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文章《不敢再说嘱咐 只是默默祝福》,这是一位父亲在女儿成人礼仪式上的致辞。暂且不说这篇文章的文笔如何优美,仅从题目上,就浓浓地感受到了一位父亲对女儿那种特别的情感,既有“吾家小女初长成”转眼成人的欣喜,又有唯恐遭到青春期女儿“反击”的小心翼翼。整篇文章写满了对青春期女儿无处安放的爱。
青春期孩子到底有哪些特征?作为家长的你又对此了解多少呢?
你是否觉得从小听话懂事的孩子一夜间变得不可捉摸,和自己有了距离感,有了小秘密,很多话不和自己说?对于你的百般嘱咐要么随便应付当耳旁风,要么置之不理,仍然我行我素?更多的表现则是大发脾气,直接来一句“别管我”?你会纳闷,小学时的那个乖巧、懂事,时时刻刻黏着父母亲的孩子怎么不见了?
其实,是孩子开始长大了,“叛逆”便是成长的象征。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有了自己的主见,对现实世界有了一定的是非辨别能力,对于家长过去对自己的观念影响产生了质疑,因此不愿再受家长的控制。当孩子不再像小时候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时,便成为了家长们眼中的“叛逆”孩子。
对于青春期,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相处起来更融洽呢?我个人认为,要尽量避免和孩子说这三句话。
“都是为你好”
在最近播出的电视剧《小欢喜》中,乔英子酷爱天文学,她的理想就是考上南大天文系,将来飞上宇宙,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她的妈妈宋倩本着“为你好”的态度,无视女儿的苦苦哀求,非让女儿填报自己中意的清华大学冬令营,逼迫女儿放弃了填报南大冬令营机会,致使乔英子患上抑郁症,差点跳江自杀。
这样的“为你好”真是为孩子好吗?看过这段故事情节的家长可能会有一些反思,但在生活中,自己是不是无意中充当了宋倩的角色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家长不能把自己的理想强加到孩子身上。谁又能保证自己为孩子选择的道路就一定是正确的,经得起未来社会发展检验的。在我们身边,我们的家长总是不和孩子商量,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方式去为孩子牺牲,为孩子放弃自己的工作去陪读,一日三餐按时准备好,叫起床,管接送等,把生活的意义全部押在了孩子身上。苦孩子所苦,乐孩子所乐,当孩子提出任何不同意见时,家长一句“我都是为你好”便把孩子心里想说的话堵了回去,最终的结果便是给一部分孩子加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让孩子觉得不遂父母心愿便对不起家长,考上便罢,考不上难以承受重压,不得已便选择极端做法,让父母终身抱憾。这种事例在每年高考季的新闻中屡见不鲜。
而另一类孩子的结果与之相反,完全对家长的“为你好”不领情,对家长的做法一概敌视,专门去与家长唱反调,不管家长的话是否符合自己意愿,一律做出与之完全相反的反应。曾经最亲密的母子或父子关系变得剑拔弩张,家庭气氛硝烟弥漫。家长对此现状感到无奈、沮丧,束手无策,想到自己曾经的忘我付出,再看看现在的“逆子”,真是万念俱灰,完全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
与之相比,反而是适度给孩子空间,多尊重孩子真实想法的家长更容易走进孩子的内心。与其粗暴式地直接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说“这都是为你好”,不如听听孩子的想法,了解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如果孩子的想法家长认为太过幼稚,不如引导孩子多去了解相关的知识,让他自己否定原先的想法。如果孩子的想法有一定的道理,家长完全可以鼓励他去做,让孩子感到自己有选择权和主动权,体会到家长的“为你好”是他真正需要的好。上面提到的另一类孩子的叛逆行为便是选择权和主动权丧失后的反应。
