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王与郑成功的恩怨纠葛

鲁王与郑成功的恩怨纠葛

内容提要:鲁王与郑成功都是南明主要抗清组织的领袖,又同在闽、浙沿海一带组织抗清活动,抗清时间远比其他南明政权长久。两人有着共同的敌人,在同一屋檐下斗争,究竟关系如何?《明史》记载,鲁王竟然是被郑成功活活溺死,事实真是如此吗?本文描述、分析了两人数次交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及之间的恩怨纠葛,还原了历史真相,并给予两人一定的历史评价。

关键词南明鲁王 郑成功恩怨纠葛

1959年8月22日下午,金门岛上,旧金城城东,云淡风轻,赤日炎炎,一群人光着膀子开山炸石,无意间发现了一座不起眼的古墓,挖掘后,出土了一块方形石碑,经考证,石碑上竟然记载着南明监国鲁王圹志。随同出土的还有永历通宝、瓷器等一些陪葬品。南明监国鲁王,何许人也?既是鲁王,封地应在山东,为何他的墓冢会在东南沿海偏隅一方的小岛上出现?既是监国,就是代理皇帝,为何其墓陵规模却如此之小,规格如此之低,跟他的身份地位如此不相称?

还好《明史》有记载:“鲁荒王檀,太祖第十子……子以派嗣,十五年,大清兵克兗州,被执死。弟以海转徙台州,张国维等迎居于绍兴,号鲁监国。顺治三年六月,大兵克绍兴,以海遁入海。久之,居金门,郑成功礼待颇恭。既而懈,以海不能平,将往南澳。成功使人沉之海中。”

寥寥数语,就交待了鲁监国的一生。由此我们知道他叫朱以海,曾经在绍兴监国,清兵入侵后退居金门。这多少总算有了点了解,但更大的疑惑来了,这位鲁监国到底怎么了,跟民族英雄郑成功有多大的恩怨情仇,以至于郑成功“使人沉之海中”,活活溺死他?郑成功再怎么英雄好汉,也是大明的臣子,杀死监国,不是以下犯上,大逆不道吗?历史是胜利者所编写的,《明史》为清人所修撰,为了美化自己,篡改和抹黑是常有的事,特别是与之攸关的明末及南明史。因此,要解开这个谜,还得找找其他更靠谱的史料。从顾诚、钱海岳等人所编著的南明史籍可得知,朱以海是朱元璋第十子鲁荒王朱檀的九世孙,鲁荒王的封地在山东兖州,世代沿袭。1642年(崇祯十五年),清军入关,四处烧杀掠夺。兖州城破,朱以海的哥哥鲁安王朱以派自缢身亡,朱以海装死得以逃生。1644年(崇祯十七年)二月,朱以海承袭鲁王爵位,一个月后,李自成攻占北京,崇祯在煤山自缢,明亡。随后,农民军压境,山东城危,朱以海南逃,寓居于浙江台州。

崇祯死后两个月,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建立弘光政权,命鲁王驻守台州。一年后,清兵攻破南京,弘光王朝灭亡。打下南京后,清朝自以为统一全国已无需再费吹灰之力,天下唾手可得,便实行文化奴役,从服饰着手,在全国强行推广剃发令,强迫士民“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并引发了一系列惨案。

士民们此时方才领悟过来,清兵来了,亡的不仅是国家,而是天下。于是,江南士子纷纷奋起反抗,其中,原刑部员外郎钱肃乐、举人张煌言、前内阁学士张国维等人在浙东举兵反清,推翻了当地清廷的统治,建立浙东政权。然而,名不正言不顺,革命队伍由于缺乏领导核心及标志性人物,无法高高树起一面反清大旗,于是,他们找来了在台州寓居的鲁王。1645年(弘光二年)七月十八日,鲁王在众人拥立下就任监国。鲁王,就这样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可惜,还是晚了一步。

