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字半边难。鞋字也半边佳呀
香港回归20周年,原来转眼已流转二十载。香港这个特殊的城市,当年以独树一帜的文化风向标感染着全亚洲的轻狂少年。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文化产业蒸蒸日上,这片寸土寸金的绚丽热土诞生无数影视经典,可窥见当时都市的繁华兴盛。
但六十年代的香港是怎样的景象呢?这段历史似乎很模糊,若不经意间向老港人提起,他们又会回忆起什么呢?脑洞开大了,不过这是我看完《岁月神偷》后脑中的蹦出的一些怪咖念头。
《岁月神偷》真实再现上世纪六十年代香港永利巷的居民生活,影片开头从头戴金鱼缸的小主角罗进二(以下简称罗二)的视角,透过玻璃看周边的事物,车水马龙,人声鼎沸。
接下来罗二一家悉数登场,罗家卖鞋为生,罗爸寡言少语做得一手好鞋,罗妈口齿伶俐上下张罗店铺生意,罗二整日调皮玩闹爱顺走小物件,老大罗一(简称)德智体美样样行,是这个家甚至整条街巷人眼中的希望。片子前半段描绘平凡温馨的生活,在屏幕前可以感受到浓浓的人间烟火气息。
一段吃饭的戏份,罗妈一声“开饭”,孩子们搬桌椅,镜头对准桌上的粗茶淡饭,整条街居民们露天吃饭的场景徐徐展开。大伙儿唠嗑、将自家饭菜端给他家尝,小孩流连于各家的饭桌,大人聊着别家的乖孩子。
罗家的大儿子罗一是故事的主线,前半段中,他是意气奋发的阳光少年,暗恋着那位同校女孩。故事的转折从他来女孩家做客,发现彼此家庭背景悬殊开始。这时他莫名失落,学习成绩急剧下滑,沉默的罗爸终于爆发当着全巷人的面数落他,这一幕在千千万万工薪阶层的家庭中发生过,中国的普通家庭父母们多希望读书可以改变孩子的命运。
无奈女孩注定要离开香港,罗一除了不舍也只好送别。后半部分,罗一患血癌,父母四处求医,远赴北京救治仍无济于事。天价的医药费,让本就风雨飘摇的家显得更为捉襟见肘,孩子的生死牵动整个家庭的喜怒哀乐,乐观的罗妈不禁暗地落泪,罗爸的眼神透着欲说还休的重负。
但这家人并没有倒下,罗妈常说“做人嘛,总要信”,罗爸说“做人,最要紧的是保住个顶”。所以当台风疯狂刮扫这个家时,他们拼死护住屋顶。
此片段中的一个细节,红色收音机,昏暗压抑的天色狂怒的暴风雨更衬得红色收音机的明丽。最终收音机被无情吹走,和煦的电台歌声戛然而止,将观众一下子抓回现实,这场风灾正吞噬着这个家。一抹红色的消亡暗示这家人接下来的路并不好走。
可那又怎样?世界以痛吻我,我仍报之以歌。“一步难,一步佳,难一步,佳一步。”穿着罗爸为自己做的皮鞋,罗妈边走边回眸,对罗爸微微笑着,此刻吴君如(罗妈扮演者)真的很美。异常艰苦的岁月,夫妻俩依旧保持属于二人的小甜蜜。
罗爸捧出如至宝般的女式皮鞋招呼罗妈坐下,用鞋匠的专业口吻对罗妈说“小羊皮,薄皮底,双层加厚,暗脚线。还有,看到了吗,两朵花,花中特意镂空,给你两个鸡眼透气呀。”两人相互扶持走过的岁月怎会被神偷,岁月会偷走时间的形式,偷不走时间的内容,他们早就把福祸相依的情分印烙于心啦。
罗一去世后,罗二把钟意的物件丢进大海,希望如婆婆所言能与哥哥重逢,这似乎是向这段岁月告别,我们都将带着梦想启程,罗二带着罗一的梦慢慢长大。
与其说这是一个家庭的故事,不如说是导演兼编剧罗启锐眼中六十年代的香港。港英政府统治下的社会,港人需处处看洋人的脸色,此时的内地也风起云涌,以童年时代为背景的罗启锐的半自传体散文集《岁月神偷》是电影的雏形。他把自身经历融进情节,融进细节,确实为观众打开了一扇了解早期香港底层人民生活百态的百叶窗。
(李治廷的粤语原声很软萌,吴君如与任达华的精湛演技实在引人入胜!)电影的英文名:echoes of the rainbow(彩虹的回声),给人一种跨越千难万险,不忘初心的希望。中文取名岁月神偷,以纵向维度拟人化的回味人人走过的时光之路,格外能引起共鸣。
电影催泪,泪点低的宝宝们备好纸巾~~
http://www.jianshu.com/p/c74b5b535ee8 《联合征文:我的香港记忆-写出你心中那个独特的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