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天一早和妈妈通电话,我们偶然聊起了买衣服的话题。
我:“妈妈,你希望我为你做点什么呢?”
妈妈:“你给我买件貂就行了。”
我翻了一个大白眼,“你也太肤浅了,貂皮有什么好穿的?”
我实在受不了我妈的审美,
“你知道一只水貂被人剥皮有多痛苦吗?”
“你觉得把自己穿成一个臃肿的毛球会很好看吗?”
“人类用几百万年才把身上的毛进化没了,你竟然会想要把其他动物的皮毛披在身上?”
......
我试图从环保主义、审美观和进化论等多种角度说服她。
然而我妈不为所动:“哦,那我就是喜欢穿貂,你买不买吧?”
我一时语塞,又心生一计。
“妈,你为什么想要貂皮呢?你是喜欢它的质感,还是单纯地享受那种穿貂给别人看的快感呢?”
我妈一时被我问懵了,
“我倒也不是喜欢它的质感,我也觉得它毛茸茸的,其实穿上挺臃肿的......不过我穿貂也不是给人看的啦!”
她急忙辩解。
我步步紧逼,“嗯?你确定不是觉得穿貂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让别人觉得你很有钱?”
“唔......”我妈支支吾吾。
我又接着出招,“如果我给你买一件比貂还贵的衣服,你是要貂还是要这件衣服呢?”
我妈不假思索,“那肯定要贵的!”
哈哈哈哈。
我毫不留情地嘲笑这个虚荣的女人。
我妈也超级开心地大笑,“所以你到底给不给我买?”
“妈我这边信号不好我先挂了啊!”
呼~我果断挂断电话。
02
其实我还挺享受我和妈妈这样的对话的,我已经马上23岁了,已经到了需要让父母依赖的年纪了。
我把妈妈对我的每一个要求,都当做是一种撒娇。
其实我特别想问问我妈,我做什么她才会幸福呢?
下午晚些时候,我顺手又拨通了我妈的微信语音通话。
一张超级灿烂的大脸出现在屏幕上。
“(。・∀・)ノ゙嗨 孩子~”
我妈开心地跟我打招呼。
我也咧嘴朝她笑,“没事,我就是闲着没事跟你聊天~”
“妈妈,你觉得怎么样会很幸福呢?”我突然想起一直想问她的问题。
我妈想都没想,痛快地说:“我幸福...很简单啊!”
“只要你健健康康,你爸爸少出去吃饭喝酒,我们家做什么事都顺顺利,你姥姥和姥爷不要生病,你赚很多很多钱,然后给我买很多很多我想要的东西~我就幸福了!”
这还简单???
我一脸黑线。
我这么年轻,健健康康倒是不成问题,可是人有旦夕祸福,谁也说不准会不会有个头疼脑热、磕着碰着的,如果这个前提不成立,那她就不幸福啦???
爸爸平时饭局比较多,就算极力避免,一年也得出去参加那么一二十场应酬,这一年里,岂不至少有一二十天,妈妈是不幸福的???
姥姥姥爷都快80岁了,岁数这么大,平时就小病不断,这样说的话,我妈她还怎么幸福???
还有就是,要是我哪一天赚不了很多钱,买不了很多很多想要的东西,那她还幸福个屁啊???
压力好大!
突然就感觉我妈的幸福感紧紧系在我以及我们家人身上。
我张口好几次,不知道怎么回答她,话都堵在喉咙里。
03
晚上打扫完卫生,我坐在床上,一个人静静地在脑海里回想一天中和妈妈的对话。
我妈是一个整洁近乎洁癖的女人,我想象着她在家中和我一样打扫卫生的样子。
我想,当她把爸爸朋友聚会结束油腻腻的盘碗刷干净,把乱糟糟的家里收拾得跟之前一样整洁之后,她幸福吗?
我又想起年初她从工作了10年的单位辞职,重新找工作,最后找到一个顺心的新岗位,那时候,她幸福吗?
入职新岗位之后,她每天都把店面打扫的干干净净,养上自己种的绿萝、胡萝卜花,没几个月就创造了老板都没有销售的数字奇迹,拿到奖金的时候,她幸福吗?
我妈不会做饭,可是烙的饼特别好吃,她经常在家里烙几张饼,一切八块,给姥姥家送一张,给我留一张,这个时候,她幸福吗?
04
昨天每日心灵功课的主题是——在关系里聚焦自我。
我顺着这个主题想到了很多~
其实我妈是一个很懂生活的女性,而且她和大多数中国女性一样,默默付出,善解人意(好吧,我承认我是怕我妈看到这篇文章)。
她可以把我们家收拾得每天都干干净净:厨房灶台没有一丝油腻,厕所没有潮湿的水汽,洗手台亮得能照出人的影子,木板地面没有一丝头发,床上用品每天都冒着一股洗衣粉的清香。
她也可以把每一份工作都做得很精彩,待人友善,积极乐观,虽然时常处于困境,但始终有一颗年轻有活力的心。
我觉得我妈很厉害。
可是这么厉害的妈妈,在我问到她,怎么样才能幸福的时候,为什么却给出了我那样的回答呢?
