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为什么不敢在孩子面前哭?
很多妈妈,估计都有躲着孩子偷偷抹泪的经历。我也一样,在过去的三年中,趁孩子睡着,我躲到马桶上哭过;也跑到外面的咖啡店哭过。
为什么不敢在孩子面前放开哭?
首先,妈妈们担心吓着孩子。
其实,我也一度认为,不能在孩子面前哭泣,再大的悲伤也得憋住,不然会吓着他。
这样的想法,源于我儿时的体验。孩提时,每当看到妈妈哭泣,便有一种天塌下来的感觉,毫不夸张,天塌下来一样。
在孩子心里,父母强大、无所不能,能让他们哭泣的,一定是很大的坎儿。
不敢哭的另一原因就是,认为在孩子面前哭泣是懦弱的表现。我们有“男儿有泪不轻弹”传统文化。经常有父母痛斥孩子,尤其是儿子:“不准哭!”
甚至,在农村有个残忍的做法,孩子如果张嘴哭,父母抓起一把盐塞到孩子嘴里,这种粗鲁的干预确实有效,孩子再也不敢畅快地哭泣。
总之,我们儿时不准哭,长大后当了父母,不敢哭,当然,也无法平静面对孩子的哭泣。尽管我足够耐心,但面对儿子的哭泣,有时就会没来由的烦躁抓狂,甚至也会呵斥他,就像一种应急反应。
这种情绪的背后,有传统文化的影子,即我们无法坦然接受自己的悲伤和失落,无法科学看待哭泣。
2.被忽略的常识:压抑哭泣有违“人性”
前阵子,遇到一件极度悲伤的事,我痛哭过几次。不过,仍是躲着儿子哭。
那几天,痛苦令我陷入深深的无力感,根本无法陪伴孩子。强打精神,强颜欢笑是件很伤己也伤人的事情。儿子似乎感知到我的情绪,格外粘我,缺乏安全感。
这几天,我不禁思考,真的不能在孩子面前哭吗?
上天给了我们泪腺,就是用来哭泣的。哭泣是表达悲伤,喜怒哀乐是人的正常情绪,我们为什么要在孩子面前压制这一正常反应呢?
说压制哭泣有违“人道”并不为过。事实上,有研究表明,很多疾病源于情绪的“郁结”,没有及时释放悲伤等负面情绪。而且,压制负面情绪,将导致愤怒和暴力等。
3.“正确”的哭泣吓不着孩子
再看妈妈们的那两点顾虑,认真剖析下,也无法成立。
“怕吓着孩子”?其实,正确的哭泣吓不着孩子。
孩子对父母的痛哭感到恐惧,主要是因为他们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人对未知有着本能的恐惧。
如果你告诉孩子:妈妈我刚接到了一个电话,一个最好的朋友生病了,我很难过,想用哭泣释放我的悲伤。同时,告诉孩子,悲伤如同快乐一样,是人的正常情绪,它会来也会走。
孩子知道了前因后果,自然就不会害怕。
“怕在孩子表现懦弱”?人不是钢,本来就有懦弱的一面。事事逞强的父母,成就一个事事逞强的孩子,不是什么好事。
其实,即便不当着孩子面哭,你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孩子是察言观色的好手,他能敏感地捕捉到你掩饰和压抑的情绪。
很可能,孩子仅仅在墙上涂画一下,就成为你情绪失控的导火索。如果是这样,孩子才真的感到莫名其妙和恐惧。
4.家长流畅地表达悲伤有利孩子身心成长
当我们正常、理性表达我们的悲伤时,孩子从中会受益更多。
孩子可学会尊重内心感受,真实表达自己。当家里的每个成员都能诚实地表达自己,他便能感觉到“家是安全的”,他也愿意表达自己的感受。
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才会变得更加开朗与乐观,而不是成为“闷葫芦”。有研究证明,70%疾病和情绪压抑有关,此外,压抑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培养。
孩子可学到同理心,提升情商。同理心是情商的重要体现。只有当父母接纳并善待自己的悲伤等负面情绪,孩子才能正确看待并体谅(而不是回避)各种负面情绪,他才能体会、尊重别人的悲伤,并产生同情。
孩子从中可以学到责任,成为暖男(女)。当你哭泣时,孩子的爸爸给你一个拥抱。将来,孩子面对朋友或恋人的哭泣,他也会抚慰对方,而不是烦躁地躲避甚至呵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