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安克的故事,触动了自己的每一个敏感点。自由,归属感,生活的意义,改变,面对坏的东西,教育。
关于卢安克
他的力量
他让你呆坐在夜里,想"我现在过的这是什么样的生活"。
老范写:“从世俗的意义上说,没用,没效果,不可效仿也不可推广。他做的事情很可能无踪无影,悄默声息地就被吞没在中国茫茫的现实中,但他的存在本身,有一种令人内心惶然震颤的力量。”
曾经有过无数次,在被自身弱点挟持的时候,我挣扎着想以“卢安克会怎么做”来脱身。改善常常是不可能的。但多多少少,因为他的存在,我体会到了一些从没想过、未曾明白的东西——把自我交付出去,从此就活在命运之中的必然与自由。
为什么来中国
1990年,他来到中国,想要留下来。他没有对这个国家的狂热辞句。只说:“德国一切都完成了,中国才刚刚开始。”
命运关系
他笑了一下,脸上纹路很稠,说:“我把命交给他们了,不管他们怎么对待我,我都要承受了。”
“有很多其他的人被学生吸引到这里,但他们都没有留下来。为什么呢?他不可能留下来,是因为他与当地之间没有了命运关系。”
以后怎么办
我问过他:“他们会长大,他们会离开这个学校,离开你。”
他说:”当然,都会过去。“
“那你怎么办呢?”
“没有考虑以后的,不考虑那么多。我考虑那么多,活的太累了,反正我这一辈子要做的事情,我觉得我已经做了。如果我现在死去也值得,没什么遗憾。”
这理解他的人是他的学生。学生说过:“如果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家,他家人就是他的后代;如果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学生,学生就是他的后代;如果一个人为了人类的发展,那么人类就是他的后代。”
关于教育
教育——因地制宜
每个地方给学生带来不同的生活,不同的影响,所以他们需要的教育也不一样。
教育——找到自己需要才能和力量
卢安克说:“我的学生要找到自己生活的路。可是什么是他们的路,我不可能知道。我想给他们的是走这条路所需要的才能和力量。”
教育——教育是什么
教育就是两个人之间发生的事,不管是故意还是不故意。
板烈那场最后的采访,是在山间高处一片梯田里的水泥储水台上,开始之前下了雨,幸好土地里有一把破旧的大遮阳伞,是前几天收麦子的农民留下来,卢安克把它张了起来。足够我们几个、加五六个小孩子、还有一个看热闹的老农民容身。小罗站在我身边,帮我拿着本子,两手抱在胸前。雨下了好一会儿,从伞檐上穿了线,山明一会儿,暗一会儿。大家紧靠着,面向各方自看暴雨里青绿的田野,很久,有一点金光,从东山破过来,乌青的云滚动奔跑,相互推移,雨就要过去了。
就是此时的感受。让我想起哲学家雅思贝尔斯的一句话,在这期叫《告别卢安克》的节目结尾我说,教育是人与人之间也是自己与自己之间发生的事,他永不停止。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只要这样的传递和唤醒不停止,我们就不会告别卢安克。
关于自由
自由——无用和自由
“这样我就变成了一个没用的人。”他说,“这样我就自由了。”
自由——物质和自由
我问他:“你不喜欢物质吗?”
“不是不喜欢物质,我喜欢自由。”
自由——保障和自由
“现代社会人的追求就是想要有保障。对一切的保障。如果出现任何意外,人们马上就要找一个负责人,让上级负责。上级就很紧张,怕出事,所以要管好一切,不允许任何意外发生。反过来说,我们为什么要提那么多要求,偏偏这些要求给我们带来的是不自由。”
自由——不害怕自由
我问过卢安克: "你会引起人们的疑问,他们对原有的标准可能不加思考, 现在会想这个是对还是错,可是很多时候提出问题是危险的。"
"如果怕自由,那就危险。自由是一种站不稳的状态。"
"从哪儿去找到不害怕的力量?"
"我觉得如果只有物质,那只有害怕,如果有比物质更重要的事情, 就不用害怕了。"
自由——如何获得自由
他认为人的内在毫无神秘可言。"破坏和脱离精神依赖并得到独立意识的手段就是相信自然科学。人们只有相信科学才能独立思考,才能在精神方面获得自由。"
这过程意味着人人可得。
自由——什么是自由
他在这次采访中下过一个定义: "脑子里没有障碍才是自由。"
关于归属感
归属——归属感缺乏
打工的孩子往往会加入帮派,卢安克,这是一种归属的需要。他在信中提到一个在非洲塞拉利昂参加内战的12岁小孩,杀了很多人,为了避免受不了的感觉,他天天吸毒。后来这个孩子在联合国的会议上解释:“我们加入部队的原因是,我们找不到可以吃的,失去了自己的家。但同时盼望着安全,盼望着自己属于什么,在这个所有归属都垮下来的时代。”
他说这跟留守儿童的情况是相似的,只不过极端得多,夸张得多,“中国的社会没有那样的背景情况,但中国的留守儿童将来也会成为一个失去控制的因素,除非我们能给他们带来归属感。”
这也是当下的中国人最强烈的感受。这样一个快速变化的时期,传统的家族、集体断了,新的又没有建立起来,空虚只会导致消费和破坏。
归属——什么是真正的归属
只有当人们能感到创建自己世界的满足,不会与别人去比较,不会因为钱,因为外界的压力感到被抛弃,这才是真正的归属。
归属——如何获得归属(创作和归属)
“跟他沟通没有用,跟他一起行动有用。创作就是这个道理,一起做某一件事,自然就融合在一起了。”
我知道了他为什么要写信给我,在离开之前他要交托。于人,留下一样东西来代替他:“创作可以成为他们的权威,可以给他们归属。”
创作在卢安克不是手段,就是归属本身。因为青春期的孩子是通过行动得到感受,从感受中才慢慢反思,反思又再指导行动的。所以他说,说话是没有用的,让他们一起进入,共同完成那个“强大的人不是征服什么,而是能承受什么”的故事,感受会像淋雨一样浸透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里缓缓滋养。
生活的意义
生活的意义——使命和希望
他说:“我也不知道我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为了什么,有什么使命。这个只能是慢慢摸索的,所以只能慢慢看有什么结果,也许过了几年我明白,为什么要这样。
“你想检验自己?”