一个多月前,唐王朱聿键早就在原礼部尚书黄道周、福建总兵郑芝龙等人拥立下在福州登基称帝,建立隆武政权。从皇室亲疏来看,两人跟崇祯的血缘关系都相去甚远,彼此相当;从拥立时间看,唐王先于鲁王;从职级看,唐王已称帝,鲁王却仅是监国;从统治区域看,唐王得到鲁王外南明各地势力的认可,鲁王则仅有浙东这么一丁点势力范围。由于双方对比太过于悬殊,根本不在同个重量级,因此,连浙东大部分朝臣也主张认可唐王的地位。于是,鲁王宣布退位归藩,并于九月十三日返回台州。应该说,这是明智、顾全大局、顺应历史潮流的做法!

然而,却有人不同意!内阁学士张国维、熊汝霖等浙东的实际掌权人,拒绝接受隆武的诏书,重新迎回鲁王监国。一山不容二虎,一国不容二主。这是为何?无他,为了一己私利而已,这些实权者担心认可隆武政权后,自己就不可能再掌握朝局,呼风唤雨。相反,很可能会被边缘化,老老实实地到一边坐冷板凳去。老子辛辛苦苦用命拼下来的江山,凭什么拱手相让?历史有时就是这么功利,什么国家利益,什么民族大义,什么顾全大局,在个人私利面前,往往不堪一击!

双方一开始还能在表面上客客气气地玩些“皇叔、陛下”之类的文字游戏,没多久,狐狸的尾巴就露了出来。

1646年(隆武二年)正月,隆武帝派御史陆青源携带自己省吃俭用的十万两白银前往浙东犒师,试图收买人心,共谋抗清大业。鲁王收下大红包,还在想着该如何应对,部将方国安却按捺不住,不由思量,二话不说,挥刀就把陆青源砍杀了!这下子由不得鲁王再费脑做选择,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把头埋进沙子里,权当啥事也没发生过。双方完完全全撕破脸,顿时大动干戈,互斩来使,兵戎相见!

强敌环伺,窝里先斗,这是南明抗清的一向传统。敌人还来不及动手,自己人先你死我活地厮杀开来。就像一部又长又臭的肥皂剧,每一集的剧本雷同,换了角色就不厌其烦地重演,一点也不考虑观众的感受。等到双方打得差不多了,清廷再无看戏的雅兴,趁虚而入,兵分两路进军绍兴。浙东政权的防线顿时土崩瓦解,大批朝臣降清。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打敌人特怂,打自己人特牛。这就是南明前期抗清的风格!

五月二十九日,鲁王拒绝清廷的劝降,在定西侯张名振等人护卫下逃离绍兴,流亡海上。

清兵打下浙东后,继续南下,攻打隆武政权。隆武政权的朝政和兵权均被郑芝龙所掌控。郑和七下西洋之后,朝廷察觉花钱太凶,耗费不起,便毁船束帆。没了海军,海盗顿时猖獗四起,在东南沿海一带恣意肆虐,郑芝龙就是其中的海盗头子。朝廷眼睁睁看着却无力剿杀,只好听之任之。后来闹得太凶,实在没辙,便使了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招安郑芝龙,再用他去平叛其他海盗。靠着平叛海盗的军功,郑芝龙当上了福建总兵,相当于今天的福州军区司令。

弘光政权灭亡后,郑芝龙拥兵自重,看到唐王奇货可居,便力拥唐王称帝。但这只是个幌子,表面上尊奉隆武为皇帝,暗地里却把隆武当筹码,作为日后降清的资本。至于天下属明还是属清,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能从中捞得多少利益。这就是郑芝龙的海盗哲学!

因此,清兵南下,他摆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不给钱、不出兵、不御敌。隆武帝和满朝文武求他出兵就差一跪了,他却干脆捋起袖子在一旁慢悠悠地看热闹。

有人看不下去了,内阁首辅黄道周站了出来!朝廷没给他一分钱,没给他一个兵,所给的,仅仅是120份空白委任状!就这样,旷世大儒带着一群书生,拿到扁担、锄头和菜刀,北上抗清……

职业军人无动于衷,袖手旁观,手无缚鸡之力的大儒却带着众书生在战场上和强敌短兵相接、赤膊厮杀……每每读到这段历史,我总是泪眼婆娑,不知这是民族之幸还是民族之哀,不知自己感动多于愤怒,还是愤怒多于感动。历史,有时让人很无语……

输赢已经不重要的,重要的是那一份尊严!

