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从超市采购回家,大包小包涌进电梯,却发现电梯里已经有了一对母女,本来电梯空间就不大,拎着各式手提袋就更觉得尴尬。不料我们还到的是同一层,一直到掏钥匙我才反应过来,电梯里的母女是我的邻居……
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古有置业以德为邻,昔日里从四合院内温馨感人的邻里之情,到弄堂里透着人情味的邻里关系,无不反映出过去邻居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邻居——曾经是家人之外最亲近的人群。
而今,还有多少人认识自己的邻居呢?谈到我们的邻居,我们的回答大概率会是:“哦,知道一点,不是很清楚啊。”邻居,变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邻居,最熟悉的陌生人
有时候,我们会怀念那个邻里之间亲密贴近的年代,里弄中的邻里关系和谐友善,邻居之间互相非常熟悉,交往舒适愉快,平时彼此打声招呼、拉拉家常、帮邻居烧饭、收衣服、照顾孩子,一点不见外。但是放在当下,却显得十分的尴尬。进门要换鞋套,嘘寒问暖要春风满面,出门后彼此挥手仿佛好友将千里相别,可惜在你关上门前,对面就已拐进三米内的自家门,然后是“砰”的一声闷响。“关门主义”的盛行,使得更多的家庭从不与邻居往来。
有人批判道,在钢筋混凝土包围的城市中,是这个社会变冷漠了,变陌生了,体现了工业化时代下人性的疏远。
真是如此么?社会邻里关系经过了怎样的变迁?“新邻里时代”又将走向何方?
邻里关系的由来
“邻里”这个词,既有地域属性也有社会属性。
最初,邻里是我国春秋时期居民的地域组织,邻由多个户组成,里由多个邻组成,是一种基层的行政组织。据《周礼》记载:“五户为邻,五邻为里”,那时候的邻里换到现在就是俗称的“老乡”,是一种地理上的空间。
据《周礼》记载:“五户为邻,五邻为里”
中国古代的邻里关系大多从有血缘的宗族关系开始,这种关系使邻里之间能够互相帮助、和睦相处。孟子主张邻里有义,他说:“乡田同井,出入相守,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左传·隐公六年》中记载:“亲仁善邻,国之宝也”,也是对和谐邻里关系的提倡。
孟子主张邻里有义
在两宋时期,袁采在《袁氏世范》卷 《睦邻里以防不虞》曾说“至于邻里乡党,虽比宗族为疏,然其有无相资、缓急相倚、患难相救、疾病相扶,情义所关,亦为甚重”,这里体现出了邻里关系不再局限于开始的血缘关系,由宗族逐渐扩大化,互助互惠使邻里关系同时具有了地域特点、社会特点和心理特点。
近代邻里关系的变迁
在近代,邻里关系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平房街道社区中的传统邻里关系时期(50-70年代)。这个时期与中国古代差不多,在北方是四合院, 在南方有里弄、天井,传统的居住方式、传统的生活习俗,为传统近邻创造了条件,邻里的关系很密切。一般讲的“远亲不如近邻”其实往往还是指的这一批。公用洗浴甚至公用厨房,让这些邻里之间家与家的界限很难分彻底,但毕竟不是亲人,所以关系很复杂。有温情脉脉的互相关照,也有骂街对打的苦大仇深,是最热闹的一种。很多人现在所谓的怀念当年邻里关系,多半怀念的也是这种。
邻里聚集吃饭拉家常是老一辈人的回忆
街坊四邻会聚集在一起看电视
第二阶段是单位社区的邻里关系时期,是职宿一体的形式(80-90年代)。上世纪 80 年代后,在北京、上海等地出现了新公寓改造,这些新公寓( 即现在所说的“老单元房”) 形成了单位社区。单位社区的邻里关系实际上是工作关系和邻里关系的叠加。长辈同事+邻居,儿童玩伴+发小,工作上的关系很明显地转移到了“邻里关系”之中,同级之间的往来、与上级之间的往来,都和工作中大同小异。父母都认识、孩子又在一个封闭大院,就很容易形成独立的发小团体,并且这帮发小,到了现在,很有可能也都进入了那个单位工作。这是一个非常稳固的邻里关系,孩子之间有抱团、大人之间有八卦,家家户户条件相当、谈资相符,往来就会比较多。
邻居互相借盐是时常发生的事
孩子们容易形成独立的发小团体
第三阶段是商品楼社区邻里关系时期(90年代以后)。80年代后期,第一批的商品房已经问世,邻居之间彼此互不相识,相识的愿望也很淡薄,除非本身就是好友,相约购买,否则本都是陌生人,相互之间的交往最开始就是点头之交,不同层之间联络也会比较少一点,能进一步亲密交往都要依赖住户本身亲和力强、愿意社交这种特质。老商品房多为街区型的,玩耍的孩子、乘凉的老人也都是在路边,经常在同一时间碰面的老小玩伴互相之间会比较熟一些,相应的可能也会带动两个家庭之间的熟络。有些街道社区为了打破邻里之间的沟通隔阂,还专门开展了“邻居,你好”之类的社交活动,但是效果如何确实还需要斟酌。
社区开展“您好,邻居”活动
不难看出,邻里关系的变迁与我国城镇化进程是一一对应的。从建国初期的群居式聚集,到第一次房改的业缘式聚集,再到当今的商品房式聚集。邻里的对象来源从亲缘关系、业缘关系、趣缘关系等关系的交织,逐渐萎缩成为了地缘意义上的“邻居”。
武汉城区社区类型与邻里对象来源统计
以武汉城区为例,在传统街坊型的社区中,地缘关系排在第一位,占 38.2%;其次是亲缘关系,占 30.2%;随后是趣缘关系,占 16.8%。在单位集体型的社区中,邻里的交往对象主要来源于业缘关系,高达 41.9%。而在新型住宅社区,邻里对象来源位居前三位的分别是地缘关系(67.1%)、业缘关系(13.4%)、亲缘关系(9.5%)。
往昔的邻里之间的互助也逐渐由更完善的社会保障所替代。譬如,对于“托管小孩”与“照料老人”,不少人都表示更愿意雇请钟点工或求助于幼儿园、敬老院,而不愿麻烦邻居;至于“借钱应急”,大多数则表示靠自己或信贷机构,轻易不向邻居求援。
互助交集的缺乏,导致邻里之间关系日益倾向于淡漠。
“新邻里时代”将走向何方?
