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的愿望是成为一名科学家,可我所想的是可以不受约束地坐在电视机旁看动画片,真正得到的是老老实实写作业、背诵明天老师要抽查的课文。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愿望变成了大企白领,所想的是朝九晚五,下班后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做自己的事,实际情况却是要安安分分地在小隔段里按下班前老员工教授的方法作图、改图。到如今,愿望已更加物质金钱化,也不那么具体了,有小孩的成长教育,有公司工作、收入营收,有父母健康等等,好像不过应该更贪心了,实际得到的情况恰恰是所想要的对立面。
每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段都有自己的愿望,也在努力去争取自己想要的结果,可实际往往又不如人意。也变成了所得非所想,所想非所愿。细致点说,所得到的结果如果不是想要达成的目的,日积月累,自己也就慢慢不敢去想自己真正的愿望了,正如歌词里说的“我们把梦越做越小了”,小到可以与我们的现实并驾齐驱,然后觉得这就是现实。于是可以告诉自己这就是生活,然后安分地这样过下去。很残酷,也很现实,不过在下定论前请给自己一点时间思考,这真的就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所得及所想,所想即所愿,虽不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么简单直接,可也不是那么的无章可循,如走好运般随机而成,在所得前加上“所为”的话,这便自然了。我们做的事和做事的效果既是我们可以得到的结果,这个结果是否正是我们期待的,其实在我们做这个“结果”的时候就决定好了的。正如一场学生考试,在我们日常学习的努力、理解,加上考场上的发挥就已经几乎确定了这场考试的成绩,所得是不是所想其实是“所得”这个定数与“所想”这个定数的距离,而距离的远近甚至超越所想正体现在“所为”的表现。听起来绕口,其实很简单——行为就决定结果,也正是我们所说的行为驱动结果。
我们总是不能让所想如期实现,如果仅仅说自己不够努力,不够聪明,其实多少有点妄自菲薄。对于自己想要的东西,很多人都是非常努力,用尽办法去实现的,而“所想”不得,有时候是自己定位就太高,或者方法不对。犹如摘树上的柿子,有的跳跳就能够着,有的搬个梯子也能摘着,可在树梢的果子就非得用更高更长的工具才能取到。有的人喜欢根据自己想要摘的果子的高度去想不同的方法,有的方法一试既得,有的却无可奈何的只能退而求其次。这就是结果驱动行为,所为与所得互相驱动,如因与果一般孪生。
一般我们从小接受到的观念是从行到到结果这样一个传统的做事模式,不管是父母还是老师,都告诉我们只要把手上的事情做好,结果自然就会如期而至。但不管是父母还是老师都不能很确定地告诉我们这个结果是否正是我们想要的,或许只是他们想要的。当有一天我们自己发现可以按独立去做事的时候,却总是难以达到自己的目标。目标与结果的偏离基本可以确定是在执行的时候出现了偏差。很简单的一个例子,我们几乎每个人在年初都对自己一年的收入有个预期,但可以很肯定地说几乎一半以上的人都无法达成这个预期,原因无非两点,一则日常收入累积不足,其二一年时间太长,突发事件偶有,导致消费支出不可控。年头干到年尾,发现养活了自己(一家),根本就没有结余,甚至小有负债。也就是说我们从目前的情况去推导预期结果其实是有不确定因素,这些不确定因素直接导致“所为”结果与目标的的偏离。于是又有了结果行为导向,即由结果来推导日常的行为,减少过程的不确定因素。还是以收入结余为例,我们把预期收入结余平摊到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即目标细化。这样我们在增加收入,减少非必要支出上其实更加简单可控的。这确实比行为结果导向更加有效可靠。
如果这样一个结果导向相对有效,那么我们不妨把我们的“所望”也做这样的拆分。把自己的梦想拆分到一定的时间范围,比如3年、5年甚至是10年。比如说购房,5年购房计划,一算就大概知道自己每年需要多少结余,再把每年的任务拆分到月、周直到天,如果自己足够有毅力,那么坚持到5年,5年内风雨不变,那么这个目标多半是可以实现的。我们的“所望”无法从“所想”中累计,一般是很容易梦碎的。
无论是所为到所想,还是所想实现所望,其实要求的重点是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努力。而我们中的绝大部分人其实是努力充足,毅力不够,很容易在过程中出现偏离目标的行为,结果必然就与目标脱离。正如挖井人,谁都想要喝到最清最甜最长久的水,可有的人事挖挖就不挖了,有的是挖着挖着发现在旁边有个浅泉,于是也停止了,殊不知那点小泉眼很快就会停止。掘井及泉不可能一蹴而就,难得的是“及泉”前的不停“掘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