一心一意地追求职业上的成功。女性有能力,但是女性不愿意把全部身心都放在事业,她们不专注于职业的成功,因为她们想要的是一生。 思维差异导致女性对职业没有那么重视,事实上,社会环境越平等,女性就越愿意从事“女性的”工作。调查表明,只要是男女平等的社会,女性就通常比男性幸福得多,他们跟家人朋友的关系更好,工作的满意度更高,享受更好的生活……她们的寿命比男性要长好几年。
为什么我们会喜欢吃甜食和高热量的食物呢?这是因为,我们的祖先普遍食物匮乏,吃了上顿没下顿,需要在有东西吃的时候大吃特吃,产生脂肪,贮存能量,而甜食和高热量的食物中含有更多的脂肪,虽然如今普遍丰衣足食,人类并不需要大量进食产生脂肪,但几百万年的时光,在基因里刻下的印记,就像提前编好的程序一样,时至今日仍指挥着我们多吃食物来维持自己的生存。
为什么我们经常会在做某些决定的时候被感性支配,产生从众心理,而事后又懊悔不已呢?这是因为,在远古时期,当狮子出现在附近时,先看到狮子的人会跑,其他人即使没有看到狮子,也会跟着一起跑,留在原地思考发生了什么的人,早就被狮子吃掉了,他的基因也就没能遗传下来。所以,即使到了今天,我们做事也总是会产生从众心理,看到别人都在做一件事时,我们也想去参与,别人都有某一样东西时,自己也忍不住想要拥有。
为什么我们会那么在意周围人对我们的看法呢?这是因为,在原始社会,一个人如果得不到周围人的喜欢,就会受到大家的孤立,存活下来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他就有可能会死。而在现代社会,我们也能看到,有些人总是喜欢发朋友圈,然后隔几分钟就忍不住拿起手机看一下有没有点赞和留言,总是想在别人面前留下好印象,这些都是想要获得别人肯定的表现,源自远古时期流传下来的我们体内的基因。
从进化心理学角度来说,人的各种情绪其实是自然选择对我们思想的编码,让我们能对外部的环境做出一个“好坏”判断。如果做这件事对传播基因有利,你感到快乐,那么下次你还会这么做,如果做这件事对传播基因有害,比如危险,被打败,你就感到痛苦难受,下次就不会这么做了。
你会发现,生活中为你带来持续的,稳定的快乐的事物,恰恰是那些现在有利于基因良好延续的事情。长久来看,吃的大腹便便不如保持苗条身材让你觉得满足,剁手买买买也没有做好理财规划让你觉得满足,对子女吼叫止住其一时吵闹也没有非暴力沟通带来的效果让你觉得满足……我们要做的,不是去追求万事皆空的无欲无求的境地,而是要去分辨,大脑中无时无刻产生的欲望,去追求哪些,能给你带来稳定的,长久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但是,人活在世上,并不仅仅是为了让基因传递下去。人生还有其他的意义,有千千万万个世界等着我们去探索,有我们所爱的人和爱我们的人。我们不能让生活中的一切,都按照基因所决定的来过,基因不是“原因”,不能出了什么问题都找它的毛病,它仅仅是一个“可能的”因素而已,基因的表达与否还与环境有关,环境变了基因却没变,就会导致我们做出错误的行为。所以达尔文才会说“适者生存”,而不是“强者生存”。了解了基因所导致的这些现象,我们就能有意识的去克服,做自己的主人,活出更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