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这部拍摄了2个月左右的《鸟人》在87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击败了长达12年精心雕琢的《少年时代》获得最佳影片的时候,大多数的观众表现出来的是不理解。尤其是那些经历了2个小时快要打瞌睡的影迷更加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然而与观众不理解为什么《鸟人》可以得奖和电影到底好在哪里相比,更加有趣的是电影本身讲述的就是为什么会发生以上这些问题的讨论,或许不理解的观众依旧可以在这部不怎么喜欢的电影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和其他经典电影总是谈论电影背后的含义所不同的是,这部电影最大的特点似乎是它的拍摄技巧——长镜头拍摄。或许在导演伊尼亚里图尝试使用“一镜到底”的方法拍摄电影的时候只是一次赌博,就像影片中主角瑞根最后在舞台上选择自杀一样都只是艺术家选择表达艺术的一种选择。没有人知道会不会成功,但对于电影有舞台剧这一属性的特点,或许这一冒险的选择看起来又有些合情合理。
长镜头作为电影产生就一直存在的拍摄手法在电影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生着定位的改变。从一开始的一部电影就是一个长镜头(那时候电影只有十几分钟,长镜头是最普遍的拍摄手法)到长镜头开始逐渐让位于剪辑再到长镜头在电影中成为特殊的存在。这种变化在如今好莱坞电影平均镜头只有几秒钟的今天尤为突出。加上以诺兰为首的一系列商业片大导演在电影中不断地使用极短时间的镜头切换,使得普通观众在观看这部号称“一镜到底”的影片时难免会产生打瞌睡的情形。比方说两个人在对话的镜头,普通电影只需要切换两个人的视角即可,而长镜头却需要通过摄像机的摇动来完成视角的切换。这一点在人物,场景的变换中也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所以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会因为复杂的机位运动而产生眩晕,乏味的感觉。但在今天这种长镜头似乎成为某种荣耀的象征的环境里,突破性的使用这样的拍摄手法并且极其出色的完成整部电影就已经值得所有人尊敬,尽管不怎么受大众喜欢。
但由于这种拍摄手法的高难度以及局限性,这部号称“一镜到底”的影片也并非真正由一个镜头组成,而是由十几个长镜头组合而成。只不过电影通过巧妙的隐形剪辑让镜头之间的切换十分自然,这点希区柯克在他的电影《夺魂索》中就很好的做了示范。好的长镜头使用可以让整个故事的讲述在空间和时间上有更好的连续性,同时让观众有一种走进真实世界的感觉。而那些只是为了追求镜头长度而拍摄的长镜头就毫无意义。无论是希区柯克的《夺魂索》使用长镜头为了让整个电影保持紧张、悬疑的特点,还是《鸟人》特殊的舞台剧属性都得以让这一今天看起来有些特殊的拍摄手法有了恰到好处的运用,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它可以获得那些专业电影人认可的原因吧。
当然如果只是凭借着所谓的“一镜到底”的特殊拍摄手法就可以打败《少年时代》依旧是没有说服力的。相较于观众不怎么买账的长镜头,电影的内容也极其有趣和巧合。之所以说富有巧合是因为这部电影的主演迈克尔·基顿和影片的主角有极为相似的经历,据说因为这个原因导演只用了十几秒就说服了迈克尔·基顿主演这部影片。这让电影似乎成为了迈克尔·基顿的戏中戏,而影片中迈克尔·基顿饰演的瑞根出演的舞台剧就像是戏中戏中戏。这些相似而又巧妙的联系让电影充满了乐趣,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当然前提是你对迈克尔·基顿有一定的了解。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克里斯蒂安·贝尔就是蝙蝠侠的代名词,尤其是诺兰的那部黑暗骑士让人们早就忘记了在这之前迈克尔·基顿也曾扮演过我们喜欢的蝙蝠侠。那时候的他和影片中曾经的鸟人一样是超级英雄受人欢迎。然而一心向往艺术的迈克尔·基顿和瑞根后来都选择了与好莱坞背道而驰的方向。导致他在拍完《蝙蝠侠2》之后的近20年里我们都很难说出他有什么作品。当你是超级英雄的时候万人吹捧,当你不想做英雄的时候,即使是小丑他们也记不住。从电影中瑞根和鸟人的对话我们会发现电影一直在探讨我们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到底在追求什么?
作品中引述了希腊神话中伊卡洛斯的故事,也多次出现相关的镜头。伊卡洛斯有一双用蜡和羽毛做成的双翼,可以在天空飞翔,但是因为他飞得离太阳太近,蜡融化而翅膀也散架了,最后只得坠落摔死。这里的主角瑞根,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追求太阳的人——也即追求艺术中至美的伊卡洛斯。他努力地想要靠近真理的至美,但他靠得太近就会让自己燃烧殆尽。
艺术本身并没有完全的标准,所以,艺术创作者创作着作品,或多或少都有不知前路的在无知中奋斗的感觉。正因为评价标准是如此善变,所以他才需要自己之外的参考标准。那这标准可以是多数观众吗?这标准可以是评论家吗?
观众给出的答案是我们喜欢那些有特效,激烈的打斗场面,超级英雄。演员全心全意的努力演出还比不上舞台上的一次勃起又或者是广场上的裸奔。影评人给出的答案是“无知也有出人意料的优点”。瑞根最后的答案是舞台上的自杀,而导演给出的答案就是这部《鸟人》。
与影片的长镜头一样,电影最后的结局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方面。有人觉得瑞根死了,但他找到了艺术的真谛。有人觉得女儿看到了飞翔的父亲露出了笑容。当然我想即使是导演也没有办法给出答案。因为电影要讨论的问题本身就没有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是在我看了很多电影评论的时候看到一个极其有趣的分析,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
关于里根最后是否跳窗,以及是否有自杀。我的理解稍微不太一样。我觉得他在舞台开枪的时候就已经死了,后面医院的部分,其实是导演的一个带有强烈感情的看起来是开放性,实际上是结构性的处理。
原因是直接也很简单的:从开篇时里根进入画面,直到影片快结束时舞台上自杀,影片是一个超长的长镜头。但在开枪之后,却切了几个短镜头。之后,再回到医院恢复长镜头叙事。第二个相关的原因是医院里,根据媒体的热度来看,应该距离他台上开枪时间不长。但他恢复得实在太好了,换了个鼻子至少应该有点缝针或者血迹,但他完全不像是经过手术后回复中的情景。
所以,或许这后一段,并不是现实。当然可以把它解释成为里根死后的梦想。
不过我觉得,结尾更多的是从导演角度的一种结构性处理,是为了讲述主题而用的。既然如此,那么最后里根去哪里其实并不重要。
剧本里说到女儿往下看时,什么都没有,往上看时,却欣慰的笑了。那么可以当成里根他真的飞走了。但其实这个段落并不是注重叙事性的段落。
有人说,里根最后为什么要望向外面呢?他有没有追求到他内心想要的呢?
在医院结局中,观众取得了共鸣,评论家也拍手称快,似乎一切触手可得
是的,里根追求到了至美。(作者:木鱼水心)
《少年时代》用了12年的时间精心雕琢很难不让人动容,然而这部《鸟人》又何尝不是经历了20年沉寂的迈克尔·基顿一次爆发和自我救赎呢?或许奥斯卡那些也没怎么想通这些问题的老头子们只不过是想通过这部电影向大家提问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