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注册法人,执意使用选好的名字,花了大价钱给税务注册,自己的咖啡工作室就这样安安静静的开业了。选了最顶尖的咖啡机,但几乎每周都用不了几次,进口改装烘焙机,每天刷刷的炒豆豆,坚持做手冲~
墙上挂着全球产地图,曾今梦想着要走遍所有的产地,和所以订过咖啡的农场主见面;吧台是专门到秦岭一间老屋收的房梁,简单一劈两半,一半做了吧台面,一半打成了一面墙的书柜,3米的大鱼缸上放一块百年老木板就是吧台的全部,记得当时工人边刨木头边抱怨,这么一块老朽木怎么就能让我费这么大劲寻回来,可能到现在他都不知道,一间老屋的主房梁经历了几代人的烟火人间,怎能让我不喜欢。
半露天的阳台上是我最常呆的地方,早上进店一边杯测48小时内烘焙的豆子,记录养豆期风味,边给自己细细冲一杯最喜欢的风味,就坐在阳台一颗一颗的手挑生豆,摸着青灰色的豆子,细细挑出瑕疵豆和杂物石子,想着这些地球另一半漂洋过海的种子,经过了怎样的阳光雨露和多少人的手,还在呼吸着发酵着。
预热烘焙机,等待温度爬升,放豆进仓,温度迅速下降,记录回温点,迅速控温,读秒开风门,抽样看色,安静等待一爆,出仓迅速冷却,一颗颗青灰色的种子在短短几十分钟内脱水焦化,精准的掌握温度是烘焙一仓好风味的关键,几秒之差就能毁了所有,很多人都说咖啡烘焙师是火焰的守护者。
新烘焙的豆子需要至少48小时的养豆,在固定的时间点进行杯测,记录风味的变化,每次杯测都像考试等待成绩一样紧张,细细对照是否符合产地给出的味谱,有时早上开始烘焙会一直持续到中午之后,烘焙机2米内最高温度可以到60度以上,和烘焙长时间呆在一起,锻炼的我非常耐热,午后陆续会有分享课和沙龙,空闲时就一个人看看书,和各个咖啡供货商聊聊这个季度的拍卖会和期货价格,偶尔心动买一些不会出售的小批次,只留着自己喝,偶尔遇到喜欢的客人会拿出来一起分享,讲各自咖啡的故事。
记得那时每天都过的没有时间概念,随心所欲充满好奇,做的每一场活动都是自己喜欢的,我是荒岛图书馆的分馆,每个月最开心的就是收到从全国各地寄来的书,公益漂流,清洁整理这些旧书,把他们继续漂流下去;做明信片换咖啡,一包咖啡豆换一张明信片,收到从各个地方陌生人寄来的明信片,上面写着各自的爱情;做咖啡换故事,只要你愿意分享你的故事,你的咖啡我请客…….太多的活动和分享,认识了很多有趣的灵魂。
豆子需要养,梦想需要熬。我是那个没有熬住的人,2016年转掉了店里的所有,包括自己所有的咖啡认证,放下所有曾今喜欢热爱的,也许梦想真的不适合用来谋生,很久不愿意想起来,不愿意再碰咖啡。
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时光依然美好的不现实,真正以梦为马的时光,也让我学会放弃,与自己握手言和,也许以后还会有这样一间屋子,有咖啡脱水烘焙的气息,手冲的咖啡独特的味道,进门就可以看到各个产地不同的咖啡麻袋做成的桌布地垫,咖啡庄园农场主亲手签名的卡片,不会很多的人趴在见证过百年故事的老木头吧台上,分享着各自的故事,听我讲讲不同产区这个季节收获的咖啡风味,还有守护火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