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一周 阅读记录
1. FOMO症状
所谓的FOMO症状,fear of missing out,指的是你种害怕错过的情绪,譬如说刷朋友圈,尤其是你不刷,别人刷了,别人就可能超过你,这种竞争思维就加剧了 FOMO 情绪。
2. 不要在晚上做任何决定
亦舒说过,「不要在晚上做出任何决定」。别说做决定,连心事都别想。我发现同一件事,晚上思考很容易钻牛角尖,越想越难受,并做出八成后悔的决定;而清晨醒来,顿觉事情根本没那么糟糕,做出的选择积极有建设性多了。我的经验是,白天保持高效、坚持运动,晚十点后远离让我兴奋的书籍和对话,减缓大脑运转速度,这样更容易头碰枕头就睡着。有什么疑惑白天去问当事人,有什么担忧白天去全力以赴,紧凑充实的白天更利于睡眠质量的提升。
3. 如何读过人生的低潮期
曾有个读者问毕淑敏,如何度过人生的低潮期。毕淑敏的回答中我最记得其中一句,「好好睡觉,像一只冬眠的熊」。
4. 穷人思维
「穷人思维」的特点是量入为出,「富人思维」特点是目标导向。譬如买学区房,很多人从一开始就陷入了「穷人思维」——不去思考学区房是不是一个必须而且合理的目标,而是首先考虑自己的钱够不够。
5. 创意是艰苦卓绝工作的产物
《李翔商业内参》曾经引用过心理学大师希斯赞特米哈伊的一个洞察。希斯赞特米哈伊说,人类对创意存在一个很大的误解,人们认为创意是不经意来临的、因此是无法掌控的随机事件,而创意工作者的工作习惯往往也都是很不羁的;但,事实的真相是,创意往往是艰苦卓绝的工作的产物,很多创意大师也都遵循着看似极为刻板的工作习惯,都是自我管理的大师。
6. 德国人的严谨
德国人做科研、发表论文也是有了名的严谨。我和同事过去在学术界时经常和德国的科学家们合作和交换研究成果。我们发现,他们写论文会把一个大实验中每一步细节产生的中间结果都写出来,而大部分国家的科学家只是报告主要的结果。
7. “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把一个人认为自己“应得的”那些东西,叫做“保健因素”。而如果你给一个人一样东西,他喜出望外,说“太好了”,那这东西,就叫做“激励因素”。赫兹伯格在1959年提出了著名的“双因素理论”:人不会因为得到“保健因素”而满意,只会因为得不到而不满;相反,没有“激励因素”没关系,但如果有了,会备受激励。
8. 不要处于中间状态
所以,我现在有的成绩,其实只是用比别人多的努力换来的而已。当然,也有很多“有钱人”会利用假期来放松。不过他们一定不会患得患失。要休息就要休息好,不然时间就相当于被浪费了。总之,要工作就拼命工作,要放松就拼命放松,不让自己处于中间状态。
9. 财富是能力的外在体现
不要因为看见别人的财富,就感到不舒服。要知道那只是内在差距的外在体现而已。你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把这种差距磨平。
10. 苦劳是价值不大的付出
功劳与苦劳。我们常听说,“我虽然没有功劳,但是我也有苦劳。”大部分人,可能只关注自己的付出,但并不关心付出的效果。但作为管理者,我们要清楚,我们应该为苦劳鼓掌,但是为功劳付钱。
11. 不能改变人的知识就是无用的知识
不能改变你的知识,某种程度上就是无用的。即便我说的再好,你不做也永远没有用。所以每天除了只字不差地阅读之外,从今天就开始一点一点付诸实践吧。
12. 你是不是本末倒置的分析家
分析别人的成功经验固然很重要,但过于热衷于此事显然就是“本末倒置”。如果你仔细观察,我们身边从来不缺少这种“分析家”。无论你提起任何国内国际的大事,他们都能滔滔不绝地说出一大堆理论。但如果你去看他们有何成就,多半都会发现他们并没有与自己的“分析能力”相匹配的成绩。一个人是否真的相信自己的“分析能力”,其实只取决于他是否真的去行动。我觉得没有人会在自认为大概率的成功机会面前,驻足不定犹豫不前的。
13. 好东西只会留给行动的人
好东西谁都想要,这一点无可厚非。但好东西的总量毕竟有限,最终谁能得到取决于:谁真的想要。这个世界如何判断“真正想要的人”呢?答案是:看这个人的行动。那些只是说说而不行动,或者给别人“指点江山”的人,并不是不想要,只是他们的欲望没有那么强烈。反观那些听到了就去思考,思考完了就去行动的人,他们才是真正想要,并且不得到就不罢休的人。那在这么一场“有限资源”的争夺战中,当然是更有求胜欲望的人获胜。所以如果你只是想想而没有行动,即便错过了,也不值得惋惜。
14. 未来的生意
未来有两种生意的价值变得越来越大。要么帮用户省时间,要么帮他们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15. 母爱算法和父爱算法
用户要什么你就给什么,甚至他们没说出来你就猜到了。这叫母爱算法。这个市场上还有一种父爱算法:告诉用户,放下你手里的烂东西,我告诉你一个好东西,跟我来。
16. 大脑的延伸
过去的技术,无一例外都是人类的延伸。弓箭是手臂的延伸,车轮是腿脚的延伸,电视电话是耳目的延伸,互联网是我们大脑的延伸。
17. 不要做伸手党
如何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不做伸手党。更通俗的说法就是,能够通过搜索引擎解决的问题,就绝不开口向别人询问。这是一种输出倒逼输入的方式,只要你放弃做伸手党,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分析能力马上就会提高。这就相当于你突然丢弃了拐杖,虽然开始的时候步履蹒跚,但渐渐你就能够适应不拄拐的日子,并且能够越走越顺。所以从今天开始,放弃做伸手党,开始磨练自己的分析能力吧。
18. 放弃后悔,把握现在
至于我自己,其实也跟大家差不多。没有读过什么好大学,也没有认认真真地在校园里打磨某个技能。我甚至一出校门就抛弃了原来所学的专业。现在想起来多少有一点后悔,不过那也只是一时的想法而已,我很快就意识到了这种后悔的无意义。知道又怎样?关键是把现在过好。人们总说“失去了才知道珍惜”,但他们珍惜的往往是失去的东西。对于现有的,依然采取无视的态度。那就只能不停地重复“失去”和“珍惜”的恶性循环。所以与其后悔当时没抓住机会,不如让未来的自己不后悔,好好把握现在的机会,这才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