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谈蒋介石三度兴衰
老蒋的一生中经历了三次“下野”,然而,每一次他都能重新“复位”,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政治奇迹。
第一次的下野发生在1927年8月12日,这场风波的起点是唐生智的率先发难,桂系、晋系和西北军纷纷响应,对蒋介石形成了强大的压力。面对这样的局势,老蒋不得不选择通电下野。然而,他的下野通电却巧妙地为自己加分。这份通电只有三层意思:清除共党;内部团结;继续北伐。它反映了老蒋在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中,依然能够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
当时南京和武汉两派国民党闹分裂,分裂不打紧,打紧的是“桂系不奉命”,迫使老蒋没办法,唐生智拥兵武汉,扬言要攻南京。蒋介石在蚌埠吃了败仗,不能继续北伐,狼狈不堪。
尽管面临分裂和内战的危机,但老蒋在下野前的决策也显示出他的政治智慧。他将兵权交给李宗仁、何应钦、白崇禧等将领,这无疑是一种权力的平衡策略,既保证了军队的稳定,也为自己的复职创造了条件。同时,他处决了彭汉章、王天培等人,这也可能是为了消除一些潜在的异己力量,维护自身的权威和控制力。
然而,这次下野并没有给老蒋带来悲剧性的结局,反而成为了一场喜剧。
8月25日,孙传芳渡江反攻,来势凶猛。桂系李宗仁的龙潭一战是很有名的,好在这一战胜利,南京才算稳定下来。但不久李宗仁又没有办法,国民党内讧不息,争权夺利,互不相让。
而躲在权力外围的蒋介石迎来了他人生中的一次高光时刻。1927年12月1日,他和宋美龄举行了盛大的结婚典礼,来宾中以汪精卫、于右任为首,还有一大批国民党军界的高层,老蒋高兴地发表谈话称,“今后我可以更有勇气献身革命了”。通过与宋美龄的婚姻提高了蒋介石的身份和地位,也为老蒋带来了更多的资源和影响力,使他重新获得了国民党的信任和拥护。
12月底,中央军事政治学校、26军、第三独立师、上海特别市市政府、南京市局长等纷纷发表通电,拥护蒋介石复职。第二年的1月3日,国民政府电请蒋介石来南京复职,老蒋和汪精卫把酒言欢,重新执掌大权。一场下野闹剧,老蒋不仅拥有尊贵身份的美丽夫人,还获得了宋家的强力支持。
这场看似失败的下野经历,实际上成为了老蒋政治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证明了他在政治舞台上的非凡手腕和智慧。
第二次下野对于老蒋来说,是一次深刻的政治挫折。当时日本发动了“918”事变,张学良不战而退,东北失陷,汪精卫从法国归来,组织“国民救国会”,以抗日的名义,对蒋介石施压,要求他下野。在这场斗争中,胡汉民成为了最积极的推动者。
1931年12月15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临时会议最终做出了决定,解除了蒋介石的职务,任命林森代理国府主席,陈鸣枢代行政院长。这一变动无疑给当时的政治局势投下了重磅炸弹。
老蒋发布“下野”的理由,虽然简短,却充满了无奈。他强调,只有自己交出兵权,广东胡汉民等才愿意来南京出席会议,为了维护党内的团结,他愿意“辞职”。
在下野之前,他做了三件事:
第一,谒陵。老蒋召集军官学校学生,齐集中山陵的台阶上训话。老蒋身披斗篷,精神奕奕,以革命领袖地位对反蒋派痛斥一番,然后说:“我就要下野了,你们应该记住我的话,继承我的意志”。
第二,封疆。一大批武官任各省主席,这些都是他的心腹,拥兵带甲,替他看管老蒋的天下。
第三,杀人。邓演达是老蒋最恨和最怕的人,老蒋下野前派人到南京第一监狱,悄悄地把他枪毙了。
老蒋下野后,孙科最高兴,他第一个进南京,12月28日当上了行政院长。但孙科无兵无权,政令不出都门,弄得一筹莫展。
1932年1月28日,老蒋和汪精卫在杭州会晤,把酒言欢。孙科干了一个月的行政院长被汪精卫撵下了台,汪精卫就任行政院长,宋子文为行政院副院长,蒋介石任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而这一天爆发了著名的上海“128抗战”。28日夜,日军从所占领的上海日本租界向闸北、江湾、吴淞等区域发起进攻,国民党19路军进行的顽强抵抗。
