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懂我。
你要是敢懂我,我就杀了你!
by 婴儿与母亲的投射-包容-内摄的过程中,婴儿投射出的情绪未能被母亲所接受到所包容,产生一种原始的“被误解感”,于是回收到比先前更严重的焦虑感,这样的经历积压过多,潜意识里形成一种“寻求理解反而会让我受伤”的感觉。
在婴儿期被误解、造成创伤之后,我们在成年后就特别容易在关系里“作”。这种“作”,和前文中母亲的焦虑反应相似,有两大类表现形式:
一类是主动“作”——像文章开头的那位粉丝一样,你可能会变本加厉地与对方吵架、激怒对方,试图让ta放弃理解;另一类就是被动“作”——即冷暴力、或拒绝再与对方联系,以逃离进一步被理解的可能性。
最终的结果,都是关系的破坏——久而久之,那些有能力理解、也愿意理解你的人都被你推走了。你总是感觉世界上没人懂你,可能是因为你早就切断了所有可被理解的通道。
在小婴儿使用投射式认同与母亲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会逐渐发现“情绪经过母亲的处理后,我是可以忍受它的”。
慢慢地,ta们了解到“拥有强烈的情绪是没关系的”,并从那个更加成熟的初始客体(母亲)那里学会了如何处理原本难以消化的情绪。
然而,如果这种初始的交流过程受到太多阻碍,小婴儿就没有机会学会面对自己的情绪,长大以后,情绪依旧是ta们最初认识的那个可怕的怪兽。
因此,ta们只能尽量将自己与情感体验隔离开,以保证“安全”——成年后,这种情绪隔离就可能体现为:哭点、笑点都超高,或是即使脸上在笑、内心也感受不到什么喜悦。
你说你,来到这人世间这么久了,怎么还害怕情绪体验呢?
Boris认为,只有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需求在被满足(gratified),特别是,有其他人在为了我们获得满足而付出的时候,我们才会对提供理解的对方,产生嫉妒之外的另一种情感——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