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路人春风20171025第144天
今天晚上学习了《心理营养》中的偏差行为,共有四种偏差行为:1、引起注意2、追求权力3、报复父母4、自暴自弃。第一种是因为父母很忙碌,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关注孩子很少,孩子生命的至重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孩子想让父母关注自己。加上家中如果有兄弟姐妹,大家都来争夺父母的爱,每个孩子都会通过自己的生存姿态来获取父母的爱,很悲催我自己就是一个听话的孩子,靠表现好来获取父母的关注,一辈子不敢做自己。如果还有父母关系不好,那么孩子的境遇可想而知了。父母遇见孩子如果是负面行为,心情绝对烦躁。如果没有学习的家长就会关注偏差行为,焦点产生成果,孩子时间一长成功的被我们催眠成坏孩子。要知道当我们关注坏行为,有焦点就有盲点,孩子的好行为就会被我们忽视,我们要练就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忽视偏差行为,关注好的行为,把孩子的优点放大。当孩子有坏行为我们就当盲人,当有好行为,我们就带上放大镜,夸奖她。第二种是追求权力,这样的孩子有两种不同的家长,一种是强势父母,用高压政策,可是我们的孩子用硬碰硬,父母愤怒,结果会更加高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就这样不断争权利,家是讲情的地方,我们和孩子的斗争,不论最终谁胜了,都没有赢家。所以我们要退出权利的争斗。另一种父母用软的,包办一切,孩子丧失了能力,长成了一个巨婴,毕业后什么都依靠大人,结果会成为啃老族。家长面对孩子,会焦虑,结果会越来越包办。家长活了两个人生,把孩子的人生也参与了一遍,自己很累,孩子也不一定会领情。所以家长们一定要给孩子选择的能力,只有他自己选择了,他才能学会承担。第三种是报复父母,孩子通过伤害自己的身体,心理,灵性来报复父母,家长此时只有痛苦,所以只有停止报复,处理好信任问题,3不做,只做1个。第四种是自暴自弃,这样的孩子往往有一个完美型的父母,对孩子有高期待,高要求,当孩子如果考了99分,我们没有看到99分,确看到了那1分,怎么丢了那1分,我们当家长的往往是挑错思维,总想把孩子的缺点改好,以为只有缺点改好了,我们的孩子就好了。当孩子永远达不到我们的要求,就选择了自暴自弃。这时家长只剩下绝望了,此时也真的从内心放弃了孩子,能做的只有放下期待,调整期待,根据孩子的特点,找到孩子的天才领域,让他有机会成功,帮助孩子重新建构,找回孩子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