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沟通在工作、生活、社会交往等领域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仿佛每个人都知道沟通的重要性,每个人都重视沟通。可另一种情况也同样常见,人们不善于沟通,不知道怎么沟通,甚至是懒得去沟通。
很多人把这种情况归结为自己的性格使然。其实哪有天生就会沟通的人呢?大家之所以不善于沟通,一方面是因为没掌握沟通的技术,另一方面,也可能只是嘴上重视沟通,心里其实根本就没觉得沟通有多重要。
按照我们日常生活的经验,即便没有很好的沟通能力,生活也并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所以提高沟通能力就成了一件锦上添花而不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可事实却是,沟通的重要性比想象的还要重要,如果没有沟通,人甚至将会死去。
公元1196年的德国皇帝腓特烈二世想知道一件事,在没有人跟婴儿接触之前,婴儿一开口会说哪种语言?是古老的希伯来语,还是希腊语或者是他的生身父母所说的语言。所以他命令,照看婴儿的保姆可以给婴儿提供成长的全部物质条件,比如食物和清洁。但是,却不允许对他们说话。实验的结果是皇帝对这个问题最终也一无所知,因为在没有沟通的环境下,所有的婴儿都死去了。
另一件事情发生在越战中。在北越的战俘营中,美军士兵被禁止相互交流。如果发现交流,将受到严厉的拷打。为了能够继续沟通,他们发明出一套简单的敲击墙壁进行联系的暗语。
在囚犯被单独监禁时,一旦听见墙壁的敲击声,即便是冒着接受酷刑的危险,他们还是会做出回应。事后这些战俘接受采访时说,与残酷的拷打相比,断绝与其他人的联系根本无法忍受,甚至比死亡还恐怖。
这就是《沟通的艺术》这本书为我们重新认识沟通明确的观点。这本书初版至今已经超过30年,在美国拥有超过200万的读者,是畅销榜的常客。目前,他已经出版到第15版。时间证明,《沟通的艺术》无愧于沟通书籍中的经典之作。
作者罗纳德·B·阿德勒和拉塞尔·F·普罗科特都是沟通领域的专家,常年致力于公共演讲,商务沟通,小团体沟通,社交技巧研究和普及工作。书中从认识自我、了解他人、处理沟通的相互关系入手,逻辑清晰地介绍了良好的沟通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方法,还加入了大量耳熟能详的电影桥段和小说情节作为补充,增加了书籍的可读性和实用性。
《沟通的艺术》认为人们需要沟通源于四个基本因素。分别是生理需求,认同需求,社会需求和实际目标。正如刚才美军囚犯的例子,我们的生理因素决定了人需要沟通,人离不开沟通。研究发现,积极的沟通不但能够让身体更健康,还有助于其他各项生理机能的提高。一个人一天只要进行短短十几分钟的人际沟通,就能显著改善他的记忆能力。
除了有利于健康,沟通还是我们标定自己的唯一方法,是唯一的方法。因为究竟我们自己是聪明的还是蠢笨的,是美丽的还是丑陋的,都只能在沟通中从他人的回应中得到答案。
此外,沟通在社交需求和满足工具性目标中同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工具性目标是指让别人按照我们想要的方式去行事。比如你交代发型师怎么修剪你的头发,你争取装修工人按照自己的意图工作,这些都可以说是目标性的沟通。为了表达自己和获得协作,我们同样需要沟通。
明白了我们为什么需要沟通,那么怎样去提高沟通能力呢?《沟通的艺术》明确了三件事情:
一是如何正确表达?
生活中的对话主题散乱,不说事情只表达情绪等现象随处可见。怎么才能把真正的想法表达清楚,在心平气和的氛围中完成交流?怎么才能不引起别人的情绪,实现自己的目的?可以说,采用哪种说话的方式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为我们介绍了一种以第一人称为主体,包含行为、结果、感觉、意愿五种要素的句式,在清晰表达自我方面非常实用。
很多人都有催人还钱的经历。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语境,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人财两空的结果。钱没要回来不说,还会得罪朋友。
那么按照推荐的句式我们可以这样表达:我已经几次问你什么时候还钱了(行为)。我觉得你似乎一直在回避着我(感觉),对此我感到非常的不舒服(结果)。我希望今天我们能拿出一个解决的方案来(意愿),不然这件事情真的要破坏我们之间的关系了。
在这段话中,我们主要说出了客观事实和自己的感受,并且从第一人称的角度出发,不断降低对方的防卫心理,从而达到清晰表达的目的。
当然作者也说,并不需要在每次谈话中都涵盖全部五种要素,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对五种要素进行顺序调整和数量增减。
同时,在阐释结果和表达意愿时,我们还可以从自己、他人和第三方三个不同的角度自由选择切换,以达成最清晰的效果。比如陈述事情的结果,可以从说话者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接收者身上发生了什么事;其他人身上发生了什么事,三个方向来表述。
还拿催还欠款为例,可以说不还钱对自己的生活造成了什么影响,也可以说不还钱对方会面临什么结果,还可以说不还钱对其他人有什么影响。
我们通常认为不用多讲,别人就应该知道这些后果,可是事实并非如此。明确地陈述出结果,可以保证你的表达不会给对方留下多余的猜测空间,避免理解的偏差。
二是如何有效倾听?
