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这样的体验吗?打乒乓球时,用尽了所有力气,可是打出去的球软弱无力?游泳时,拼命划动双手,用力蹬腿,可仍在原地打转?跑步时,尽可能高的抬腿、尽可能快的摆臂,可跑得就是很慢?我们看教程、找教练,学习和提高某项运动技术和战术,通过做HIIT,也就是高强度间歇训练,还有跑步、练器械来提高自己的体能,可仍然在专项运动中表现平平。这很有可能是因为你肌肉运行效率过低,造成能量浪费。于是帮助大家把身体储备的能量尽可能全部发挥出效果的“功能训练”诞生了,“功能训练”通过更高效的募集肌肉力量,提高运动参与者的动作质量,将运动参与者的体能与运动技术有机结合,从而提高专项能力。
功能训练就是,各肌肉、各关节协调配合,形成完整的运动链,发挥出各自的功能,共同协作完成一个完整的动作的训练。功能训练不像传统训练那样强调大负荷、大肌肉力量,反而倡导以身体动作模式训练为基础,以训练质量和训练效果为核心,简单来讲就是“你有多少力,就利用多少力,绝不浪费”。功能训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功能性热身,将你的肌肉唤醒、韧带拉伸开,为接下来的动作训练做好充分热身;其次是脊柱力量训练,脊柱周围的肌肉是身体的核心,所以也称为“核心力量”,躯干得到稳定支撑,四肢才能更协调的完成动作;最后是动作模式训练,将各肌肉、关节结合起来,按照符合专项技术动作的动作模式进行练习,形成系统的动作链。
第一步是功能性热身,这一步让你的神经系统兴奋起来,为接下来神经系统高效募集肌肉力量打下基础,也就是提醒所有的肌肉小伙伴们,“打起精神来,马上就要团结合作完成高质量动作啦”。通过肌筋膜的揉捏、按压,韧带的静、动态拉伸,激活运动单元。
第二步是脊柱力量训练,就是通过肩、腹、臀三个部位的动态协调,打造一个稳定的动作平台,也就是对身体的躯干进行力量、稳定、平衡的训练,加强身体稳固支撑的能力。脊柱周围肌肉力量不足将致使动作的不稳定,直接导致能量的泄漏,阻碍动力传递。为了使肌肉力量不被浪费,必须锻炼出强大的核心力量,形成完整的动力链,核心部位担负着稳定重心,承接上下肢,保证各环节合理发力、传导力量的重要作用。
第三步是动作模式训练,它将专项技术动作分解成若干个可重复训练的单元,从单关节的动作模式训练开始,逐级扩展到多关节的结合——上肢、躯干、下肢,接下来再过度到多环节结合——上肢躯干、下肢躯干、上下肢,最后发展到全身的动作模式训练,这部分的训练要求多关节在多平面、多角度的不稳定状态下完成力量练习,也就是完成每一个动作时都是整体发力。竞技动作都是这些功能性动作的组合,所以动作模式训练是在最大程度上对技术动作的再现。
在功能训练中,可以根据个人体能发展情况,逐步增大难度,具体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增加负荷、加大动作幅度、减少支撑面、减少重心、加大阻力矩、加入不稳定支撑面、表面接触动态化、延长制动时间、使用不对称负荷、由地面动作变成站姿动作等。在不断练习、强化的过程中,运动参与者对身体平衡和稳定的控制也会越来越强,动作效率和动作质量也将逐级提高。
功能训练的重点是打造一个稳定的身体平台,让神经肌肉系统高效募集全身肌肉协同完成技术动作。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锻炼了技术动作,也发展了神经-肌肉的协同作用,同时还保证了完整动力链的形成和固化。我们可以不用再局限于肌肉面积和力量的增长,卸下大强度、大负荷量的训练担子,致力于保持动力链的完整,从而减少能量的泄漏,提高动作效率,避免不必要的损伤。总之,功能训练是力量增长的同时兼顾整体平衡与协调的体能训练,是在技术提高的同时兼顾全身的稳定与统一的专项训练。这样的高效的训练方法可以让你拥有更加强大的运动表现哦,快来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