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发生了一件事,让我第一次有一种感觉:体会到这个世界深深的恶意。
周六晚上,不顾连续工作七天的疲惫,抽空带妹妹去新东方参加测试,希望可以插入秋季班。
自从年初,初一上学期末考试前,停了妹妹所有课外文化课补习之后,妹妹的成绩还是那样没有进展。这次初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考了67分。面对即将到来的初一下期末考试,还是很焦虑的,希望可以想想办法。
你报课外辅导班,是希望恶补成绩。殊不知,现在的课外辅导班,实质是提高成绩。
测试分数57.5,顾问老师说离好学班差8分,是启航班的水平,但是没有启航班。人家老师也言之凿凿,要对卖的课程负责任,到了好学班跟不上,等等。
想到四年级的时候,带妹妹参加学而思测试。没参加课外辅导,根本不可能通过考试,我们也就算了。现在想来,如果当时进了学而思,妹妹成绩是不是就不会现在这样。
我心里过不去,试图抓住救命稻草,胡乱一气,试图说服坚守原则的顾问老师。可谓有礼有节。
第一、成绩跟考试的状态关系很大,可能一个大意就好几分,不能代表真实水平,希望老师给个机会。
第二、我们也不是必须上好学班,也理解水平匹配的道理,但是现在因为启航班没有啊,所以我们不得不上好学班。
第三,成绩是个长期的过程,出入可能很大,希望老师给个机会。举例了我的高中同桌,中考的时候距离中考状元是5分,高考的时候是三本,当然中考状元被报送清华了。
我说了很多,老师从一开始回复很勤,到后来我一个人自说自唱。我食髓知味,尽管有不甘心,就只能作罢。在这里我认识到一个真滴,培训机构是营利机构,它不是办教育,你不能指望它去耗费精力去挽救一个差生。
猜测的真相:
学而思四年级入学英语我做过,就我一个大学英语六级高分通过,可以通看英文法学原著的人来说,感觉很难。远远不是四年级的水平。大学生估计都困难。难道一个这种卷子得80分和一个这个卷子得50分的人,在四年级水平测试上的分数会差距很大吗?其实,基本不会。高中同学省高考状元,从来不搞奥赛这些。在这种难度上,机构找到了存在感,然后人为去点燃一种社会焦虑。
新东方启航班是虚拟的?那我还殷殷切切想让我妹妹可以去这个不存在的班级?猜测机构是希望这些学生可以参加利润可能更高的一对一。一次课600元,承受能力有限是一。这种类似军备竞赛的无意义,让我想到济南一户人家当初卖了房子送小孩出国,回来小孩月薪3000,房价已经涨了几倍,小孩房子买不起了,这是其二。
新东方启航班只有新初一有。类似学而思、新东方这种机构,现在家长都知道,你必须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上,否则后面想进去比较难。这无疑拉长了机构赚钱时间跨度。同事小孩从幼儿园就在学而思上数学,小朋友在普通学校的数学成绩一般。我估计,如果是比她稍微好点的学生去考学而思同样的班级,是进不去的。家长的焦虑从何而来,从幼儿园就要竞争学而思的“学位”可见一斑。
什么是教育?
我常常想,什么是教育。当代中国的教育,就像这些机构一样,只能做锦上添花的事情,包括我们的公立学校竟然没有空间去顾及甚至挽救那些后进生或者所谓的差生,放任自流。想到三件事情。
第一、在当代这个教育体系中,高考数学15分的钱钟书还有没有机会上清华,当然写书的钱钟书还是可能成为钱钟书;高考物理5分的物理学家钱伟长还有没有机会上清华,有没有可能成为物理学家,我看是没可能了。
第二,最近教育部对南京发生的职校假招生时间做出了通报。有一群学生,他们中可能就有“钱钟书”、“钱伟长”,可能只是因为不适应应试教育或者开花较迟,就被社会国家提前抛弃了。这群人可能可以成为“钱伟长”们,他们本最有可能成为媲美德国制造的中国制造新生代,最后事实他们在教育的荒凉地带荒废自己最好的花样年华,还要被觊觎成为教育产业的摇钱树。
第三,放任后进生,可能是在不断下探这个社会的底线。我相信一个社会的稳定依赖底层的稳定要多过依赖上层。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一个社会如果不计后果放任中层下降到底层,底层成为边缘,最后威胁的不是这个既得利益者乃至社会整体嘛?
我感受到的是这个社会对所谓差生最深的恶意。
我感受到的是这个社会最弱者最无情的冷漠。
这是教育学最大的失败!达尔文知道他的理论演绎至此,不知做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