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点、痒点、爽点都是产品机会吗?
1、什么是爽点?
爽点我觉得从字面意思来说是很好理解的,那怎么来定义爽?人在满足时的状态叫愉悦,人不被满足就会难受,这个时候就会开始寻求解决。 如果在寻求解决的过程中,能立刻得到即时满足,这种感觉就是爽。
当我们饿了不想出门又懒得自己做,这时候在家里使用APP下单,吃的就送到家来了。 早上起床洗漱完毕吃在早饭的时候,在手机上叫个滴滴,吃完饭出门的时候专车已经在小区门口等候了。
有需求,还能被即时满足,这就是爽。
2、什么是痛点?
顾名思义,痛点就是用户在正常的生活当中所碰到的问题、纠结和抱怨,如果这个事情不解决,他就会混身不自在,他会很痛苦。因此,他需要找到一种解决方案来急切化解这个问题,解开这个纠结,抚平这个抱怨,以达成他正常的生活状态。
如:吃火锅上火是不是一个问题?一个喜欢吃火锅的人很可能因为怕上火而导致不敢吃火锅,得控制自己的食欲,压抑吃火锅的想法。因此,王老吉发现了这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怕上火,喝王老吉”。
如:胃疼、胃酸、胃胀,是不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如果胃有问题,面临只能是痛苦和恐惧!因此,你迫切需要解决这个问题:“胃疼,胃酸,胃胀,就用斯达舒!”
在上述场景例子中用户决定要用什么产品帮助自己时,他们用到的一个情绪就是“恐惧、怕“
反面例子:
来自于《如何抓住用户痛点做产品》这篇文章中,张太太是个全职太太,全职在家带两个孩子。她每天早上起床后,要先给两个宝宝做早饭,老大吃完后就要去幼儿园。张太太要推着婴儿车让老二坐在里面,再牵着老大的手把孩子送到幼儿园。
之后,她要赶紧回家,哄老二吃饭,并陪他玩耍。到幼儿园放学时,张太太又要带着老二去接老大。到家后先生也要下班了,她又要开始准备晚饭。张太太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自己的想法和梦想,但实际上家务活已经占去了她所有时间。
接着这篇文章对张太太做痛点分析,张太太没有自已的时间,时间全部被孩子占据了,能不能有一款产品解决张太太的痛点问题?
张太太实现自我的想法没有被满足,这当然是不爽的状态。这是痛点吗?当然不是,因为这中间没有恐惧。
所以什么是痛点?痛点是恐惧。
3、什么是痒点
发现近两年有一个现象,各种网红产品层出不穷。比如网红奶茶、网红酸奶、网红曲奇、网红洗发水,它们的爆红是靠抓住痛点吗?
显然不是,网红产品们靠的是痒点。 什么是痒点?
一部大家都知道的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当时很多人都热追,剧中,全智贤饰演的大明星千颂伊很爱吃炸鸡和啤酒,平时为了保持完美的身材,不敢轻易吃喝。但是在雪后,女神说“下雪了,怎么能没有炸鸡和啤酒”?女神的一句话使得炸鸡和啤酒迅速火热起来。2014年新年初雪,小伙伴们纷纷在微博里、微信里、短信里,直播各种初雪场景,而最热门的一句招呼就要数“新年初雪,炸鸡和啤酒吃了没?”其实这就是痒点,人们吃上炸鸡喝啤酒就换新仿佛过上了千颂伊营造的生活。不止于炸鸡和啤酒,大家谈论的最多的也是教授(男主角都敏俊)的微表情、教授的眼神、论教授对二千(女主角千颂伊)态度的转变、二千的衣服、二千的妆容与唇膏、二千的配饰……
这些其实都是痒点。
痒点是什么?痒点满足的是人的虚拟自我。
什么是虚拟自我?就是想象中那个理想的自己。
比如,我们看偶像剧,追星,看网文,看英雄故事,看网上的名人八卦,看名人的创业故事、成功神话。你是在热追他们吗?不是,你情不自禁投入到关注的内容,是你的虚拟自我,是你自我想象的一个投射。
其实网红营造了虚拟自我的生活,是大家理想生活的投射。女生们购买网红的东西,就部分地实现了自己的虚拟自我。。 “网红卖的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网红在淘宝、微博展示出来看似随意平常的照片其实是精细化运营和精心挑选结果,为就是展示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通过这种状态来吸引用户。
女生购买网红的衣服,她们买的不是衣服,不是基于功能性的需求,而是网红在某个特定场景和环境下穿过的衣服。当她们穿上网红照片中的衣服,她们就会觉得自己部分地过上了网红所营造的生活。
所以痒点满足的是人的虚拟自我。
总结一下,好的产品切入点有三种。
痛点,要大众人的恐惧
爽点,用户有什么需求,你都能及时满足
