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对14年换工作的一次复盘,最近我才想清楚为什么那个时候我坚持换工作,为什么换工作过程中那么人愿意帮我。
为什么要换工作?
换工作的理由千千万,核心一定是关于未来想过的生活。
2014年5月,我想要换工作,核心原因只有一个:当时的工作与我未来的理想画面越来越远。
大学毕业时,我对自己的生活就有个理想画面:我希望在30-35岁,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家,钱可以不多,但够花,父母孩子健康,夫妻恩爱,家庭和乐!这个画面深深的刻在我的脑海里,时刻提醒着我想要的生活的样子。(关于如何设立理想画面,我会单独写一篇文章)
如果要实现它,我起码要有一定的工作地位、一定的经济能力,这需要我在一个领域内长期积累。可当时的工作,我并不乐观,工作的很纠结,我觉得我离那个画面,越来越远。
14年我已经25岁了,还有5年的时间实现我要的生活,时间很紧迫,想到这里,我毅然坚定的换工作!
换什么工作?我能做什么?我的优势是什么?
不断了解自己的过程,让自己对目标工作越来越清晰。
这个是接踵而至的问题,这些问题比为什么换还要让我难回答,一片茫然。
静下来之后,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自我评价:我自己本身是一个外倾的人,性格开朗,喜欢冒险,不然也不会从北京跑到上海念大学,大学期间做学生会、兼职实习、独自出游...我并不是一个安分的女子,充满好奇心,喜欢主动出击。
他人评价:......
我并不知道自己在他人眼中的样子,然后采取了第一个动作:主动勾搭!
我找了三类人来沟通:身边的朋友、职业规划师、面试官
1、身边的朋友
大学毕业后我参加北京很多沙龙活动,通过活动交到了一些朋友,这些朋友有一些共同点:上进爱学习、大部分工作不错、在各自的领域有自己的经验,关键乐于分享。
我开始与他们进行沟通,主要了解两个内容:一是在他们眼中我是怎样的人,他们对我的评价是什么?二是介绍一下他们的行业和工作内容。
然后我会将这些内容记录下来,慢慢能够清楚我在别人眼中的样子,和一些工作的大致内容是什么;摘一段别人对我的评价,这是做2013年年度总结的时候,我问的一个朋友,也被我用来作为换工作时的借鉴了:
媛媛在我印象中是个相对温和开朗的人,整体内敛和外放结合得还是蛮好的,如果从自己修身而言,建议可以开始去试着接触一些需要深度思考的东西,例如哈佛的公正课、历史、经济学和社会制度变迁之类。如果从个人职业定位而言,感觉这个时候如果就让你在一个团队中去冲锋陷阵可能不一定是好事,让你在一个辅助支持型的角色上慢慢去学会该如何冲锋陷阵和挺身而出会更好。
再有就是,你虽然亲切和善,但目前我还没看到你身上有些什么可以去深度打动人的东西,这些东西通常会是一些你的坚持,依靠这些坚持你可以获得别人的赞赏和钦佩。如果将来要自己做事,又或者要有一片自己的天地,我觉得这样的东西必不可少。所以这个问题也许你也可以去思考下。
这些东西像纪元、永锡、小曼他们或多或少都有。
对了,成甲身上这样的东西也很明显。
其实我猜,当你明白自己要坚持的东西都是些什么的时候,也就差不多该找到方向了。:)
通过与朋友的交流,我了解到自己其实不能够深入思考,还没有自己的价值观和判断,专业能力不强,不适合冲锋陷阵,需要积累。
我确定了找工作的第一个原则:踏实积累,这次换一定要做满3年。
还有一些朋友推荐了去做一些性格测试,我也尝试了,做了很多:九型人格、财富原动力、性格色彩、高洛普优势识别器、星座(是的,我也看了。。。。)
通过测试,我也更深入的了解自己的性格和喜好,以及从更大范围来看,与我差不多性格的人都会从事哪些类新和行业的工作,让我有个大致的概念,这个是我通过性格测试得到的两个好处。
到这里我总结了一下自己的性格和我可能适合的领域:性格开朗,喜欢交朋友,我想要从事更多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比如市场活动。