在家庭单元化和个体独立日益完善的时代,邻里关系会逐渐走向没落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人是社会的动物。马斯洛按照强度的不同将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地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与自我实现的需要。从马斯诺的需要层次论出发,当人们的居住条件得到了基本的满足以后,人们对居住的环境必然会提出更高的社交需求和认同感。人们不但需要温暖的家,同样需要与左邻右舍互通有无。
马洛斯需求层次理论
“新邻里时代”将如何发展呢?
大致有两个方向:
一是加强交互的线下社群模式。
在中国房地产界,有赫赫有名的“中国四大神盘”,在北戴河海滨的一个阿那亚小区就是其中之一。
这个地方之所以叫“神盘”,不是“神”在设施上,而是“神”在阿那亚的邻里关系上。如今的阿那亚,曾经是一个烂尾楼,被一个叫马寅的开发商接盘了。因为是烂尾楼,房子的质量差,刚开始的时候根本就卖不出去,只能在其他的方面找亮点。阿那亚的运营团队里,有一个专门的职能叫“梦想组织者”。这些人平常的主要工作就是为业主组织各种各样的小组活动,比如:戏剧社、风筝冲浪、马术表演等,主题就是打造归属感,制造业主互动机会。
阿那亚组织十一社区活动
久而久之,阿那亚的业主之间的关系出奇地紧密。比如说咖啡厅的老板娘其实就是小区的业主,邻居有事出门,就会把孩子留下来给老板娘照看。平常没事的时候,很多业主会主动到咖啡厅去,帮老板娘刷盘子洗碗,做咖啡招呼客人。还有话剧社、诗社,业主在这里面都非常活跃,过年的时候还会给邻居们汇报演出。同为“四大神盘”之一的福建聚龙小镇,也有这个特点,他们也是通过组织社团活动制造交集。
聚龙小镇组织马拉松活动
房产商通过社群运营,激活了这个群体里的社会关系,让人们能通过寻找某些共同的兴趣和目标,进入一种共同体,增强了邻里的幸福感。
另一种是淡化地缘属性的线上认同模式。
随着物质需求被满足,人们在内心深处会越来越追求价值观的共同体。而且,如果身边这种共同体还不存在,人们就会通过网上社交等方式为自己创造出来这样的一个共同体。也就是淡化地缘属性的线上“邻居”时代。
马斯洛特别讲到,人们越是接近自我实现,越是会有社会需求。而且他说,“社会的层次和个人需求的层次是相对应的”。也就是说,到了一定的发展阶段,人们就会追求更高的需求。
互联网让人与人交联的成本越来越低,新时代的邻里关系也会跳出地缘因素的束缚,在另一个层面进行拓展,从而追求更深层次的心理认同。比如:豆瓣的兴趣小组、微信读书的成员小组以及各个APP组织的圈子。匿名性与开放性充分满足了现代人对于城市邻里关系的需求——简单、明确,而又不失私密性。
豆瓣兴趣小组
在新时代,关系网表现着多元性。曾经的缘、血缘、业缘,所有关系圈都是重叠的,每一个人都熟悉全部的你,而现在每一个圈子内的你都是一个全新的你,对应着你的每一个侧面,爱好。网络邻居取代了地缘邻居,兴趣与心理的认同取代了以往的邻里物质互助,邻里关系进入了更深层次的发展。
回到开头的问题,邻里关系一直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进行迭代升级,所表现的衰落,并不是社会冷漠,疏远的象征,反而是社会多元,有趣的体现。邻里关系的涅槃与重生,是时代的必然。
本文由公子周白羽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