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论 第二
【原文2·6】
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果有言邪?其未尝有言邪?其以为异于鷇(kou)音,亦有辩乎?其无辩乎?
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
【译文】
言论并不像是风吹。善辩的人辩论纷纭,他们所说的话也不曾有过定论。果真说了些什么吗?还是不曾说过些什么呢?他们都认为自己的言谈不同于雏鸟的鸣叫,真有区别,还是没有什么区别呢?
大道是怎么隐匿起来而有了真和假呢?言论是怎么隐匿起来而有了是与非呢?大道怎么会出现而又不复存在?言论又怎么存在而又不宜认可?大道被小小的成功所隐蔽,言论被浮华的词藻所掩盖。所以就有了儒家和墨家的是非之辩,肯定对方所否定的东西而否定对方所肯定的东西。想要肯定对方所否定的东西而非难对方所肯定的东西,那么不如用空明的心境去观照事物的本然情形。
【心解】
所谓是非,其实是“成心”造成的,巧辩伪饰,看似有理,其实都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成立,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指摘别人,拿“此”否定“彼”,或者拿“彼”否定“此”,并不是事物的真相。“莫若以明”,只有用空明的心境去观照事物,才能看到本来面目。
参考资料: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傅佩荣《傅佩荣译解庄子》
�&:�3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