1月30日,老蒋以前总司令的名义通电全国:日寇侵略我上海,同胞惨遭蹂躏,我19路军将士忠勇自卫。全国将士为民族求生存,要与暴日周旋到底。我今身虽在野,犹愿与诸将士视同生死,尽我天职,枕戈待命,以救危亡。
老蒋的通电获得了一片喝彩,3月6日,他再次被任命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重掌大权。
老蒋的第三次下野,与其说是迫于形势的无奈之举,不如视为他深思熟虑后的一次战略撤退,其背后蕴含着复杂的政治考量与长远的布局规划。相较于前两次因党内派系斗争激烈、外部压力骤增而被迫退位的狼狈,此次下野,老蒋似乎多了几分从容与掌控。
随着东北的沦陷、淮海战役的失利、天津城的陷落以及太原的岌岌可危,战局对国民政府而言已是风雨飘摇,尤其是傅作义部在华北的孤立无援,几乎预示着南京政权的末日将至。
而在国际舞台上,老蒋的失误同样致命。他错判了美国大选的局势,将赌注押在了选前被看好的杜威身上,结果却是杜鲁门连任成功,这不仅未能为他赢得急需的美国援助,反而让宋美龄的赴美之行遭遇闭门羹,进一步加剧了国民政府的孤立。
在这样的内忧外患之下,“不干了”或许真的是最明智的选择。但老蒋的下野并非简单的放弃,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权力交接与战略转移。
他巧妙地在退位前完成了对重要地区的“封疆大吏”布局,确保即使自己不在台前,也能通过这些忠诚于自己的将领们维持对关键区域的控制。陈诚、蒋经国在台湾的稳固,朱少良在福建的镇守,方天在江西的威慑,张群在重庆的坚守,以及余汉谋、薛岳在广州的坐镇,无一不体现了老蒋的深谋远虑。
1949年1月21日,老蒋以“倡导和平”、维护宪法之名,第三次宣布下野,这份文告既是对外界的一种姿态展示,也是对内部的一种安抚与激励。他试图通过强调宪法的重要性,以及呼吁各方全力支持李宗仁代总统,来维系一种表面的和平与团结,实则是为自己争取时间,为将来的反攻复国保留火种。
然而,老蒋所倡导的“宪法”与“和平”,在广大民众眼中早已失去了公信力。新华社的元旦社论《将革命进行到底》如同一声响亮的号角,号召全国人民建立人民民主共和国,实现真正的统一、民主与和平。在老蒋的“宪法”与人民的意愿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老蒋的身份,在人民心中早已从“总统”降格为战犯。
1949年春天的中国,正处于历史的转折点。在这个关键时刻,一场关于国家命运的较量正在暗中进行。
4月19日,居正和吴铁城怀着沉重的心情,亲自前往溪口拜见老蒋。他们带着的“国内和平协议”草案,希望能够得到老蒋的审定。然而,他们的期望却落空了,老蒋果断地拒绝了这一方案。居正当晚便将这些情况详细汇报给了国民党和谈指导委员会,这令国民党高级官员们感到震惊和惶恐。
第二天,即4月20日的午夜,李宗仁向和谈代表张治中传达了决定:他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与此同时,教员和朱总司令向人民解放军发布了命令:彻底歼灭中国境内一切反动派势力。
随着命令的下达,人民解放军开始了大规模的渡江行动。在安庆、芜湖之间,解放军的船只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迅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防线。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三十万大军已经成功登陆,国民党军开始全面溃退,南京的政府官员也如同鸟兽一般四散而逃。
李宗仁的代总统生涯在这动荡的岁月里显得异常艰难。他试图稳住局面,但处处碰壁,最终不得不再次交权。
1950年3月1日,蒋介石在台湾正式宣布“复职”,这也标志着中国历史的一个新篇章的开始。从此,台湾与大陆之间的政治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