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奶奶在剥豆子。
和和看见也要剥,但是又不能凭自己的能力剥开豆豆,所以就捡起奶奶刚剥好的豆子,在手上玩了一会,然后又试探性地将一颗豆子扔进了垃圾桶里。
奶奶看见了立马制止他,并且激动了地对着和和说:“和和,不能把豆豆扔垃圾桶里。”
和和不听,仍然捡起豆子扔进垃圾桶,这时奶奶声音开始变得大声了,和和反而玩得更开心了,抓起一把豆子就往垃圾桶里扔。
于是奶奶拿起垃圾桶换个地方,于是和和追着奶奶的垃圾桶扔豆豆。
奶奶非常生气,将垃圾桶从左换到右,又从右换到左,而和和却非常开心的追着垃圾桶跑。
这时,我走过去,拿了一个盘子,对和和说,“和和,我们一起来剥豆子,好吗?我们两个人一起剥,妈妈把豆荚剥开,你帮助妈妈把豆豆拿出来,然后放在这个盘子里。”
和和停下来,走到我身边,拿起豆子,思考了一下,我又赶紧指了指地上的盘子,说,“和和,是这个盘子哦,我们把豆豆放在这个盘子里。”
于是,和和将豆子放进了盘子。我对和和说,“和和,刚刚我们一起合作剥了一颗豆豆对不对,和和真棒,你不仅帮妈妈把豆豆拿出来,还帮妈妈把豆豆放进了盘子里。”和和听完,非常愉快地跟着我剥豆豆。
然而面对刚刚发生的一幕,我脑子里一直想着的问题却是,为什么和和不听奶奶的话,反而要和奶奶对着干呢?
于是我翻开鲁道夫. 德雷克斯 的《孩子:挑战》。
他说,”孩子天生尽其所能寻找归属感。如果成长健康,孩子保持内心的勇气,那么他不容易出现问题,能够随遇而安,顺其自然,通过展现能力和积极参与找到归属感。而如果孩子觉得气馁,没有得到鼓励,缺乏自信,他的归属感就得不到满足。于是他的重心就会转向通过他人得到归属感和自我认知。他所有的注意力都会转向这个目标,通过一切方式,在他人身上找到自己的定位。这样的孩子一般会通过四个错误的目标来寻找归属感。”
这四个错误目标就是:
1. 寻找过度关注
2. 权利之争
3. 报复
4. 自暴自弃
而今天早上和和和奶奶之间的冲突就很明显是权利之争。
当和和没有听奶奶的话的时候,奶奶明显被激怒,而她下意识采取的行动则是「应战」,因为她认为自己的行动是正确的。
而和和的回应则是变本加厉,看见奶奶生气而觉得自己赢了,特别开心。
而当我仔细分析鲁道夫. 德雷克斯的观点的时候,我发现和和行为背后真正的想法是:「惟有当我来主导或控制,或证明没有谁能主导得了我的时候,我才有归属感」。
所以当我真正理解了和和背后的想法时,我首先应该做的是,让奶奶退出这场权利之争,因为这是一场由奶奶和和和引发的斗争。
其次我的态度是和善而坚定的。
然后我请求和和帮助,我让他帮助我一起剥豆豆,让他对自己产生价值感和归属感,同时鼓励他。
其实在父母和孩子发生权利之争的时候,最难的是父母往往意识不到自己是权利之争的一方,已经不自觉的卷入这场战争,所以,应该经常审视自己的行为。
一旦发现自己已经进入战争,首先要让自己退出战争,保持冷静,同时态度应该和善而坚定。然后再开始想办法解决问题,效果往往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