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娟
对于这次的电影季节来说我的心里还是有点忐忑,客体关系理论学习三个季度,一些名词了解不少,实际应用却很少,PPT的制作当中觉得框架起来了,就是担心内容讲解的有一点枯燥。我的感觉是,这部电影用来分析客体关系有点单薄,人物关系图谱的联系不是很紧密,原生家庭就不太好分析,也可以进行分析,感觉好像没有那么典型那么突出,如果是从自体心理学的角度来作分析的话,好像就有很多点给可以讲的到。因为自体心理学根本就没有学过,只是了解了一些皮毛的东西,一些简单名词,暂时还不能驾驭得很好很准确,所以也放弃了从自体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个电影。
转而回到客体关系来分析主角的成长,还好在查阅了好几本书以后,终于有了一个框架。在框架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论加入,还有周六的时候和若水的其他小伙伴们一起讨论,我获益匪浅。在很多电影的情节上细节上平丹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团也有很深入的看法,这样更增加了我对这部电影的理解。晓晓,建芬,石头都给了很多建议,感谢其他成员才有了这一次精彩的讲述,感谢其他成员我们一起成长。
讲述整理:
1、人类焦虑的独特性来源于这一事实,即人是一种会进行评价的动物,是一种会根据象征和意义来解释他的生活与世界,并将这些与他作为一个自我存在等同起来的存在”。人的评价归根结底来源于他的价值观,因此对价值观的威胁,会导致焦虑的产生。个体的价值观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最终表现出很大的差别,因此引起焦虑的刺激也不尽相同
两种焦虑:正常焦虑和神经质焦虑。正常焦虑是与威胁相均衡的一种反应,是人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人的成长过程必然伴随着对原有意义结构的挑战,伴随着向更大的可能性的开放,向未知领域的探索,这些都会产生焦虑,如果人可以正确的理解挑战和变化中包含的意义,能够合理的调动自身的力量来应对这种挑战,能使价值观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逐渐向更全面的方向发展,那么在此过程中的焦虑就是正常焦虑,它是人走向成熟的动力。
而神经质焦虑则是一种与威胁不均衡的反应,它包含着心理压抑和其他形式的内部心理冲突,并受各种活动和意识障碍的控制,是不能合理的应对挑战和变化的结果。如果个体采取遵从他人的意见,放弃自由,放弃个人成长的可能性的方式来进行应对,此时焦虑并不会真正消失而只是转变为神经质焦虑,它依然会困扰个体。
2、如何理解康德的“天上有星辰灿烂,心中有良心照耀”?
我们的行为需要有一个依据,一个标准。在中国,把“良心”与“天”结合在一起,就成了“天良”。良心不只是我们内心的一种觉察和情感,它也有神圣的渊源,有其天赋的性质,因此称为“天良”,它可以成为我们内在的指引。
3、自我认同 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所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 自我认同包含自我了解和自我实现两部分
4、个人价值观
“上帝已死”并不能照字面所述而解释,尼采并不是说上帝在形而下的层面已死;相反地,尼采希望表达的是,上帝已经无法成为人类社会道德标准与终极目的。
从宗教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上帝的神圣性与超越性说到底是内在于人类本性之中的一种宗教经验,而这种经验具体表现在信仰者或者有宗教情怀的人对上帝慈爱、包容、大能、创造、权威等的内在感受。荣格认为,上帝正是一种内在于我们而被经验到的心灵事实,而这种心灵事实就是我们内在的上帝,人类心灵的母体,具有集体的普遍性与共通性,所以上帝本质上是一种集体潜意识。
5、运用这种勇气,人们就可以发现新的形式、新的象征和新的模式,而一个新的社会就是建立在其上的
