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金匮要略》说说“痉”病
原文:太阳病 ,发热无汗 ,反恶寒者, 名曰刚痉。
太阳病 ,发热汗出而不恶寒者 ,名曰柔痉 。
太阳病 ,发热, 脉沉而细者 ,名曰痉, 为难治。
按:痉分为刚柔两种 ,但其本质都为太阳病 ,这一点三条经文已经开宗名义 ,故其治亦从《伤寒论》太阳之治法, 只是不能死搬硬套, 要随宜而变, 变则通 ,但又不能脱离根本 ,因为万变不离其宗。 发热为太阳本证之候, 自不用言 。无汗 ,说明寒邪在表,而使毛孔闭塞, 一如伤寒麻黄汤证。 至于恶寒 ,说明寒邪已经伤到卫阳之气 ,于是就可以知道 ,汗出则是寒邪并未闭塞皮表所致 。卫阳未被寒邪所伤, 也就不恶寒。 但此处说汗出 ,其实为邪汗 ,是因为伤在营分 ,营为阴 ,为阳之内守 ,伤则失其内守之用, 于是导致卫阳无所维系而外泄, 于是才有邪汗之出 ,如此久之必致卫阳伤而失其御外之力, 然后就会使外邪内侵 。反过来, 则会如《内经》所说 ,正气内存 ,邪不相干 。
脉沉 ,是气虚不鼓之象 。脉细 ,是血脉虚弱之象 。气血两虚 ,则为痉且难治 。这是因为气为血之化源, 血为气之内守 ,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如果只是气或者血虚 ,是比较容易恢复的, 两者皆虚 ,则恢复就比较难 ,所以难治。 除此之外还有一层含义 ,即血为阴 ,其职濡养, 气为阳 ,其职温煦 ,但因为天水一气 ,所以气又是津液, 津液也有濡养作用。 而且血从气化 ,所以气血两虚 ,则必然导致筋骨经脉比单纯的血虚更失濡养 ,从而导致痉 ,则为难治 。
本想多说说的 ,可是篇幅太长 ,看起来容易浮躁 ,打字也觉得累 ,所以就先讨论这三条, 下次再接着说吧。归根结底,还是我自己太懒了,哎!
原创公众号——清源经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