2、职业规划师
专业的事儿找专业的人,职业方向的选择也有专业人才,因此我花钱找了职业规划师,来沟通关于职业发展的问题,通过这次,我了解了毕业以后工作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三年:过度、学习,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过度,适应社会,了解行业和岗位,认知工作;
第二个三年:积累,梳理价值观,这段期间是一个快速成长期,与同事学习,在这期间会培养起自己对工作的看法和价值观;
第三个三年:交换期,拿所需到的内容,施展自己的所学,得到相应的相对高一些的酬劳。
通过跟职业规划师的沟通,他建议我应该选择公司已经5年以上,已经度过危险期,不会轻易倒闭,且在发展中的公司,领导要选择能够带领我,倾听我的人,给予我成长机会的,最好是女性。
通过跟规划师的咨询,我对公司的选择比较清晰,也就是我找工作的第二个原则:平台大一些的公司,部门文化相对较好。
3、面试官
在之前2点进展的同时,我也在不断的投简历,面试,只要跟“市场活动”类相关的工作我都投,而且告诉我周围所有的朋友,我要换工作,请帮我介绍!
那段时间基本上每天都在面试,每次面试,面试官一定会提问几点:自我介绍一下,自己的工作规划是什么,觉得在工作中有什么优势,工作中做过的觉得最好的项目是什么,最差的项目是什么.....
通过不断回答这个问题,我一遍遍的回顾自己的性格、喜好和想要从事的工作,也一遍遍的听面试官介绍工作内容和岗位及薪酬;这些信息是很有价值的,比网上的岗位介绍更加生动,而且本身面试官约面试本来也是认可的表现之一,提升自信心。
然后我会主动问面试官:就您跟我面试交流这些时间,站在您专业的角度,您觉得我的性格是怎样的?适合贵公司什么岗位?
一般面试官都是会回答的,如果回答的不尽人意,基本也可以pass掉这个公司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面试了一家美资猎头公司,面试官是位有着10年猎头经历的老猎头,他给了我一个评价:
你不适合来我们公司,我们公司适合没有奔头,就想有个安稳工作的人,我做了10多年猎头,就我的经验,我觉得你适合去更加有创意和挑战性的行业,你敢想敢做,适合这样的,比如互联网!
他的话确实给我很大的提点,那个时候我才确定了换到互联网行业。
综合我之前的信息,我对自己的工作更加清晰:我喜欢好玩儿的事儿和新鲜感,我希望我的想法能够通过执行得以实现,行业定位于互联网大公司,岗位为市场活动相关,领导是为女性。
然后转投互联网相关的岗位,跟所有的朋友说我要进互联网大公司,求工作。进360就是朋友介绍的。
进这家公司的面试,与别家的有何不同?
了解自己,清晰目标工作,面试的时候会更自然、更自信,无形中提升了命中率
我来360面试的时候,面试官是就是以后我的上级,是一个特别热情的姐姐;下楼接我,说话轻声细语的,进电梯的时候,看到她的头发没扎好,没忍住,说了句:头发有股没扎上去。
对方特别可爱的说,没扎好,好不好意思!赶紧把头发扎了一遍,我立马就放松了。面试过程也特别的自然、放松。后来我跟这姐姐聊,我问:你怎么决定招我进来的?她说:你当时说了一句话,“做完事儿,周围人都很开心,我觉得是件特别幸福的事儿”。
就冲这句我进来了,后来一想,不就是因为自己性格开朗、亲和,对人真诚么,这个跟朋友对我的评价基本一致!
现在回过头来看,不断的找,不断的思考,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方向去面试,明确自己的喜好,明细自己的目标,自然会提高找到合适岗位的命中概率。
总结
换工作时思考清楚为什么要换,核心原因一定是跟未来自己所期望的生活相关
通过一切方法了解自己、客观评价自己、认识自己,清晰自己的优势
通过面试和朋友的沟通,不断了解行业、岗位和公司,逐步确定自己适合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