“要听话”
“听话,乖”,“人家孩子能考上清华还不是因为听话?”,这些话对于孩子和家长都不陌生,每个人的成长都听过类似的话。显然,“听话”就等于“好孩子”的理念从小就在我们脑海中扎根,大多父母都认同这样的观点。诚然,在心智发育还没有成型的儿童期,家长、老师都承担着培养教育孩子的责任,要求孩子听家长和老师的话无可厚非,但是当孩子的独立人格逐渐形成的青春期来临时,你仍然还希望孩子时时处处听你的话,就有些强孩子所难了。青春期孩子的其中一个表现是独立自主意识增强,如果父母总想在精神和行为上约束控制孩子,让孩子听自己的,将会导致孩子的反抗。青春期孩子希望成人将其视为独立的社会成员,父母如果一味地把孩子置于“孩子”的地位,予以保护、支配和控制,也将导致孩子反抗。青春期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大小事情方面已经具有自己的观点,而家长和老师如果将成人的观点强加给孩子,会遭至观念上的对抗。从另一个意义上来说,“不听话”反而是一件好事,是孩子独立意识形成的开始,也是成人的标志。试想,一个时时处处都需要听家长意见,没有独立思想的孩子如果将来走上社会,作为家长的你会放心吗?他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吗?如果家长的“听话”教育成功的话,我们的孩子是否会成为“妈宝男”或“妈宝女”,是否会沦为折翼的“天使”?
“别人家的孩子”
这句话是最戳人心的。无论哪个阶段的孩子最痛恨的都是家长拿别人家的孩子来和自己比,更不用说青春期的孩子了。
我的一个闺蜜和我谈到他的儿子时说,她的儿子从小就很调皮捣蛋,在家里待不住,她尝试了各种方法想改变孩子都无济于事,于是经常拿儿子和楼上邻居家的儿子比,说人家成绩如何好,周末都不出门,待在家里学习等。孩子小时候也不反驳,没想到前段时间,她再次说起这个“别人家的孩子”时,他的儿子勃然大怒,反问道,“你总是拿别人家的孩子和我比较,人家有多么优秀,你怎么不拿别人的父母和你们自己比较?你就没想过人家家长的基因就比你们俩好?”“人家的父母为什么事业成功?你们俩为什么就这么平庸?是我不让你们成功吗?你们都没有做到的优秀凭什么让我做到?”孩子的连续几个反问句把我的朋友气得火冒三丈,最后的结果是一家三口吵成一堆,儿子摔门而去,丈夫出去追孩子,朋友揣着担心在家里抹眼泪。
父母爱拿“别人家的孩子”来比较,目的是为了给孩子一个奋斗和努力的目标。但事实上,这样做不仅难以起到激励的作用,反而影响到了孩子对家长的信任度,甚至让孩子感到家长对他的爱是有条件的,误认为达不到家长给的目标,家长就会不爱他,就会放弃他们,这严重违背了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爱的初衷。试想,当孩子真正失败时,家长会放弃孩子吗?很显然不是。我们只不过想让孩子的未来过得更好而已。家长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我们何不多让孩子和他过去的自己比,看到自己的进步,建立一些面对现实世界的自信心,何必用“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给孩子留下终生难以抹去的心理阴影,毁坏和作为父母亲的自己之间的亲密关系。
青春期的孩子处在特定的时期。他们的心理是非常脆弱敏感的,情绪波动比较大。虽然在精神方面强烈要求独立,但在面对一些现实问题时,也会茫然,依然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支持和保护,想借助父母的力量来帮助自己建立完整的人格。家长在这时一定要跟上孩子心理成长的脚步,和孩子共同努力,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倾听,少一些“教育”;多一些商量,少一些“做主”。把孩子当作成人看待,放低姿态,做平等交流,尊重他、信任他、理解他。要谨言慎行,规范自己的行为,用实际行动去影响孩子形成正确的三观。当自己做错事时,也要和孩子说“对不起”,及时改正,这样才能消除父母与孩子间的隔阂,重建亲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