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依里尔.沙里宁曾说:“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走进平江路,你一定会在苏州这本打开的书中,读到一段段精彩华美的篇章。
一个月前,贝聿铭的去世引发一波纪念潮,为一睹大师为家乡设计的苏州博物馆风貌,所以选择苏州作为暑期短途旅行第一站。可惜没有提前预约,完美错过走进苏州博物馆的机会,好在清晨的平江路给了我另一份惊喜。
平江是苏州的曾用名,从刻于南宋绍定二年(1229年)的《平江图》碑中,可以看出当年宋代平江城城墙、城厢、平江府衙、平江军、吴县等军政府署以及纵横交错的河流、街道。
平江路基本延续了唐宋以来的城坊格局,尤其是公元前514年伍子胥设计的水陆并行“双棋盘”格局,至今都让人为之一振。
这种人间不二无双的路(河)网结构是自然和人工巧妙结合的产物。它既体现了中国古代都市规划的基本要求,又反映了在水乡泽国建城的创造性思维,是吴地先人遵循天人合一思想,充分顺应自然环境的特点,并加以合理利用而取得的杰出成果,堪称中国城建史上的光辉典范。
平江路一带的小桥流水人家,是苏州古城记忆的长廊,是一座没有场馆的江南城市建筑博物馆,是一座城市古往今来的生活映像。
01 老屋古桥旧韵味
清晨,早起,行走在由街巷与河流的经纬交集而成平江路,最富江南韵味诗意的实景便一一在你眼前铺展开来。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平江路河长约1600米,从南到北共有16座桥,这种百米一桥的分布密度为世界所罕见。两岸斑驳的粉墙,低水的黛瓦,坑凹的井栏,幽深的庭院,记录着二千多年平江城古往今来的无数故事。
古桥横波静卧,古树散落其间,走在光滑的石板路上,就如同在逛一座没有围墙的江南城市建筑博物馆。
因为自己的童年是在一座大祖屋度过的,所以望着对岸一幢幢粉墙黛瓦的老屋鳞次节比,思绪便透过那一扇扇精美的雕花窗棂,穿越时空隧道回到过去,恍惚间不知今夕是何年。
古桥上偶遇和我一样早起的游客,我们互相拍照留影,再一起聊聊一路看到风景和感悟,然后说再见(其实再也不会见)。
02 老人与狗烟火气
平江路在改造之初,就没打算完全商业化运作,所以沿河分布大量民居,游客能够与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交叉融合,深度体验“生活化”的历史街区。我们从临顿路公交车站下车,沿着曹胡徐巷走到平江路,感觉自己就像走在老家的巷子里。
清晨的平江路,没有摩肩接踵游客的喧闹,沿街店铺全都铁将军把守,唯有鸟儿在欢唱、小狗在奔跑、老人在漫步。
在一座桥上,看见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很安详地坐在桥上石凳上,衣服口袋里塞着他的早餐,一块粢饭糕,尽管人看起来已经有些木讷,但是他的安宁却让人感动。逛了一圈返回时,老人依旧一动不动地坐在那,只是在不远处又多了一个抱着小狗的老太太。
走在河边,还看见一排老房子前面的水槽边,一个老人在剥粽子,边上的收音机正放着《义勇军进行曲》。伴着嘹亮的”前进、前进、前进进.......“,老人扯开包粽子的绳子,拉开粽叶,一个肉粽滚进了碗里。隔壁的老太太已经洗好了昨日的衣服,正把它们往河边的竹竿上挂。
看着正着迷,一阵昆曲忽然由远而近传入耳中。原来是两个上了年纪的河道清洁工人正划着小船,一边捡捞河道的垃圾,一边闲聊听昆曲。软糯的苏州话,清晨的阳光照在水面,反射到他们黝黑的脸上,恬淡而自然。
03 商业与历史的自然融合
据调查,87.2%的游客认为“平江路的民俗艺术和手工艺等传统非物质文化保留原汁原味”。非物质文化是城市的最初记忆,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真实反映了当地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是历史街区最本质的原真信息传达。
在昆曲博物馆里看到镇馆之宝——“堂名灯担”的那一刻,脑中不由得就会想象出当年大户人家高朋满座听戏的场景。游客对平江路的认可,很大程度归因于它对历史的尊重及艺术生活的推崇。
如同每个女人都一定有个旗袍梦,看着平江路上的裁缝店橱窗里身着旗袍的窈窕淑女,恨不能立马减肥20斤,以便把自己塞进那一件件漂亮的旗袍。
“平江味道,梦里闻香寻滋味”,只是看到这个牌匾和窗口,口中的唾液腺就开始泛滥。幻想着无数的孩童跟着父亲或母亲来到这个窗下,着急等待着递出来的一只酱香猪手、一块五香排骨又或只是一个熟醉蛋......
小桥流水,江南水韵;一川烟雨,满城风絮;月台花榭,锁窗朱户。平江路“街区古建筑,古树,古井”等保存完好。
文化传承是历史街区发展的首要条件,是在继承传统城市文化魅力和满足消费者需求基础上实现新的发展,增强了历史街区的生命力。
平江路上的流水和绿化元素,很好地起到了软化街区风貌的作用,餐厅、茶馆、酒吧、咖啡馆的休闲业态聚集于滨水空间,让游客愿意长久地驻足期间。
漫步平江路,穿越苏州旧时光。平江路不仅给我们呈现出它千年古城的缩影,更是展示了当今市井生活的勃勃生机,堪称古城保护与发现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