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作者介绍
看下列词条:李白的偶像、七言诗始祖、南北朝文学巨匠
(鲍照)
1、 李白的偶像
历来的评论家大多认为李白的诗歌受鲍照影响很深。如朱熹说:“鲍明远才健,其诗乃《选》之变体,李太白专学之。”
展示:李白的《行路难》和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六)》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拟行路难 其六
鲍照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两首诗在内容与用意上,颇为神似。李白在学习鲍诗的过程中,或仿其句,或袭其意,颇得其味,他的许多诗句,都是从鲍照诗里化出来的。故沈德潜云:“明远乐府,如五丁凿山,开人世所未有。后太白往往效之。”
2、七言诗始祖
鲍照是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作七言诗的诗人,是他最早将隔句押韵的方式引入七言诗创作。
3、 南北朝文学巨匠
与北周庾信并称“鲍庾”,与颜延之、谢灵运并称“元嘉三大家”。
(杜甫《春日忆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二、 同为写愁,分析二者的不同:
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鲍照:“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李白:有积极用世的强烈愿望,唱出了充满自信与豪情的最强音。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然相信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唐代开明的思想和繁盛让人充满希望)
鲍照:面对社会的黑暗,遭遇命运的不公,岂能无动于衷,无所感慨?应当说,此时诗人心中的愤懑,已郁积成最大密度,似乎达到随时都可能爆炸的程度。不尽情宣泄,不放声歌唱,已不足以倾吐满怀的愁苦了。然而,出人意料,下面出现的竟然是一声低沉的哀叹:“吞声踯躅不敢言”!到了嘴边的呼喊,却突然“吞声”强忍,“踯躅”克制住了。社会政治的黑暗,对于寒微人士的压抑,已经到了敢怒而不敢言,令人道路以目的地步!人们要呼不能呼,要喊不得喊,只能忍气吞声,默默把愤怒和痛苦强咽到肚里,该是人间多么大的不幸呵!
(魏晋的门阀制度压制了人才)
二者不同的原因:
1、 诗人所生活的时代不同李白生活在盛唐,经济繁荣,政治相对开明,士族门阀政治受到抑制,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社会充满自信。李白的作品集中体现了盛唐气象。鲍照生活的魏晋南北朝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他一生沉沦下僚,恨不得志,最后死于战乱。 2、 诗人为人性格的不同李白性格豪迈,充满激情,虽仕途终无果,但仍乐观面世。
三、 反复诵读,反观自我,读出人生感悟
个人的命运与所处的时代总是息息相关,千百年来,多少文人雅士,“才秀”而“人微”,“英雄无用武之地”“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生在了一个可以自由施展才华的大好时代。我们该何去何从?同在一片蓝天下,同样身在二中,有人奋起直追,努力成为一个“德美才秀”的人,有人浑浑噩噩,自甘沉沦。反观自我,我们将选择怎样的人生 ? (练笔)
教学后记:作为一首自主赏析的诗歌,因为语言近似口语,明白晓畅,因此我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抓住结尾句,让学生通过自主探寻《拟行路难》与初中所学的李白的《行路难》的异同感知课文,通过“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加深对诗文的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