结果可想而知,黄道周兵败被擒,宁死不屈,以身殉国。

有其父未必有其子,郑芝龙的大儿子叫郑森,青年才俊,一表人才,最难得的是忠心耿耿。隆武帝很喜欢,只可惜没有女儿,不能招他为驸马,便赐其姓朱,取名成功,世称“国姓爷”。没错,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民族英雄郑成功。郑成功对他老爹的所作所为很不齿,君臣二人叹国事之维艰,常常相拥而泣。隆武跟鲁王之间这场两败俱伤的冲突,可以看作鲁王和郑成功之间第一次非正面交锋,鲁王在明,郑成功在暗。这场冲突虽说是鲁王挑起,但事实上他是迫不得已,虽贵为监国,却和隆武帝差不多,朝政没轮到他说的算。可郑成功不管,在他看来,这都是鲁王的错,谁叫你是名义上的老大!从此,鲁王在郑成功心里投下一大片阴影,也为今后的恩恩怨怨埋下一颗不愉快的种子。第一次交锋,鲁王还不知道对手是谁,就已经输了!

由于郑芝龙的不抵抗政策,清兵进入福建各大险要如入无人之境,可怜的隆武帝带着一百多名随从荒乱逃亡,终被清军追上,乱箭射死。

一切都在计划中,郑芝龙对时局的进展感到很满意,他不听郑成功等人的苦劝,精神抖擞、踌躇满志地北上降清。没想到聪明反被聪明误,一到北京,就被囚禁了。六月债,还得快,他怎么对付隆武帝,清廷就怎么对付他。他把隆武帝当成自己降清的筹码,清廷把他当成招降郑成功的筹码。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对于二十出头的郑成功来说,父亲走了,丢下那么大一个烂摊子,似乎也不全是坏事,否则他这辈子恐怕没什么机会能登上历史舞台,一展身手,青史留名。

郑芝龙降清被囚后,郑成功在与几个叔叔的家族斗争中脱颖而出,收编了郑芝龙的旧部,以金门为基地,四处招兵买马,迅速壮实队伍。隆武政权灭亡后,隆武帝的弟弟朱聿粤在广州称帝,建立绍武政权,差不多与此同时,桂王朱由榔在广东肇庆称帝,建立永历政权。双方为了争夺正统相互攻伐,南明政权内斗的老戏再次重演,绍武政权初战告捷。不久,清军南下,绍武帝兵败被杀,建立仅仅40天的绍武政权灭亡,永历帝则逃亡广西,音讯全无。

绍兴城破后,鲁王颠沛流离,手下的残兵败将不成气候,只好流亡海上,被民间戏称为“海上天子”。孰料郑芝龙降清后不久,鲁王的处境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原驻守厦门、金门的永胜伯郑彩,系郑芝龙的堂弟、郑成功的堂叔,不愿随郑芝龙降清,在家族斗争中又败给郑成功,无奈之下,决定改奉鲁王。另外,也有一些不愿降清的隆武旧臣选择尊奉鲁王。一时间,鲁王的实力迅速扩充,今非昔比。

这时,定西侯张名振不失时机提出南明版“隆中对”,即先取福建,以此为根据地,招兵买马,招揽人才,扩张实力;同时处理好邻邦关系,争取日本出兵援助;与西南永历政权和平共处,不再针锋相对,借永历政权尽量拖住清军。这样一来,鲁王便可与清廷、永历三分天下。待时机成熟,江南兵备空虚之日,袭取南京,则明朝复兴有望。鲁王听后为之振奋!正好清军主力已经撤离福建,鲁王对福建发起大规模反攻,不久,多个府县相继收复。到了1648年(鲁监国三年,永历二年)五月底,已收复闽东北三府一州二十七县,复兴形势一片大好!

