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写个轻松的话题,关于精神娱乐生活,也就是我们耗在手机上的那些时间。
我们这些恨不得把24小时都好好规划一下的人,是怎样安排休闲时间的呢?
在许多写现代年轻人焦虑的文章里,常常看到这样的形容:“下班后就窝在沙发上追剧刷手机”,看到这些形容时我都要自然地把“追剧刷手机”等同为“懒惰无为”了,可这么说未免太武断。作为长期的追剧追综艺党,我不得不替节目们打抱不平了。
毕竟,在我自律状态最良好的时间段里,追完的剧和综艺也是最多的。
而像最近这样,生活节奏有些混乱的时候,连一直在追的固定综艺都没能跟上进度。
对于娱乐生活的偏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它占据了过多时间,可以推断这样的生活必然颓废。
首先得厘清一个概念,我认为刷碎片化的社交平台和追剧、综艺、纪录片、看电影等并不是同一类的娱乐行为,前者的有效信息含量很少,常常耗费大量的时间,越刷越焦虑,确实是效率较低的休闲方式。但我们做不到完全割舍,可以通过限制时间、提高内容质量(比如筛选整理高质量的公众号列表)来改善这种低效率的情况。
而后者,至少是完整的文化产物,也是我们了解当下流行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从时间上讲,除了一些更新频率超快的国产剧以外,一般节目和日剧都是一周一集,韩剧一周两集,时长不超过两个小时,放在一周的单位里其实不算占用了过多时间。
再者说到自身经历,我甚至觉得娱乐生活是否规律可以反映出我的生活状态是否在正轨上。大三那一年,是我很多改变的起点,制定了学习目标,又通过考试来给自己压力。有了规划,我的休闲时间便也渐渐稳定下来,每天午饭和晚饭时间是主要的休息时间,有1-2小时,正适合看一集剧,于是我从以前的剧集更新就看变成了攒到休息时间来看。
那年我追完了好几部很喜欢的日剧,包括《校阅女孩河野悦子》、《我是命中注定的人》、《人百分之百靠外表》,冬天时还补了韩国《超人回来了》节目里大韩民国万岁三胞胎的cut,每天午休时冒着冷风回到寝室,看暖暖的三胞胎简直是当时最大的心理安慰。
大三下学期我遇到了至今最喜欢的综艺节目——日本综艺《交给岚吧》,这可是个2010年起播的节目,每期40分钟,在那几个月图书馆刷题的时间里,每天中午晚上各看一集,补完了至少四到五年的节目分量,听起来也是数量惊人。但要说对学习和进步的影响,我觉得能给人精神鼓励,说是起到帮助也不为过。
第二个方面是,追剧等真的“没有营养”吗?
影视作品的多样性就不赘述了,很难一概而论,我默认大家都会选择制作更精良、内容更合胃口的节目来看。
首先这些节目能帮助你放松心情、转换思维,就已经达到了主要目的。再者,优秀的节目往往都在娱乐的外衣下包含着价值观的传递。无论我们是为了看明星、看萌娃、看制作、还是看剧情,其实都能有所得。
比如《超人回来了》这类亲子教育节目,观众很难不与自己的成长经历进行对照,怎样的家庭教育才是我们所向往的呢?这就是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再如我从学生变为职场人的过程中,许多日剧都在帮助我完成心理的转变和成长,提名新垣结衣的《逃避可耻但有用》和《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虽然日剧常常会有天真的设定、戏剧的结果,但我们也能从中找到想要思考的问题,像我上篇推文所想表达的观点一样,学会利用工具。
还有《交给岚吧》《VS岚》《月曜夜未央》等日本综艺也让我见识到了创意和幽默衔接的独到之处,看到了许多不曾发现的可能性,甚至在工作中设想创意时也常常受到这些节目的影响。
最后,我觉得看优质的影视节目,和看书有相似的作用,带你去看更多样的世界。不仅有各国文化产物背后传递的独特文化,还有宏大奇幻的虚拟世界,肉眼无法看到的科学的世界,又或者只是努力发现平凡生活的乐趣。只要一个人在看的同时能受到触动,开始思考一些以前未曾想过的东西,便已经成为精神世界的养分了。
以上,总结有效率的休闲娱乐方式需要建立在两点之上:你对娱乐时间的良好掌控,以及选择优质的娱乐作品。不知算不算花式为自己证明追剧的合理性hhh。
既然我知道自己无法成为一个没有娱乐的人,为什么不让它们也一起来帮助我变得更好一点呢?(所以今天也快乐地追剧了,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