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情都能从陌生到熟悉,任何技巧都能从身外之物变成内在品质,任何人都能从颓圮不堪到卓越优秀,这个过程缺少的是一种习惯的养成——打破原有的生活惯性,然后建立与最终的目标相匹配的处事习惯,一切便会水到渠成。而努力,就是收获这种习惯的不二法门。
作家写作,每天都会写文章,雷打不动;评论员写作,每天撰写一篇评论,如此,在紧急时刻方能文思泉涌;运动员每天10+小时的练习,是为了让所有的技巧和注意事项都嵌在自己的潜意识里,而不至于在运动中为所谓的注意事项分精耗神;高考的学生不断的习题训练,不为别的,为的是让解题的思路如条件反射一样活跃脑际........
我相信,每一个用心生活的人都很努力,都在为自己所期许的事业、目标和前程而挥汗如雨,甚至肝脑涂地。我们将所有的辛苦和创造都用一个词来概括——努力!既然有共同的名字,那就应该有其共通的本质和诉求。问题便迎面而来:不同的事情背后,人们的努力背后,共同点是什么?或许会有人脱口而出是汗水、是血泪、是隐忍、是挣扎、是痛并快乐着!是的,这些都没错,只是这样的答案太过抽象,同时与我要探寻答案的方向刚好相反。于是我固执的忽略的这一系列的概括性评述。
就像学生时代老师们常说的一句话:听懂了,不代表你会了,你会了不代表你就不会犯错;努力的第一步就是知识的再输入和能力的锻打与被考验,而努力中所谓的辛苦与对抗,大多来源于重复——重复一样的事情,重复一样的动作,重复一样笔画,重复一样的操作等等。无论你做什么事情,所谓努力,逃脱不掉重复、熟悉与精进的过程。就算是农耕插秧,要插的精准、插的有效率,没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更迭劳作与总结,必然无法达到此结果。
进一步讲,努力的第二步,也是努力的本质:就是让所面对的工作、人物、事情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游刃有余,从最开始的笨手笨脚到习惯的养成。当所有的知识成为一种习惯,当分析问题的思路成为一种习惯,当所有的技巧成为一种习惯,优秀也就成为一种常态。当事人,也会从从小白到“老司机”。当然,要从老司机到大咖,那还需要努力的第三步,就是创造。
如果运动员不勤加训练,不带入技巧在训练中有意识的植入,那么赛场只能成为他的"训练场"。所有的技巧都了解,而没有将这种技巧演化成一种习惯,那么在赛场上你就会不断的提醒自己:到哪一步该如何进展,这种情况又该如何处理?!任何人的反射弧没有短到可以不假思索的反应,而所有的不假思索,只是因为在千万次训练和植入之后,形成了一种类似于条件反射的处事状态。
如果你是学生,那便可以回想自己为何要不断的做试题集;如果你是作家、评论者或者影评人,亦可想想为什么要用同一种框架、同一个思路去每天完成一份文稿然后才求突破与创新;如果你是一名歌者或者舞者,或可想想为何要每天坚持开嗓、练功等等。无论你做哪一种社会职业,都可以如法炮制的往回追溯,定能发现"努力"背后的真相和其同质而唯一的目的。
记得多年前的高三时光,会不断的追问为什么我要每天憋在小屋里,面对着同样类型的考题勾勾写写,做重复的"无用功"。这样的方法我记得便可,会写便可,何必如此"画鸡蛋"。后来,我明白了,我也懂了曾经书本上没有告诉我的"达芬奇画鸡蛋"的另一层深意——所有的努力,一开始都是重复,因为这是它的本源动因,与最终的结果丝丝相扣,容不得半点懒散。
如今,问题得以化解,心境甚畅,愿每一个生活者,都继续努力着,为生命的心安理得,为它最终的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