第三.[endif]痒点,要满足用户想象中的自己
4、用户画像
这套用户画像包含三个核心角色:大明、笨笨和小闲。
第一个用户叫大明。
大明有什么特点?大明对自己的需求非常了解、非常清晰。
比如说男人买衬衫就是大明,或者男人买一个手机或数码产品,他就是大明。因为他对他要的东西是非常清晰的,所以他要寻找的核心是价格或品质。
这个时候,网站的页面做得再漂亮、格调再高雅,如果产品价格不好,或是质量有问题,大明肯定不会买。 所以互联网产品中,大明最依赖的工具是搜索,因为他对自己主动要找的东西是非常清晰的。
京东其实就是定位于服务大明这一类的,因为京东所有的标准商品的竞争京东都是很有优势的。因为大明用户极其简单,他要干的事情就是两件:一、搜索自己要的;二、比价格。
第二个用户叫笨笨
笨笨的特征是什么?就是我有大概的需求,但是还没有那么明确,也不知道到底要买什么。
所以如果男人要出门买衬衫,基本上一定会买一件衬衫回来;但如果女生说要出门买衬衣,她可能会逛了1天街看了50件衬衣,最后买了一条裙子。笨笨用户的目的不是快速高效的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是想看看有没有什么刚上市的东西或是没见过好玩的东西,看多了可能会忍不住买一样。最后买的东西和她最初想要的东西相不相关不是最重要的,这就是笨笨用户。
淘宝,尤其是智能化升级之后的淘宝,运用大数据分析,更加智能化的推荐。更是服务笨笨用户的,就像我一样有时候也是不知道买什么就在淘宝上逛逛逛,然后不断的将自己感兴趣或是没见过的东西放进购物车或收藏夹。
但是,如果笨笨用户决定了要买什么产品,那么笨笨也会变成大明,然后开始去追求价格。
第三个用户叫小闲
小闲的特征是什么?就是我没有消费需求,我就是来打发时间的。
如果说百度、京东服务大明,淘宝服务笨笨,那么腾讯其实就是服务小闲的。
QQ聊天是因为闲,微信刷朋友圈还是因为闲,你玩游戏依然是因为闲,吃鸡也是因为闲,所以你在任何一个闲的时候,打开腾讯的产品一定可以帮你杀时间。
所以腾讯的用户往游戏和视频去转化,转化率就会非常高,为什么呢?因为用户玩游戏也好,看视频也罢,其实他都是因为闲,是沿着小闲既定的心理需求和行为路径发展下去,继续打发时间。
但是如果你要让腾讯的小闲流量转化为购物的电商,效果就很差,为什么?因为场景不对。 总之,一个人到这来是来打发时间的,如果你突然让他买东西,他会觉得他心理建设没做好,他没有这个预期。
我去年用的一个比较小众的社区型APP《5X兴趣社区》,社区中主打各类男人的兴趣爱好,为各路发烧友提供了一处可以轻松秀出自己生活的平台,最开始这个社区是有自己的周边商店的,卖各种与汽车、户外相关的产品,后来商城开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关闭清仓了。主要也是因为来这个论坛的用户大家都是来闲逛打发时间的,并没有购买东西的预期,所以效果不好。
5、讨论思考
作为一个产品经理,在做产品的时候,必须找准产品的切入点,痛点、痒点、爽点可以作为产品的切入点。具体到用户层面,得根据用
户画像,确定用户群体,并按照用户的心理预期精准定位。产品
摩拜
我早上如果做公交车来修真院,公交站台离修真院大约有1公里,这时候打车不划算,而且还很堵车,走路又太费时间,这个时候打开摩拜扫一辆单车3分钟就能到公司楼底下,不用走路,不用打车,我有需求还能被即时满足,这种感觉就很爽。
摩拜抓住的是爽点,即时满足用户短途出行的需求。摩拜是服务的是大明用户,用户有明确的需求。
KEEP
当一个人的身体处于亚健康或者是肥胖等状态时,面对每况愈下的身体和越来越胖的身材,这个时候就会产生恐惧。而KEEP就能帮助用户通过合理高效的运动方式来调节身体的健康状态。
KEEP抓住了用户的痛点,帮助用户获得健康的身体,消除健康的恐惧。KEEP服务于大明用户的,用户有自己明确的健康目标。
旅行青蛙
最近比较火的佛系游戏,旅行青蛙。小青蛙通过收集三叶草去商城买东西,有食物、幸运符、道具。青蛙带着这些东西就会出门旅行,然后旅行途中会邮寄照片,回来还会带回来当地的土特产。
旅行青蛙为什么会这么火,对于我们来说,因为工作、生活的原因没法自由自在的去看世界,但是大家也都渴望者诗和远方。而旅行青蛙这个游戏就抓住了大家对于虚拟生活的向往,到处旅行的小青蛙方法就是自己,足不出户也能享受到旅行的乐趣。这就是痒点。
旅行青蛙抓住了用户的痒点,用来满足用户的虚拟自我。旅行青蛙服务于笨笨用户的,用户用它来完全是打发时间的。
参考文献:
《梁宁 产品思维30讲》
《痛点、痒点、卖点到底是什么?一篇文章全搞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