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篇小文中浊某说到“付出”与“得到”的事,文章里我说同样一篇包含道理的文章,读者愿意为之付出多少代价,他所能理解的道理便有多深刻。
虽然可能不太直观,可事实确实是如此。就像浊某常挂在口中的那句话一样,“付出与得到始终成比”。
也罢,就让我借着上篇的话题再来扯一扯“付出”与“得到”的事,聊以度过这个无字可写的午后。
犹记得前一阵子,霍金博士的一篇论文引起了不小的热议。可是这热议的并不是什么科学前沿的最新进展,恰恰相反,那篇引起热议的论文是霍金博士还是研究生时所作的,成文时间是1966年,距今已经四十多年过去了。
之所以四十年前的论文在今天引起大众们的热议,是因为剑桥大学在征得霍金博士同意后,选择将四十年前他的论文免费公布到网上。
因为“免费”的关系,因为霍金博士“知名度”的原因,消息宣布后24小时内,该论文就被下载阅读了6万多次,以至于剑桥大学的网站服务器都瘫痪了。
事是这么个事,和本文的主旨“付出”与“得到”有什么关系呢?
别急,还是霍金博士的那篇论文,在未“免费”之前也不是绝对保密的,只不过人们无法“免费”得到它罢了。在这之前,人们需要支付85美元给剑桥大学图书馆才能获得该论文的一份扫描版。
你看,在需要付费的时候,并没有24小时被人阅览6万多次,没火爆到那个程度。一宣布免费后,网站的服务器就瘫痪了。
这就是愿意付出多少的区别的。从这个事例中可以看出,愿意为霍金博士论文付出85美元的人是少数,而不愿意为论文付出那么多的人占多数(我也不愿意,也负担不起啊)。
可“付出”与“得到”是这样的,愿意有多少付出就会有多少收获。同样一篇论文,免费前后内容一模一样,丝毫不差。可我相信愿意在免费之前付费阅读他的人们,更有可能在相关领域作出建树。
而对于明明知道可以付费阅读却一定要等到免费之后再去阅读的人(比如我)而言,则可能他们的志向不在于此吧。(自然也不容易产生什么样的建树)
霍金博士的初衷是好的,鼓励人们去仰望星空,可人们真的就愿意去仰望星空吗?如果真的愿意,又如何会不愿意去付出呢?很多事情靠鼓励是鼓励不来的。
还有一个小事,是今年夏天天气尚且暖和的事。那时在我上下班的路上有一名野生艺术家,不时贩卖点字画。
我见他衣着款式颇有几分儒雅,言谈又木讷没有商人的口舌,心知他卖的字画应是本人的作品。按理我该赞赏一二的,可我就是犯贱,就是看不上他的作品,认为他写的肯定不好。
实际上呢,在书法领域我是个彻底的白痴,根本就辨不出个好坏所以然来。
我是为何嫌弃人家的作品呢?是因为那野生艺术家对待他自己作品的方式。地上铺层薄布,然后就随意把字画摆上去了。没有支个桌摆个摊,而是直接铺地上。方便的同时也下流了。
都说作品是一名艺术家的心血,我相信如果一名艺术家对自己的作品投入了足够多的心血,哪怕它再糟糕,再不堪,艺术家也是不忍这样对待它们的。不忍就这样简简单单铺陈到过路人的脚下。这是为人太显而易见的道理了。
别人艺术家创作作品需要用心付出才能有好的作品,我们读者阅读作品也是同样的吧。没有存着诚敬、付出的心,哪怕作品蕴含的道理再深刻,阅读的人也是感受不到的。
为什么我们读者欣赏他人的作品也要付出足够多的心血才能有收获呢?这个话题太啰嗦,下一篇再谈。
化浊
2018-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