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太史公曰:“余独悲韩子为说难而不能自脱耳”。掩卷沉思,余亦不胜感于韩非之绝学,怆然悲于韩非之死也。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韩王(战国末期韩国君主)之子,荀子的学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韩非之所以成为韩非,首先是时代成就了韩非。
韩非生在了一个好时代,一个群星璀璨百花齐放的时代。距今约2500多年以前的华夏大地,诸子百家争鸣,著书立说,学派纷呈,巨星辈出。在韩非出生之前,老子、孔子、孙子、墨子、庄子、鬼谷子、孟子等一众大家,已经以自己独特的思想学说点亮了那个时代,韩非站在了时代巨人们的肩膀上。时代成就了韩非,此乃韩非之幸!
韩非出生贵胄,韩王之子,虽未承继大统,但贵为公子,锦衣玉食,无劳顿疲命之虞,得以受教大贤,著书立说,终成一代大家。可以说,出生也成就了韩非。当其时也,秦强而六国弱,而韩国国力,却是战国七雄最弱的一个,若无灭郑之战,整个韩国建国史,几无善绩可陈。公元前43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供认,韩国立国。吞并郑国后,韩国主要由上党郡(在黄河以北)、三川郡以及新郑首都圈三个地区组成。与赵魏相比,韩国是位置最差的“四战之国”,四周列强环伺,哪一个都比韩国强,哪一个都得罪不起。更要命的是,以洛阳为核心的成周之地被誉为“天下之中”,紧挨着韩地,列强东征西讨、南进北伐,必经韩周之地。周朝强大时,四方诸侯来洛阳进贡很方便;周室式微后,四方诸侯来洛阳搞事也很方便。三晋地处中原,既是战争之所,也是思想文化的交汇之地,正是这个交汇之地,成就了一代法家代表人物——韩非。
韩非生于那个时代,成于那个时代。受业于一代大儒——荀子,兼收并蓄那个时代的主要学术思潮——法家思想。太史公称其“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这里有两个重要信息,一是当时刑名法术之学是与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相抗衡一大显学,其思想源头可上溯于春秋时的管仲、子产,战国时期的李俚、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人的实践,魏国变法、吴国变法、秦国变法等变法实践,成就了当时富国强兵的梦想,特别是商鞅变法直接促成了一代霸主——强秦的横空出世,而申不害变法也促成了韩非母国韩国的昙花一现般的强盛,加之列国饱受强秦欺辱,刑名法术之学对年少的韩非产生了巨大的诱惑和影响。韩非子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集于一身,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二是刑名法术归本于黄老。黄者,黄帝也,老者,老子也。黄老之说,核心是“道德”。太史公曰:“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申子卑卑,施之于名实。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此段话后人多有争议,以为老子的“无为”与韩非“刑名之法”并无关联,其实太史公已阐明了由老子的“道”到申不害的“名实”到韩非的“引绳墨”,核心围绕“道”,无道则无实、无法。韩非的法家集大成,充分反映在他的著述中。“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及传至秦,“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②,死不恨矣!”。充分说明韩非之法家思想切中战国末期乱世环境中统治者的心思。这也为韩非之死埋下了伏笔。
韩非者,韩国公子也。当其时也,秦强而众弱,吞并六国之势决不可挡。秦王欲用之,韩非必不从,此其死一也;存韩或灭韩,又岂是韩非所能左右?!存韩,韩非死,灭韩,韩非死!此其死二也;姚贾、李斯,秦王股肱之臣也,“非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两人合谋害之顺理成章,此其死三也!
呜呼!韩非一代大才,著述传世而为秦王所用一统天下,其才亦尽用矣。怀才而惨死,其状亦悲矣!太史公曰“余独悲韩子为《说难》而不能自脱耳。”季公子悲其才盛而寿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