沟通是两个人的事,说好了自己的事,还得能听懂别人的事。左耳进右耳出,这不叫倾听,顶多也就算是听见。《沟通的艺术》提出倾听应该满足五个要求:听到、专注、理解、回应、记忆。
值得我们引起注意的是回应和记忆。沟通在本质上是双方的交流,所以即便是听别人说话,我们也应该积极参与到交流中去。如果没有保持眼神的交流,适当的面目表情或者是语言的回答,其实我们根本就没有在听。
研究发现:大部分人对刚刚听到的信息,只能记住50%的内容,八小时之后,这个数值会降到35%,两个月后,会继续降到25%。所以我们听到和记住的信息,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
无效倾听的原因可能来自超负载的信息、先入为主的态度、外在噪音、缺乏训练、听力问题等等因素。想要排除这些干扰,《沟通的艺术》介绍了四个提高倾听能力的方法。
首先要少说话。虽然我们都知道那句著名的哲言。“人有一个嘴巴,两个耳朵,就是为了让我们少说多听”,但事实上,我们还是要比自己以为的要说的多。
其次要尽量摆脱注意力分散。在交流时,外部环境的改变,比如电话铃声、电视节目、朋友造访等等,都会打乱我们的交流。而内心沉浸于感兴趣的问题,或者是身体上的不适感也同样会干扰我们的交流。所以,对于重要的沟通,应该尽量安排在安静的场所,并且做好内心的准备。
再次是不要过早评断。大多数人都知道,在别人说话时,不要过早下结论,但正如和明白少说话的道理一样。在这方面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导致本应交换观点的谈话,很容易变成唇枪舌剑。
最后有效的倾听,应该寻找重点。人们在说话时,大部分都有一个中心思想。沟通时,需要利用思维快于语言的特点,不断去提取别人话语中的主题,即便是对方说的含混不清,我们也应该不断去提醒他,把思路转到重点问题上来。
三是怎样处理人际冲突?
说清了自己的事,听懂了别人的想法,还得懂得协调人和人的不同。在人际交往中,冲突不可避免。大多数人对冲突的印象往往都是厌恶,因为冲突会让人想起争吵、抵触、纷扰、挣扎、麻烦、暴力等等负面信息。不过,仔细想想其实冲突并不是一无是处,《沟通的艺术》就提出,用正确的沟通模式处理冲突,不但会减轻冲突的伤害,甚至还有可能成为增进彼此关系的契机。
作者为我们介绍了五种处理冲突的沟通模式。有回避问题,不去努力处理冲突,最终导致双输局面的“逃避模式”;有按照别人的意思行事,不再坚持己见,形成一输一赢局面的“调适模式”;也有更多的在乎自己而较少关切别人,造成带来报复的“竞争模式”;还有各让一步,和平共处的“妥协模式”;最后是在冲突中寻找双赢解决之道的“合作模式”。
每种模式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情况。对于最能体现处理冲突智慧的合作模式,《沟通的艺术》为我们介绍了它的六个操作步骤。
第一步,确认自己的问题和需求。在冲突中,我们往往不知道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比如,在催朋友还钱这件事上,表面上我们需要金钱,可实际上,我们的内心需求可能是不想成为被朋友利用的受害者。找到真正的需求,才能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
第二步,订立约会。良好的沟通必须建立在双方都有准备的基础上。破坏性的争吵,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其中一方没有做好准备就被迫进入了对抗之中。所以,在解决问题之前,要尽可能的留给双方平复心情准备交流的时间。
第三步,描述自己的问题和需求。这里需要借助前面所讲到的如何表达和阐述的技巧,通过行为、结果、感觉、意图的表达,把自己真正的需求向对方说清楚。
第四步,思考对方的观点。在处理冲突时,思考对方的观点,会让对方觉得比较公平,从而使对方更加愿意配合去解决问题,达成目标。
第五步,商讨解决之道。在这一步中,我们需要和对方进行头脑风暴,想出尽可能多的、潜在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评估出一个可操作的方案去实施。
第六步,持续追踪解决方案的后效。即便是我们在用心去寻找方案,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还是会暴露出很多意想不到的结果,所以需要留出一些时间,去观察方案的执行情况。然后对方案持续改进,最终达到双赢的效果。
沟通非小事。在当今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沟通的艺术》无论是在学理涵养,还是在现实操作层面都具有很高的价值。正如他的译者,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研究所博士黄素菲所说,这是一本让学生可以信赖又实用的教科书,也是一本公司或机构主管提升的工具书,还是父母、妻子、家人之间沟通的参考书。从个人提高,追求事业和家庭和谐来看,沟通当然不是小事,而是需要我们真真正正,付出艰辛,努力去提高的一项必备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