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0年,春天还没有过去,曹操却再也等不到自己生命里第66个夏天的来临了。他把妻儿叫到床前,留下一道“分香卖履”的遗令,追随他一生奉为偶像的周文王而去。
一个时代结束了。
征战一生的枭雄最终安然逝于榻上,这剧情本就与人们的预设不同,留下的遗言竟也无半点英雄气概,着实让人们大跌眼镜。对于曹操的这道遗令,800多年后另一个不世出的天才苏东坡用八个字做了评价:平生奸伪,死见真性。
是非成败转头空。对于身后诸如此类的评价,曹操大概是不在乎的。他的一生走到分香卖履这里,其实早已超出了自己的预期。
*****
公元155年,曹操出生于安徽亳州的一个官宦之家,父亲曹嵩是宦官领袖曹腾的养子。在人命如刍狗的东汉末年,这样的出身虽然做不到让正统士族青眼相待,但也足够在乱世中自足。
如果是这样,历史上可能就会多一个一辈子以父亲或祖父的名字为前缀的人:曹嵩的儿子、曹太监的孙子......
曹操当然不甘于此。他一辈子努力建功立业,改变自己和家族在社会上的地位,为的就是去掉那些前缀,让自己成为那个前缀。
后面的故事你我都知道了:扫黄巾、伐董卓、除袁术、战袁绍、诛吕布、灭张鲁、北击乌桓、雄踞北方和中原。这些故事被后世一讲再讲,几乎达到老少皆知的程度。用现在的话说,它们在每个人心中都找到了落地生根的土壤:圆了一部分人的英雄梦、智者梦、侠客梦,也向一部分人提供了大量的心机、算计、权术、谋略——浪漫而实用。而对于另外一部分清醒又困惑的人来说,这些故事里,那个主角笔下的世界其实更具参阅的价值。
*****
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在曹操众多让人眼花缭乱的身份里,文学家是锦上添花的那一个,却也可能是生命力最久的那一个。曹操一生留下来的文章有一百五十多篇,诗二十余首。而后世读得最多的,其实只是他的那首《短歌行》。
建安十三年,曹操五十四岁,彼时扫黄巾、伐董卓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官渡之战后北方也已基本平定,曹操正处在一生事业的顶点。天下能称得上对手的只剩孙刘,那就来吧。是年冬天,曹军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准备扫平江南。他不知离三国故事开场只差眼前的一个赤壁之战,也不知往后的十几年人生中还有多少艰难困阻在等待着他。他思考的是别的问题。在顺江东去旌旗蔽空的战船上,曹操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正是《短歌行》。这首被传唱了上千年的诗,直到今天,我们还能朗朗上口。这首诗之所以没有湮没在时间的长河里,我想大概是因为它给千百年来的人们提供了一个经典的“人生之问”模版:何枝可依?
这个模板换上人生不同时期的语境,可以呈现出不一样的人生困境,比如曹操在《短歌行》里思考的问题:当生命垂垂老去之际,该用什么来安顿自己?
小时候学这首诗,因了那一句“周公吐哺”,老师在解读时,《短歌行》总是跟“求贤若渴”联系在一起。长大后再读,却总是在“何枝可依”上徘徊不前,总有一种独自越过山丘,发现眼前依然峰峦如聚,不知路在哪里的茫然。
曹操问乌鹊“何枝可依”,其实何尝不是在问自己,经过半生的征战之后,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接下来该何去何从?
曹操问的不是经国大业和不朽盛事,他只是作为一个真实的人在内省。
人生的公平之处就在于此,每个人面前的人生丛林里,景致都差不多,沟沟壑壑面前,都会碰上几个“为什么”和“怎么办”,而且相同的问题可能还不止碰上一次。
曹操上一次碰到类似“何枝可依”的问题时,还是一个一言不合就刺张让、杀董卓的热血少年,人生中的诸多背叛、失望都还没有上演,那时他最大的梦想是封侯做征西将军,死了以后可以在墓碑上题“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
然而上天没有给他那样的机会,曹操一辈子都没能找到一个值得效忠的君主,甚至一度只能回到家乡,过“秋夏读书,冬春射猎”的日子。
他“无枝可依”,就让自己成为了可以让别人“依”的枝。
而当曹操顶着万人的唾骂一步步走到人臣之极的位置时,谁还记得那个只希望死了以后墓碑上题“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的年轻人呢?
午夜梦回时,让曹操惦念的,恐怕也还是刺张让的戟,杀董卓的刀吧?
命运的奇妙和吊诡就在于——
没想得到的,最后得到了。想奋力留住的,最后都失去了。
*****
回到《短歌行》里曹操思考的问题:当生命垂垂老去之际,该用什么来安顿自己?诗人没有直接在诗里给出答案。
写完诗之后的十几年里,曹操的人生经受了各种考验,败走华容道险遭覆灭,南征孙权无功而返......却也最终淡然接受了一统天下的伟业只能交给后人去完成的事实。
英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正确生活着的人不把问题体验为悲哀,所以,环绕他生活的是一轮明亮的光晕,而不是可疑的背景”。他们并不急于把问题变为答案;相反,那些问题照亮了他们脚下的道路,并慢慢地,消失在身后。
这里面也许有曹操给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