正当南明各地势力为鲁王拍手称快时,有人却在一旁冷眼相对!

在漳州、泉州一带颇有影响的郑成功拒绝接受鲁王的号令,理由很奇葩——尊奉隆武帝!隆武帝已死,怎么还能尊奉他?其潜台词不言而喻,我郑成功就看你鲁王不爽,不奉你为正统,你能把我怎么样?要知道,当时各地的反清政权如果不奉明室为正统,是件很危险的事情,不亚于闹市裸奔,因为这样做意味着想脱离明朝自立山头,势必难以得到士民的支持,自走绝路。郑成功尊奉已死的隆武帝为正统,无非就是多穿了件透明内衣而已,如此招摇过市,顿时引起一片哗然!

尽管如此,郑成功宁可被天下人指指点点,也不愿奉鲁王为正统,可见,鲁王在他心里的阴影面积有多大。

这是鲁王与郑成功的第二交锋,也是第一次正面交锋。

隆武帝对郑成功恩重如山,鲁王曾经为了一己私利与隆武帝争夺正统,以至于两败俱伤,让清军获益。在郑成功心里,或许早已把鲁王当仇人,如今反而要奉他为老大,情感上定难接受。然而,事情远没那么简单。郑成功虽然人年轻,政治上却不年轻。拒奉鲁王,情感因素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却是出于战略上的选择。如今鲁王势头正旺,且又同在闽浙沿海一带打江山、拼地盘,一旦奉从鲁王,受命于他,那么自己的领导权和影响力必将大为削弱。如此一来,自己辛苦拼下来的江山不就成了别人的嫁衣裳?因此,郑成功宁可冒天下之大不韪,也不愿奉从鲁王。但也不敢明目张胆地搞独立,便拉来已死的隆武帝牌坊遮掩一下,多少总算有点说词。

正当郑成功左右为难之际,西南传来一个大好消息,桂王称帝了,建立永历政权,并且在绍武政权和清朝双重打击下死里逃生,再次证明自己才是明朝的正朔。郑成功随即上表,愿意尊奉永历帝。终于,有衣可穿,郑成功笑了!对此,鲁王无可奈何,只能苦笑。这是一个靠拳头说话的时代,没有实力,就没有话语权。

双方第二次交锋的结果是,双输!鲁王失去郑成功的强大支持,而郑成功拒奉鲁王,过早暴露出他有自立山头的倾向,失去了部分士民的支持。

革命的花儿刚刚含苞欲放,就有人急着要抢胜利的果实!

郑彩担心大权旁落,想架空鲁王,擅杀了大学士熊汝霖,逼死义兴侯郑遵谦、兵部尚书钱肃乐。生命不息,内斗不止。几经折腾,浙东政权的战斗力大为削弱,鲁王顿时内外交困,举手无措。不久,清兵反攻,福建所收复的府县又再次沦陷。福建兵败意味着南明版“隆中对”破产,无奈,鲁王只好再次退驻舟山。舟山时为原隆武朝参将黄斌卿所割据,黄斌卿以奉隆武帝为由,拒纳鲁王入城。不久,张名振用计擒杀黄斌卿,恩养其家属,安抚其部将,成功收编其余部。

这套组合拳下来,并未引起多大的波动,原因就在于黄斌卿既无郑成功的实力,又想学他做裸奔的危险动作,结果就悲剧了!

鲁王终于又有了舟山这一立足之地。

可惜好景不长,两年后,公元1649年(鲁监国六年,顺治八年)九月,清兵再次南下,舟山沦陷,鲁王再次流亡。此时,整个东南沿海的明朝势力就剩下郑成功了。鲁王只好厚着老脸,在张名振、张煌言等人护卫下远赴厦门,寻求帮助。鲁王的到来,让郑成功颇费一番心思。接纳不是问题,问题是怎么接纳。用接待上级的方式,郑成功当然不肯;用收编的方式,也不合适,鲁王再怎么兵败落泊,毕竟还是监国,哪能以下并上,人家一来,就张口给吞了?

