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干部减分,学生会干部直接pass……”近日,一家TOP5的媒体公司在招聘实习生时拒绝学生干部一事引起了社会关注,学生干部仿佛已经不再是学生找工作的“敲门砖”,而是成为了“不学无术”“官僚作风”“手高眼低”“阿谀奉承”等负面形象的代名词。那么学生在大学里究竟应不应该加入学生会?学生会到底是学生锻炼能力、证明自我的“修道场”,还是追名逐利、荒废学业的“修罗场”呢?
可能学生会干部当公务员更有优势,可是对于现在的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学生干部在就业时究竟是加分项还是减分项?
学生会干部,除了本身就是学校较为优秀的学生代表之一,更是一个青少年成长过程不可或缺的人生阶段。即是学生阶段除了学习之外的另一种历练,更是提炼自身组织领导能力的具体表现。对今后走向社会融入社会会有一定的借鉴与帮助。但是,是否可以作为毕业后谋职就业的加分项或者减分项,则取决于招聘单位的规定要求,也可作为学校向招聘单位推荐的参考条件。但是,绝对不是必要条件。因为,在市场化的今天,招聘与应聘是双向互动的,你情我愿,充分体现了公平、公正。当然,在招聘或应聘期间,毕业生应对的面试,则是最关键的第一步,应该主动充分地展示体现出自己的各方面优势,足以吸引到招聘人员对你产生浓厚兴趣。至于岗位、薪酬等,不是你入职前考虑的问题,或者说是新入职的一大忌。好的岗位、理想的薪酬、升迁目标等,则是你入职后通过你的努力和具体表现而争取获得。一句话: “上天不会掉馅饼,一切都要靠自己的拼搏奋斗”。
大学时候的学生会干部很多时候都在帮辅导员和老师做学校的事情,所以各个学院之间认识的人比较多,组织沟通能力也是蛮强的。
但是很多时候有些人为了学生会那边的事情而耽误了自己的学习,认为先做好事情再学习,这个个人感觉还是不应该的。毕竟学业为重,参加学生会只是为了间接提高自己其它方面的能力。但是也有学习好的。
对于现在的这种现象,可能只是部分企业吧。如果真正有能力的人而且经历过大学时候学生会的锻炼,那么工作起来还是很不错的,很容易融入自己的团队。
所以只能说对待事情每个人所看待的角度不一样,那么自然会出现分歧,是好是坏一下子说不清,我们也不能因为一个鸡蛋就说一篮子都是坏的。毕竟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学生会能得到锻炼,这个绝对没错,但是不代表不是学生会的人就得不到锻炼。
除了学生会,可以让同学们锻炼的地方太多了,如果有机会进入学生会就进了,没进入也可以找其他机会锻炼自己。例如:兼职、实习、多参加学校组织活动、多参加社团、多于导师交流沟通等等都是可以锻炼自我的。
学生干部是否真的有官僚主义、是否阿谀奉承也取决于管理学生会的老师是什么样子的人。
在学生会的那两年,恰好管理我们的老师是一个保研的学生,比我们大三岁,而且是一个特别优秀的学长,但是当时我们是要叫老师的。他非常正直,而且欣赏下面学生的才华。我从来没送过礼,但是因为我努力为学生会工作,所以每一次属于我应得的奖项他也都会给我。
但是不排除送礼的现象。后来我下一届的学弟学妹们就赶上一个特别势力的老师。我曾经亲眼目睹,一个学生会的学生送给她一个礼物,她接过后,顺手就扔进了自己座位后面乱七八糟的物品堆里。所以我猜测下一届学生会的同学们,如果不会哄这个老师,估计就会很难过。根据进化论来说,那么最后能留下当学生干部的,一定是把这个老师哄的开心的。
学生会的同学都拜高踩低,这个真的不是全部。
学生会的同学可能给很多普通同学的印象就是拜高踩低,其实我在学生会的时候也会有一点这样的感觉,但是真的不是全部。其实即使不是学生会成员,就算是普通同学也会有这样的现象啊,所以不能屎盆子就扣在学生会的同学们身上了。
所以,学生会同学们所有的一些毛病,普通同学也会有;学生会同学们所得到的锻炼,普通同学一点也不会差。所以希望面试官还是根据自己所面试的这个人来决定是否录取他,而不是一棒子打死所有学生会的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