她把她的答案全都系之于我、爸爸、姥姥和姥爷。
唯独没有把幸福放到自己身上。
05
来自张芝华老师的分享——
“「孤独」(lonliness)是别人的「不在」;「单独」(aloneness)是自己的「在」。”
孤独的意思是你失去了某个人,你觉得空虚。单独的意涵完全不同,你没有失去谁,而是你已找到了自己。
我好喜欢这种「单独」。
这几天我一直都在思考、也反复分享的一句话:“真幸福不外求”,仔细体味,真的会咀嚼出意想不到的滋味。
不仅是妈妈,其实在这以前我自己不也经常把自己的幸福放在别人身上吗?
放在满足父母的期待上,放在别人的看法上,甚至放在天气的阴晴雨雪上......
我渴望爸爸妈妈爱我,我渴望喜欢的人爱我,我渴望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目光都是善意的、充满爱意的……
我对爱上瘾。
在亲子关系、亲密关系、家庭关系、社会关系中,我曾经始终把专注点放在别人爱不爱我身上。
可是“真幸福不外求”,我仔细咀嚼着这句话,也开始逐渐把目光专注在自己身上。
完成家庭扫除的时候,我觉察到疲惫背后,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满足,和壁虎断尾一般的神清气爽。
这种感觉,爸爸妈妈男朋友朋友知己同学同事陌生人全都给不了我。
当我看完一本书,写完一篇笔记,策划一个项目,拿到一笔创投,组织一个活动……的时候。
我更加专注地觉察自己内心的喜悦和满足。
同样的,当我的舌尖品尝到楼下私房菜馆老板娘的美食,鼻子闻到薰衣草精油的味道,眼睛看到济南久违的晴朗长空,耳朵听到路边店流出的喜欢的音乐…
那些愉悦、幸福,都被我自己清楚地觉察到。
生活中已经有太多让我幸福的事儿了,于是我不再要求爸爸妈妈答应我说的每一句话,不再要求男朋友每天对我说早安午安晚安,不再要求朋友为我的每一条朋友圈点赞。
没有了这些要求,我也很多的试着去理解,体察别人的处境。
好多好多幸福,就这样猝不及防地闯进我的生活。
我突然觉得我戒掉对爱的瘾了。
06
M·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里写:
因过分依赖而引起的心理失调,心理学家称为"消极性依赖人格失调",在所有心理失调现象中,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症状。
患有这种疾病的人,只是苦死如何获得他人的爱,甚至没有精力去爱别人,如同饥肠辘辘者只想着向别人讨要食物,却不能拿出食物帮助别人。
他们寂寞和孤独,永远无法体验到满足感。尤为可怕的是,他们甚至不知自己患上了"消极性依赖人格失调"。
他们不能够突破自我界限,其人生价值依赖于同别人的情感关系。
可能我们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患有这种“消极性依赖人格失调”。
这个比例在已婚人士的身上尤其高:
抱怨老公只顾事业;
抱怨婆婆对自己的恶言相向;
抱怨孩子不懂事对自己不够理解;
抱怨家务琐碎繁杂…
你们看,这些喜欢抱怨的人,是不是都把幸福感放在了老公、婆婆、孩子和家庭琐碎的事务上了呢?
她们遇到问题第一反应是没有觉察的发泄和抱怨,其实对自己和别人都是一种无意义的消耗。
一个巴掌永远拍不响,很多时候我们都是盯着对方的缺点死死的不放,而不去反观自己,老是认为对方不够好。
其实,男人有事业心是件好事,而女人既希望男人在事业上光彩照人,又希望回到家温柔体贴,本身就对男人的期待和要求太高了。
妻子本可以和老公真诚友善的沟通和表达你希望对方给到这个家庭做些什么,而往往多数女人都是从一开始就指责抱怨对方没有给到我们什么,因此对方根本就不愿意打开心去和我们沟通,长此以往那颗心就完全封闭了。
你是否考虑过,在婚姻中我们对对方的期待太多;
你是否考虑过他也是一个普通的人;
你是否考虑过你是真的爱他,所以应该试着接纳他的一切;
你是否考虑过你给对方的,难道真的是他想要的吗……
有一天,当你的关注点不是盯着对方而是转而盯着自己的成长,盯着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盯着自己如何给家庭带来更多的温暖和爱的时候,或许一切都会改变。
到那个时候你连自己都会爱上你自己,你将拥有太多选择的权利和控制局面的能力,一切都将是最好的安排。
07
我和妈妈又长谈了一次,出人意料的是,妈妈毫无阻碍的接受认同了我的想法。
她说:
“你问我怎么样才能幸福,我下意识的想到了我的心愿,那就是你健康,我们的家庭和谐,我的父母平安。”
“可是孩子,相信妈妈,如果有一天我的心愿无法实现,我也不会抱怨。如果我自己都不给自己幸福的机会,那么我还能如何幸福呢?”
你们看,我妈妈是不是很酷?
“不过,如果你能给我买貂,我就更幸福了!”
………
嗯,我还是去努力赚钱吧,虽然真幸福不外求,可是我妈幸福,我也更幸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