眼看着左右两条路都走不通,郑成功另辟蹊径,按宗亲来接待!甭管本姓还是赐姓,大家都姓“朱”,是地地道道的宗亲,算起来还同辈,现在堂哥来了,用堂弟的身份和礼仪来接待,怎么做都不会错!这一招确实高明,一下子避免了许多尴尬,鲁王和郑成功顿时结下了朋友般的“兄弟”情谊!不过,也留下一个后遗症,为之后的纷争打下伏笔。

尔后鲁王被安顿在金门。金门当时没有生产米稻,只有番薯可吃,鲁王跟当地百姓一样,一日三餐吃番薯,因此还得了一个很接地气的外号——番薯王!没想到,数百年后,当年稀缺的高粱反而成了金门的第一特产,所酿造的白酒誉满全球。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鲁王和郑成功两人之间的关系本来就很微妙,原来互不干涉,还能和平共处,如今鲁王在郑成功麾下仰人鼻息,没过多久,摩擦就来了,两人再次闹翻。闹翻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在对待鲁王部将这事上。尽管兵败,鲁王手下还是有不少能人,比如像张名振、张煌言等,都是能文能武的一流人才,并且忠心耿耿,这也是鲁王为何能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至今还能活着的原因。这些部将郑成功看着眼馋,却没能一口鲸吞,便想方设法使出各种伎俩,慢慢蚕食,收归己有。鲁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屋漏偏逢连夜雨,我只是来跟你隔壁老王借个宿,凭什么你就想把我的老婆孩子占为己有,天下哪有这般道理?的确没这理,可是,鲁王找谁说理去?鲁王心里那个苦啊……就这样僵持了半年多,公元1652年(鲁监国七年,顺治九年),鲁王终于找到唯一可以说理的人,郑成功的名义上司——永历帝!鲁王向永历帝上表,却不是找他说理,相反,是要自去监国称号。鲁王辛辛苦苦打拼大半辈子,不就为了这个东东?如今被人欺负,好不容易找到可以说理的人,却不说理,而是自贬,确实让人很费解。然而,这却是一步以退为进的妙招,用围棋的术语来讲,叫做试应手,试试永历帝如何接招应对。果然,不愧都是朱家子孙,大家心有灵犀。永历帝下诏说,鲁王有这样的高姿态很好,值得嘉奖。为了共同的革命事业,更好地开展抗清工作,你的监国称号不用去,继续保留!永历帝回应的也妙!郑成功嘴上说是尊奉永历,其实也就是幌子,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远隔千里,永历帝对郑成功没有任何实际控制力,何不做个顺水人情,让鲁王继续在郑成功鼻子底下监国,正好对他形成牵制。

这样一来,郑成功再也无法继续收编鲁王了,双方保持一种介于合作与收编之间的关系。这样的结果,双方都可接受。这是双方的第三次交锋。有冲突,但不算严重。从鲁王的角度看,兵败后寄人篱下,能不被完全收编,还取得永历帝的支持,结果可以满意;从郑成功的角度看,接纳鲁王,获得好声誉,虽不能整体收编鲁王的余部,但也获得了实利,结果也可以满意。所以这次交锋的结果,可谓双赢!

鲁王虽然保住了监国称号,其部也未被收编,但这丝毫没有改变他寓居金门的尴尬处境。毕竟,整天看着别人脸色,只有番薯可吃的日子肯定不好过。于是,他移居到广东南澳岛,郑成功对此不冷不热,未加阻拦,就差摆明告诉鲁王,你愿来就来,愿走就走,悉听尊便!在南澳的日子虽然自在,但毕竟远离权力中心,鲁王担心自己会被边缘化,没过多久,又回到金门,继续当寓公。让他倍感欣慰的是,张名振、张煌言等人渐渐地把队伍又拉了起来,一如既往,忠贞不二,完全没有因为跟随郑成功太近而分心。

与鲁王闹心的日子不同,这些年郑成功混得风生水起,叱咤风云。

先是围困漳州,逼清廷回军自救;又成功死守海澄,抵住清军入侵。清军两遭重挫后,为避免东西两线同时作战,向郑成功抛出橄榄枝,欲封其为“海澄公”。

海澄那么一丁点地,郑成功怎么会看上眼?便不加理睬,继续加兵。

1654年(永历八年,顺治十一年),张名振见清军主力集中于福建,江浙防备空虚,向郑成功请师,率领百余战舰北伐,围困南京。可惜,郑成功后援不济,功亏一篑!

