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札幌—朝里—小樽三角市场—小樽运河—堺町通—政寿司—札幌
这一天的时间交给小樽和朝里。小樽是很多中国游客比较熟悉的地方,和札幌相比,它有着更多的历史积淀。不过,这一天的第一站是朝里,位于札幌和小樽之间的一个小车站,它袖珍到连一个出站口都没有。
朝里依山靠海,有铁轨穿过。一般情况下,这里是很少有外来人到访的,可以安静地体会下冬日的美好。朝里大概相当于中国的一个村子把,仅有一栋栋单层的房屋,与隔海湾相望的城市小樽形成了对比。
海风从石狩湾吹来,粉雪飘落,乌云密布。
据说冬季的时候,很多北海道村庄都会人去房空,朝里也是这样,车站附近的积雪亦没有人清扫。出站后往海边的方向走,到处都是齐膝或者齐腰的积雪,倒像是一幅凄冷的水墨画。但就是在下一秒,列车进站又开出,突然又让人觉得温暖起来。
「只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大概就是那时那刻的感觉吧。之后我曾经把朝里安利给了国内的一个朋友,这里成为了他和男朋友拍摄婚纱照的地方。
搭乘列车继续前行。我和朋友从JR小樽站走出,左手步行3分钟就到了传说中的「小樽三角市场」。
高中学地理就知道,北海道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冰冷水域的海鲜虽然生长速度慢,但肉质却更细腻、口味也更甘甜。近乎透明的三文鱼鱼子、Q感十足的扇贝、鲜嫩的帝王蟹蟹足……三品五品七品任选,配成了一份份海鲜盖饭,简直美味Cry。
恩,在北海道,食用海鲜的最佳地点不是餐馆,直接去海鲜市场就对了。
关于小樽,各自攻略已经有太过详细的介绍了。这个曾经显赫一时的忙碌港湾,如今成为了罗曼蒂克的代名词。
从JR小樽站出发,下坡步行10分钟就可以到达大名鼎鼎的小樽运河。据说,小樽运河早在五六年前就被中国游客攻陷了,反倒是日本游客很少——这里大概是我觉得整个冬日里北海道人气最旺的地方了。
不过,如果有时间,可以在小樽呆到晚上。入夜,雪灯之路沿着小樽运河舒展,也是和白天不一样的感觉。
小樽被戏称为「坡城」,地势和中国的大多数城市有所不同。我去的那天又遇暴雪,好在时间比较宽裕,就漫无目的地闲逛。邮局、街道、十字路口、海湾、寺庙、神社……随便走一走都是风景。
不妨去看一看废旧的手宫线,这是北海道的第一条铁路,如今作为绿地公园使用。积雪很厚,掩埋了铁路,想象力就可以上场了。
几番折转之间,就来到了小樽最热闹的商业街——堺町通,这里有不少的个性化店铺。
「北一硝子馆」当然是要去的。日语的「硝子」其实就是玻璃的意思,硝子馆里晶莹的世界值得慢慢闲逛,有古风的和式餐具,也有现代感十足的摆设。
总想在小樽给朋友们带些什么。不过,把玻璃品长途跋涉带回中国,想想还是蛮困难的一件事,这就轮到附近的「小樽八音盒堂」上场了。
我心心念念的「White Memory」八音盒就来自于此,据说这家八音盒堂里收藏了2万多个八音盒,价格各有不同。不过,个人感觉300-400人民币就能买到不错的八音盒了。八音盒堂还提供DIY服务,如果时间允许,也可以来这里制作专属于自己的八音盒。如果要把「吃」这个字和小樽联系起来的话,想必一定就是寿司了。
日剧《将太的寿司》的原型就是小樽的寿司屋通,这条短短的小路上聚集了几十家寿司店。其中,最有名的是70多年的老店「政寿司」了,在JR线上,远远就可以看到招牌。
这天的晚餐是在政寿司解决的,虽然时值冬季,但人气依旧旺盛。那就只好排队等位了。
走进政寿司,被一位和蔼的服务员老爷爷告知,等待时间一个小时起跳。而且,日本人的规矩是,客人领取了排队号之后,只能老老实实地坐在店里,想到附近去溜达一下再回来那是绝对不可以的。当时的想法是「如果早些电话预约就好啦!」。
果然,一个小时左右,终于有空余的座位。其实看寿司店的师傅手起刀落也是一种享受,分分钟就成就了新鲜的美味。据说,正确的寿司使用顺序是「白身鱼—红身鱼—贝类、螺类—海胆、三文鱼子—鳗鱼—青身鱼」,已经头晕眼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