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前世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擦肩而过。今世能成为亲人、友人,那是一种缘分,二者的关系应适可而止,合理消费,若能抱团取暖,向前发展是上上策。
闺蜜跑来向我述苦,实在受不了她娘家的嫂子。原来嫂子自进家门,因生了个大胖小子,便成为她家的大功臣,一等公民。30年来,对她娘家大小呼来喝去不说,还经常明里暗里让她姊妹几个给她买这买那,从不说钱的事,仿佛就是应该,他们也就忍了,都这样安慰自己:今生是亲人,来世就不一定了,况且让我买,说明我有这个实力,我比她还强。但受不了的是:父母年事已高,总不能成天这样,今天没米下锅了,送;明天没菜了,送;后天没面了,送……送和买都不是个事,关键这是一条永恒的单行道,到底什么是个尽头?
听着她的描述,我觉得这种人就是拿别人的善良当挡箭牌,过度消费亲情。
无独有偶,有个前同事,在办公室总爱秀她的孝顺,每到周五都故作焦虑状,不知给自己的父母买什么,给自己那刚出生的侄儿买啥。但对婆家人只字不提,好像没有这回事一样。有一次,有一个年轻不更事的同事问她,你每次回婆家给她买什么。她大笑:他们都有退休工资,只需要我们回家吃饭,不稀罕买东西,每次回来她还要给我们准备一大兜东西。
果真不稀罕吗?孝顺本无错,只孝顺自己的娘家人,无视自己的另一半,这是孝顺吗?即使是孝顺,也是狭隘的孝顺。
对双方父母要真诚。人来世上一趟不易,能走在一起组建成小家庭更是不易,要彼此珍惜,对娘婆二家原则上要做到一碗水端平,即使不平,也不能相差太远,更不能一头沉。比如每月看望父母是必须,你有父母,对方也有父母,你一月看望自己的父母两次,最少也需看望对方父母一次。否则都是在制造家庭矛盾,现在大家都很忙,两口都身心疲惫,不要在这种事上再作了,一是消耗双方的精力,二是在间距双方的心里距离。更不能过度消费对方善良,对方嘴上不说,心里清楚的很,自作聪明是要付出代价的,不是不报,只是时候不到,时机一到,你作的全报,到时候哭鼻子的是你,再醒悟为时已晚。
对待兄弟姐妹要厚道。闺蜜说的好,今生是姊妹,来世不一定。因为父母在,兄弟姊妹就是一个圈里的,是若干平等的个体,要彼此关爱,要明白投桃报李,不斤斤计较,一旦父母都走了,大家都有自己的小家庭,各忙各的,相聚一次是一次。如果你有过度消费亲情的习惯,到时谁还愿意搭理你。试想一个见面都向你要红包而从不发红包给你的人,一次、两次、三次,再多了,你会再当这个冤大头吗?这个世界上只有父母对子女是无怨无悔的付出,从不讲回程票,其余统统没有这个耐心。想起曾经听到的一句话糙理不糙的金句:不要怪我太无情,是因为你太无耻。
人来世上走一遭都不易,适可而止,合理消费亲情和友情,活出人应有的自爱与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