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前些年,度过一篇博客-寒门再难出贵子,里面作者以一个银行工作人员旁观者的身份,对身边的几个不同背景出身的年轻人择业,生活,选择进行纪实性的描述,得出了上述结论.其中我记得比较清楚的一件事,是作者依据外在观察,对来银行面试的几位年轻人的论断:农村出身的人往往会早早来到面试地点,在当众讨论时显得拘谨,不自信.我本人也来自农村,所以对此深有体会.
从小我成绩在校优异,因此有机会参加全镇组织的各种竞赛(全镇大约20所小学).竞赛往往会安排在10公里外的镇上一中/二中进行.那个时候,交通工具非常匮乏,没有现在的小轿车,公交车.我们考试前一天的晚上,都会被老师叮嘱第二天早上要在固定的某某时间点来到学校.那时候有闹钟的家庭很少,大都是天亮下地,天黑回家状态,基本没有时间观念.所以老师所告知的时间,自己基本都没有具体概念,就是认为要比平常早很多.父母大部分时间都会下地务农,晚上回到家也会十分疲惫.他们虽然也会重视自己提出要早起的要求,可是缺少闹钟的提醒,往往也会很难按时起床.所以老师会急急忙忙的来到家里叫人的时候,有时候我在吃饭,有时候还在床上.那时候老师的话就如同圣旨般有效,看到自己没有按时早起的要求,内心十分内疚.最后形成的结果是,考试前的一晚,我睡一觉醒来时就会叫醒一下父母问下时间,生怕再次发生迟到的尴尬.对感觉重要的事情形成神经质般的记忆伤痕,就这样留下了.
农村的生活简单,舒适,同时形成的眼界也比较局限.就像小时候的我,认为老师就是高高在上的圣人,每一句话都正确,每个作业都要完成.老师对待表现不好的学生,往往不但是当中批评,甚至会拳脚相加.在我的世界里,好像改变命运的只有好好学习这一条路.所以每次上台讲话或者回答问题,就如站在了十字架下接受耶稣对以往罪恶的审判般紧张.害怕错误后被老师批评和同学们的嘲笑.
随着进入初中,读完高中,走向大学,自己的视野慢慢开阔.看到别人在演讲台上侃侃而谈,在众人谈话时笑声不断.我渐渐意识到自己意识上的错误,也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认知.学习不止包括课本上的知识,还要有与人沟通,当众表达的能力.老师讲的东西也不一定正确,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判断.事情不是只有正确和错误两种答案,不同的角度会得出不同的答案和理解.所以,我不断地寻找机会锻炼自己,突破自己,慢慢地走出原来的小天地.
如今记忆中的伤痛虽然还在偶尔影响着我的生活,但是我的亲身经历告诉自己:画地为牢是自己设定的局限.意识到自己认知的错误,寻求方法,不放弃任何改变自己的机会,也可以一点点的弥补裂痕,找到幸福和快乐的自己.我相信,当你品味自己的成功时,一定会有别样的滋味.
愿每一个有记忆伤痕的人,都能突破自己,找到修复的方法,告别过去,迎来全新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