同年,永历朝西宁王李定国派人联络郑成功,双方约好从东西两线合力夹攻广东,会师后沿江北伐。李定国如约出兵,出击广州;郑成功却瞻前顾后,心事重重,迟迟未肯出兵,结果贻误战机,致使李定国孤军奋战,损失惨重。

南明最好的两次反攻机会就这么错失了!

应该说,这跟郑成功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不无关系。原来郑成功一直未放弃和清廷谈判。清廷第一次出价郑成功不理睬,也觉得自己出价太低,不太好意思,便加大筹码,一下子愿意给郑成功漳、泉两个市。可能是考虑到郑芝龙还在清廷手里,郑成功并未一口回绝,而是漫天要价,张口要闽、浙、粤三省自治。

这样的天价清廷当然不会答应。接下来,双方都不愿再做出任何让步,照理说应该谈崩了扯破脸开打才对。结果却相反,尽管都没有谈判诚意,竟然还你来我往地谈得不亦乐乎。

借谈判之机,郑成功迅速扩张;借谈判之机,清廷避免两线作战,集中兵力对付永历政权。

双方仅仅是为谈判而谈判,在乎过程而不计较结果,彼此的心情都很好,旁观的永历却是叫苦不迭。

谈着谈着,觉得时机成熟,就接着打,边打边谈。1658年(永历十二年,顺治十五年) ,郑成功会同张煌言北伐南京,途中却遭遇台风,悻悻班师而回。

第二年,双方再次会师北上,势如破竹,捷报频传,接连攻克多地,兵困南京。然而,关键时候郑成功又是优柔寡断,患得患失,中了清军的缓兵之计,结果功败垂成,大败而归。两次北伐失败后,郑成功退守厦门,此时永历政权已呈颓败势,清军日趋逼紧,郑成功把目光转向隔海相望的台湾岛。台湾当时正被荷兰所殖民,1661年(永历十五年,顺治十八年),郑成功出兵东征,成功收复台湾。

半年后,逃往缅甸的永历帝被吴三桂俘杀。南明政权顿时又变得群龙无首,张煌言上书鲁王,要求速正大号,登基称帝。可皇帝不是想当就能当,此时南明就剩下郑家军最后这点家当,不经过郑成功点头同意怎么可行?然而,对张煌言的提议,郑成功又是沉默不语,不置可否。不支持就是反对,南明政权终于在永历这里画下一个凄凉的句号。鲁王这辈子注定只能监国,跟皇帝无缘。这是双方的第四次交锋。鲁王输得很彻底,从此远离政治中心,在金门郁郁寡欢;郑成功也没赢,毕竟,永历死后,只剩下鲁王这一正朔,郑成功不认可,就意味自己再次裸奔,尽管过后随意拉了一位姓朱的来滥竽充数,但连永历的年号都懒得改。谁都知道,这不过为俺人耳目,虚供个牌位罢了,当不得真。

1662年(康熙元年,永历十六年),郑成功驻军台湾,正准备挥师南征菲律宾之际,突然病倒了!本来不是什么大病,只是拉肚子而已,没想到几天后竟然不明不白地暴病身亡,死得很诡异。这一年,郑成功年仅39岁,英年早逝,让人扼腕叹惜!郑成功死后,他儿子郑经接管余部。郑成功对明宗室多少还有些场面上的敬意,郑经则连最后的客套虚情都省了,直接撕下面具,下令停止供奉鲁王。可怜的鲁王最后在金门岛上竟然连温饱都成问题,仅有的“番薯”也成了奢侈品。但鲁王的结局绝不是像《明史》所说,被郑成功溺死。因为郑成功死时,鲁王还活得好好的。《明史》这么说,是有意抹黑,挑拨和夸大南明政权的内部矛盾,不足为信。根据前文提及在金门出土的鲁王监国圹志石碑记载,鲁王在郑成功死后半年也死了,系哮喘病发作中痰而死,享年45岁。

两人的恩怨纠葛就此了结!