成年后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出退行性行为,可能是因为童年父母的“抛弃”造成的,比如父母离异,或是因为工作把孩子寄养在别人家等等,对于童年的孩子来说,这就是抛弃。 如果孩子童年被抛弃或是有被抛弃的感觉,那么可能就会和父母存在隔阂(可能,可能,可能),在成年后,在亲密关系中,可能就会出现退行性行为。 表现之一就是抗拒,交往达到一定深度的时候,就会潜意识的抗拒再往下继续进行,避免自己被抛弃。比如两个互相吸引的人,一天偶遇了,本来水到渠成的中午就可以一起吃饭,但是一方却到最后关头找借口离开
6、客体是一个与自体相对应的概念,客体指的是一个被爱着或恨着的人
7、与人亲近,尤其是与自己喜欢的人亲近,是我们一大动力。但同时,有时适当地与人疏远,保持一种孤独,给自己一个空间,这也是我们一大动力。
如果亲近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我们就会产生创伤。如果疏远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一样也会产生创伤。关系就是一切,一切都是为了关系,那么也可以说,人类的创伤基本都可以归为这两类:亲近需要没有满足的创伤,疏远需要没有满足的创伤。
前一种创伤,即被抛弃的创伤,后一种创伤,即被吞没的创伤。
8、 生本能的目标,在于不断地建立更大的生命存在的统一体,并极力维护这种统一体的亲和、聚合与和谐;与之相反,死本能的目标,在于分解、破坏甚至毁灭这种生命体的亲和. 弗洛伊德指出,死本能的最终目标,是要使生机勃勃的有机体,最后回归于无生命的无机状态.
• 死本能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外向型,即能量向外投放,如破坏性、攻击性、挑衅性、侵略性、或争吵、殴斗、战争等等. 一是内向型,即能量向内投放,如自责自罪、自残自戕、自我惩罚、自我虐待、自我毁灭等等。
9、爱的能力的一个主要衍生物便是感恩的感觉。在建立与好客体的关系过程中,感恩是基本的,而且感恩还构成了对他人与自身的美好感到欣赏与感激的基础。
感恩的根源在于产生自婴儿期最早阶段的情绪和态度。对婴儿来说,母亲是唯一的最早期的重要客体,与母亲的联结是个体所有的在后来与所爱之人的关系的基础。也意味着一个人爱的能力。每个婴儿都会有一个破坏的冲动,在早期对与母亲的联结产生一种冲击和干扰,如果这种情绪过于强烈,婴儿内心的满足感就会受到阻碍,他感觉到外部的客体正在迫害自己,然后内射到内在,表现为想要抢夺客体所拥有的东西并且迫害它的冲动。客体拥有的正是婴儿梦寐以求的乳房,这个可以延绵不绝父辈提供给他滋养的东西。也只有在爱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也就是说,只有当婴儿体验到与母亲联结中足够多的满足与被爱的感觉时,婴儿才能够体验到完全的享受,不再惧怕这些东西被破坏,这种享受的能力也奠定了感恩的基础,也是日后所有幸福快乐的基础。这时候,在母亲充满爱的目光中,婴儿体会到与母亲融为一体的感觉被得到肯定与理解,会使得个体日后与他人在性生活与关系中能够享受与之融为一体的感觉成为可能。这种感受不需要用言语来表达,它融于彼此的内心中,是一种最早期的亲密关系中的体验的结果。感恩,意味着信任和想要联结。婴儿能够从早期唯一的客体-母亲那里得到这份独一无二的礼物,他会很想要保存这份礼物,因此他有了感恩,因为母亲这时候对他来说,不仅仅是食物的提供者,而伴随着爱的给予,他可以去接受这份爱,同时把给予他爱的客体一同吸收进来,产生爱自己、爱他人的能力。也使他拥有信任自己、信任他人的能力。因此,婴儿越是经常体验到满足感,并且能完全的接受下来,不受到过多的破坏性的干扰的时候,他就越是能享受这种好的感受,也越是能感恩,以及随之想要把快乐和幸福返回给外部客体的愿望。
10、浪漫主义产生于18世纪末,在19世纪上半叶达到繁荣时期,是西方近代文学最重要的思潮之一。
在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中,“浪漫的”发展为“浪漫主义”(Romanticism),含义比较固定,特指在英、法、德三个主要国家出现的文化环境,共同的特点是崇拜感情,崇拜大自然,反对古典主义的权威和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