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身边人都成了低头党,地铁里、商场里、工作场合、餐桌上、路上…,每个人都在低头看着,有人在刷朋友圈,有人在看剧,还有人在浏览着各种网页…,那个神奇的屏幕里仿佛有着更加神奇的世界,把我们从现实生活中吸走,投入其中而不亦乐乎。
相对于其他人,我一直都是后知后觉的,但渐进中,手机里仿佛也已经被各种App充斥,浏览一遍就要花费好长时间。自从练习写作以来,由于电脑反应迟钝,大部分文字也都是通过手机输入,所以视力的下降,令我不得不去思考关于手机、IPAD等电子设备的问题。
[1]
大概从2000年以后,手机才逐步普及,从早期的只能接打电话、发信息到今天的智能手机,浏览、交际、学习、共享等功能日益拓展,手机如同一个微型电脑一般,成为了生活必需品,满足了人们基本娱乐、办公需求。
一是其广泛性,一部小小的智能手机包罗万象,能够满足不同身份、职业、年龄人的差异性需求,只有想不到,没有网上查不到的,内容涵盖应有尽有,辐射范围广之又广。
二是互联性,小到朋友圈,大到跨地域、种族、国家…,网络让一切皆成为可能,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短了知识、信息传播的路径。
三是便利性,与电脑相比,智能手机最大的特征在于其便利性,随手可得、随处携带,时时刻刻可以互联互通,由此也导致了大街小巷的低头族、手机党。
[2]
当然,以上都是一些浅显的智能手机优势,我们沉浸在其中,享受着其便利,不自觉中成为了手机的控制者和被控制者。
一是许多人开始用屏幕与世界打交道。到旅游景区游玩,所有人习惯性的下车照相,而不是真切的去感受现实的美;同学聚会每个人都手拿一部手机,刷微博、聊朋友圈,聚会现场远没有圈里热闹;节假日全家团聚,每个人也都抱着一部手机,抢红包、发信息,祝福都在网上…,仿佛那个屏幕里才是现实,而真实的世界却不在真实。
二是慢性病入侵。低头党、手机族最容易产生的就是视力下降、颈椎病以及由于缺乏运动导致的身体素质降低、抵抗力变弱。曾经,当我手机里没有如此之多App时,每天看手机的时间非常有限,当时最奇怪的就是大家一直在玩什么,如今手机花费的时间多了,视力首先下降,其次就是偶尔颈椎也不舒服了,这就是智能手机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由之产生的最直接负面影响。
三是更有甚者部分家长用手机来哄孩子。过年回家见到一些被手机控制的年轻人,当孩子哭闹不听话时,居然直接拿出手机给孩子玩,这一招确实管用,孩子马上不闹,可是如此教育方法着实令人担忧。
手机带来的弊端不仅这些,正如它的优势一样,有着多少优势就有可能随之产生多少劣势,优劣相辅,潜移默化中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3]
70、80后的两代人,小时候没有智能手机,每天放学后跑到街上和小伙伴玩耍,爬山、跑步、打羽毛球…,无忧无虑中是满满的泥土和自然气息。
近来由于视力原因,我尝试着减少看手机的时间,除了必须要回复的信息、每天的TED学习之外,其他时间尽量不去触摸手机,尤其是朋友圈、淘宝等,一天下来,眼睛不像过去那么累了,心情也没有太压抑多少,晚上再刷朋友圈仿佛也没有错过什么。
原来我们真的有太多无效时间浪费在了手机上,并且当一个人刷微博、朋友圈的时候也正是空虚无聊的时候,越刷越无聊,不仅令生活变得没有了意思,而且不良的用眼、低头习惯等直接导致的就是疾病,日积月累身体终会向我们提出抗议。
[4]
现实是,生活中许多人都是如此,即使眼睛一片昏花、颈椎频频预警,依旧不能克制住拿起手机的手。因为生活实在是太无聊了,没有了手机,不知道该去做些什么,手机成为了克服自身有限性、恐惧的灵丹妙药,大家依赖它,同时又受制于它。也许只有“找到自己”才是解决手机控的良策。
运动、读书都是不错的选择。当无聊了,拿起手机的那一刻,可以选择起身活动活动,转转腰、扭动扭动颈部、做做眼保健操…,很快渴望玩手机的那股劲儿就会过去;当然,也可以选择读一两页书、干点体力活、做做家务…,重点是不要放纵自己,稍微调整转换一下行为模式,欲望就会慢慢降低。
不要说我做不来,更不要给自己找各种借口,当手机发展到今天,当消遣娱乐成为手机功能的主轴时,手机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充分利用好它的互联互通性,但不被其所控制,才是真正的进步和成长。
是你在控制手机,还是手机在牵制你?用好它你就是网络时代的王者,被其所牵制你就是空虚寂寞的代表,愈发被其所控制,导致恶性循环。
选择权应该在我们手里而不是手机,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