南明各个政权的皇帝也好,监国也罢,多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被赶鸭子上架。别人之所以拥立他们,不是因为他们自身有多牛,能力有多强,多有号召力,而是各个政权的掌控者都需要他们这些明朝宗室的身份来作为“抗清”的旗帜或者幌子,以抗清组织的增强号召力,维持合法性。因此,弘光、隆武,这些被策立的朱家子孙,说好听的,是皇帝和监国;说不好听的,是花瓶和傀儡。鲁王也不例外,如果不是亡国,他会像他父辈那样,被豢养起来,做一个享尽富贵、无所事事、蹉跎一生的王爷。由于历史机遇,他被推上了政治舞台,就任监国。尽管他有骄奢淫逸、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通病,监国时也有用人不当、听信谗言、优柔寡断的无能君王共病,但不管抗清的道路如何举步维艰,如何艰难曲折,哪怕颠沛流离,哪怕困苦潦倒,哪怕深陷绝境,他都没有放弃,他都熬了过来,百折不挠,矢志不移!弘光、潞王、隆武、绍武、永历五个南明政权相继都灭亡了,他却能坚持到最后。面对清廷的多次劝降,他都是坚决拒绝,不留余地。

在民族大义面前,他是值得尊敬的!

历史教科书中的郑成功是个响当当的民族英雄,为了抗清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赶走了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宝岛台湾。确实没错,郑成功一生英雄豪杰,年纪轻轻就独挡一面,南征北战,纵横四海,为明朝在海外留住了最后一口气息,值得赞赏。不过,这只是历史的一面,真实的郑成功还有鲜为人知的另一面。他“反清”反得不彻底,总想着通过与清廷和谈来获利;“复明”复得不真诚,表面上说尊奉明室,实际上很勉强,常常随随便便拿个“明朝”的标签往自己脸上贴就当作是“复明”。

由于立场不坚定,他总是在大战前夕瞻前顾后,患得患失,畏首畏尾,从来没有不顾一切跟清廷死磕。结果,总是在关键时候掉链子,功败垂成。虽说他与他老爹有本质上的区别,但也不可否认,他骨子里还是继承有他老爹生意人的基因,把反清复明当成生意来经营,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在民族大义面前,他是有欠缺的!

两人出身不同,际遇不同,影响不同,但抗清立场大体相同,只是所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同罢了。为了集团利益,两人之间有一些恩怨纠葛,不足为奇。况且两人之间也没有你死我活的敌我矛盾,这些恩怨纠葛也并非不可调和。两人若能抛开成见,冰释前嫌,少考虑私利,多顾及大局,少一些针锋相对,多一些精诚合作,南明抗清的局面一定大不相同!

可惜,历史不能假设。

两人的是非恩怨都过去了,只留下最后一个汉人王朝苦苦挣扎、让人心酸的背影!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二O一六年六月八哥于东山

参考文献:1、《南明鲁王监国圹志》,1959年金门出土;

2、《明季北略》,(清),计六奇,中华书局,1984年;

3、《南明史》,钱海岳,中华书局;

4、《南明史》,顾诚,光明出版社,2011年;

5、《明史·诸王列传》,张廷玉,中华书局,1974年;

6、《明史讲义》孟森,中华书局,2009年;

7、《南明史略》谢国桢,吉林出版集团责任有限公司,2009年;

8、《南明史1644-1662》(美)司徒琳,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491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856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745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196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073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112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31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15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85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78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56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15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83评论 3 29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98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74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97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97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