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的浪潮,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从餐饮、护肤美妆,席卷到小家电,甚至消费类电子领域。所到之处,融合着新国货、国潮、消费升级的概念,市场反应强烈,资本热度不减。
甚至一度高喊“新消费”的滔天巨浪已经来临,并贡献了经典的“每个消费品都值得重新做一遍”的观点,几乎成了后来新消费摇旗呐喊的过程中,被当作“圣经”般的口号,反复提起。
新消费的成功路径也因此变得越来越清晰,还进一步提出“新媒体(抖快小红书)+新渠道(社交/直播电商)+ 新产品(极致性价比)=新品牌”这一公式,也成了后续新消费企业主应用的万能法则。让人无法一时拒绝的是,这种公式下俨然成就了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新品牌。于是不少手握资源的人,也争前恐后想去触摸打造新品牌的大门。
有完美的供应链,有新媒体矩阵的传播和种草,有性价比高的产品,也有直播卖货和商城的转化,最后都在消费升级这一个难得的成熟趋势下,完美得到承接……
正当大家沉浸在新品牌春天来临的美好愿望中时,一些对品牌有宗教般虔诚的捍卫者,抛出了另一个观点。
他们认为,能够用好这些载体,会做媒体投放,会做渠道销售,会做产品生产,都只是一个优秀的消费企业最最最基础的基本功而已;如果有人认为,一个企业只要把以上这些基本功做好,抓住这些红利,就等于企业可以成功,甚至打败巨头,那等于在说只要是宝洁、可口可乐、联合利华、欧莱雅做任何产品,都可以做成功。但显然事实并非如此。
他们认为:这些人忽略的是,在生产和销售这两个显见的环节之外,还有一个庞大的主题即品牌管理。按照所谓的万能公式,拍个抖音,发个小红书卖点货的,社交媒体发条信息,引发一个话题,那是厂牌不是品牌。充其量是一门生意,远远不能称之为品牌。
进而,被我们熟知的红极一时的瑞幸小蓝杯,大倒是大,但伟大和大是两回事,离伟大还差一千个星巴克。
热衷于截流量、围墙内的机会,在中国这样一个庞杂的消费市场中,找一个细分人群,选一个非透明渠道,都足以反推出一个专门满足这个封闭式渠道的“品牌”,但这只是好生意,和好品牌是两回事。当然流量固然重要,但有流量就能把货卖飞么?那为什么美图做电商做垮了?有流量+内容,就能卖货么?那腾讯、微信不自己做电商?
可口可乐的品牌精神无处不在,它代表了美国精神,代表了流行文化,它心智强大到早就成为了一个符号,还有人在乎过可口可乐有没有中心化流量,它该把它的粉丝沉淀到哪里么?
好品牌,经得起时间、地域、时代的挑战。这种速成的、没有一丝敬畏心的做法,永远无法做成品牌。
一句话,品牌要具有穿越周期的能力。
两方观点,各执一词,我们暂且不论,要不要先把品牌这个概念做一个明确的定义,再去讨论对错。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从商业的角度看,认为创立品牌的春天到了,并无明显不妥。
寻找趋势,利用流量没有错。把商品成功的传递到消费者手里,就是商业的本质和使命,只要不违背商业规则和伦理,都是商业上的合理。这是当下中国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消费人群急剧变化和多元、供应链逐步完善、品牌意识持续提升等多种因素下,呈现出来的对未来商业形态的积极探索和勇敢试错。商业本来就是一个极其复杂、难以评估、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生态系统,从来没有一个清晰可见的模式,可以确保打造一个成功的品牌,那么打破常规、突破边界就是一个很有可能,也极其珍贵的商业行为。
只不过,对于建立品牌,尤其是意在建立伟大品牌的中国新一代精英当下,商业行为是时刻需要警惕,也是最不能被情绪裹挟的领地。商业虽是一个永远也不缺乏话题的地方,但创品牌需要成长,更需要沉淀。因为商业可以有理想,但不能理想化。我们希望这一次消费领域的浪潮能推动中国商业进程变得更成熟,更完善,更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