他好像触动了一下,说对。
我说,那你害怕那些对你有期待的人会失望吗?
他说:“把希望放在别人的身上是虚拟的,所以无用。如果自己不去做,那就不会有希望。”
生活的意义——弱点与时间
背地里我问他:“我怎么老没办法改善我的弱点?”
他说:“如果那么容易的话。还要这么漫长的人生干什么呢?”
生活的意义——如何正确生活
我也没有什么困惑要向他请教。他一再说。“很多人需要我告诉他们一个怎样才正确的生活。但我真的没有办法告诉他们。假如我知道那么多,这些积累的知识也只会阻碍我的行为。如果一个老师不理睬自己的感受,仅仅根据知识去做,这会让学生感到虚假。怎么会有对和错的事呢?根据自己的感受去做,这就是对的吧。”
他写过,“感受”不是欲望和情绪。没有“要达到什么的动机”,只是“诚实和持续不断的对事物平静观察”。卢安克要的不是别人按他的方式生活,恰恰是要让人从“非人”的社会经验里解放出来,成为独立的自己。人们不需要在他那里寻找超我,只需要不去阻止自己身上饱含的人性。
生活的意义——听到自己的心
“ 没有任何期待和面子的人生最美好和自由的。因为这样,人才能听到自己的心。”
关于“坏”的东西
“坏”的东西——如何克服被看到的恐惧
柴静:因为我最大的恐惧就是跟别人不一样。我会被挑出来站在什么地方。大家说,看,她跟我们不一样,怎么才能克服这种恐惧?
卢安克:以前我不想见记者。不想给别人看到我做的事情。后来,我看到曼德拉说的一句话。他说,如果因为怕别人看到就不做自己觉得该做的事情,把它隐藏起来,那就等于说谁都不能做这个事情。如果自己把它做出来并让人别人看到,那就等于说谁都可以这样做。然后很多人都会这样去做。因为这句话我才考虑接受你们的采访。
“坏”的东西——失败和暂停
事后他写:“这些事情全都失败了,失败的非常严重。但假如我当时就成功,不成熟的事情就会变得很大。而我自己就会变成我不喜欢的那种人。命运通过失败指出应该走的路。”
卢安克说:“文明,就是停下来想一想自己在做什么。”
“我觉得不是退,是一步步接近我喜欢的地方。”
“坏”的东西——如何理解别人的坏行为
他说:“有的人他没有承受能力,别人骂他,或者对待他不好,他承受不了,所以他必须反应。本来不想打人,但因为受不了就必须打人。他控制不了自己,就是心里不自由。”
“坏”的东西——崇拜
他写过:“我最害怕的是崇拜者,因为崇拜基于的往往是幻想,崇拜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失望。”
“坏”的东西——需要发生
中国人感情很强,以前都是凭感情决定事情,缺点真的很严重了。需要标准化把它平衡。
坏事情也需要发生,如果没有坏事情,我们会意识到什么造成坏事情吗?但它肯定有一天要过去的。
关于改变
改变——渠道与公平
“城市人好像不太愿意承受各种事实,就想出各种改变事实的手段。但我都不愿意走那种非常规渠道,因为这样的渠道和手段才让我们的社会变得不公平。”
改变——目的与虚无
在采访他的时候,他说过:“如果想改变中国的现状,然后带着这个目的,做我做的事情,那我不用做了。幸好我不是这样的,我不想改变,我没有这个压力。”
我当时一惊,担心他陷入虚无:“如果不是为了改变,那我们做什么?”
“当然会发生改变,改变自会发生,但这不是我的目的,也不是我的责任,不是压在我肩膀上的。”
"改变不是目的?"我喃喃自语。
"它压着太重了,也做不到。"他说,"但你不这么想的时候,它会自己发生。"
改变——不去改变,我们做什么
"你知道还会有一种危险是,当我们彻底的理解了现实的合理性,很多人就放弃了。"这是我的困惑。
"那可能还是因为想到自己要改变,所以没办法了,碰到障碍了就放弃了。我也改变不了,但也不用改变,它还是会变。"
"那我们做什么呢?"
"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