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在简书想记一点零零碎碎的东西,结果一看我次奥,都是工作上留下的想法。显得我这个人生活狠无趣。
这是题外话。
重点是要说,我昨天面的一个试。
昨天面了一个能力和思路上我都非常欣赏,但到最后也没有要他的小朋友。原因狠简单,是觉得三观不合。
这个小朋友之前在一个有名的视频媒体公司工作,来面的是编辑(编辑在我们公司是我自己来面,按理是不应该的)。
小朋友说了几件让我觉得狠有意思的事情:比方他在大学的时候做了一个公众号,1个多月的时间里积累了1万多人;卖自己同学设计的文化衫,49块一件卖了300多件。这两件事都让我眼前一亮。因为看这篇文章的同学们你要知道,要是以商业公司来看这些数据,几乎都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以学生在学校做的一个小项目来看这件事,它是非常厉害的。
首先你看,他有爆发性的增长(从无到有);其次是他有能力调动他的用户,做“他想让他们做的事情”。 就像文化衫这么小的商品,对以学生为主的客群来说,毕竟是真金白银掏出的钱,且还不是生活必须品。
于是我问他,能不能分析一下是哪些人,为什么会买你的文化衫。他回答我说,在校生占一半,毕业的校友同学也占接近一半。为什么呢?他说,因为我在商品上强调了“母校情结”。
我们先不考证数据和事情的真伪,只看他思路本身。你看他是一个懂用户需求点,并且会运用这些需求点的人。这就是我们说的,“运营感觉好”。
于是我接着问,那么你觉得,为什么你的同学们会关注这个公众号呢?
他回答我说,是因为我和学校,以及学校学生会搞得公号不一样,我想“为同学们发声”。
什么叫为同学们发声呢?他给我举了个例子:
说,某次学校出台了一个政策,就是门禁。大致是说,之前学校出了什么什么安全问题,所以校方规定,学生必须几点几点回宿舍,否则怎么怎么样之类。云云。
然后就有一群同学找到他,说学校这个政策太傻 X 了!限制我们的自由,不方便我们什么什么的,云云。希望他在公号上,“为同学们发声”。
于是他就发了一个文章,代表同学们大声疾呼,“谴责”学校的傻 X 政策。
据说文章发出后,立刻得到了学生们的广泛支持和响应。学校 XX 委甚至专门跑来找他要求删掉文章。
到这里我忍不住提了一个问题:
你说“为同学们发声”,你要发的声,究竟是“我们同学不要门禁!”,还是,“我们同学该不该要门禁?”
他想了想回答我说,我选的是,我们同学不要门禁。为什么呢?
“因为你要发声,就一定要站一边。不能站在中立方,否则就没有人会支持你。
我占同学这一边,因为这就是他们要说的话,我把它说出来了,我就可以占有他们的流量。”
你看对不对?清晰的运营思路。
于是我就问出了我认为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当你占有他们关注的流量以后,你最终是要做什么?
“最终就是要为同学们发声啊!”他是这样回答我的。
“可是,你替同学们发声,从过程上来看,显然只是 手段而不是你的目的。我想问的是你最终的目的是什么?”
他最终是这样回答我的:
“为同学们发声,就是让他们觉得我在替他们说话。他们就会信赖我,支持我。
这样我就占有了流量啊,我就可以顺利地接广告啊,卖文化衫啊。
我觉得就是因为同学们信任我,我的那个文化衫才会卖得这么好。”
聊到这里,我觉得差不多可以结束这个面试了。
说实话,我非常欣赏这位同学几乎天生的运营思路和运营手段。甚至我狠希望我们公司的同学们,能够认真地跟他学习一下这种实实在在的运营操作手段。
但同时,我也确定地选择了,不会招入这位同学。
我个人固执的观念是,一个人有什么样的能力,也就必须清楚自己做事的边界会在哪里。
凡事未必有对错。非常可惜。
汪撕葱
201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