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当下火热的视频创作,我更擅长这种静下心来图文式的内容创作,但是3年前我第一次开始我的写作长文时候,那个时候其实也像现在向现在拍摄抖音短视一样,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当时最大感受就是看到别人写的内容头头是道,但是真等自己落笔时候就感觉不知道如何下手,因为我们长期习惯了跟随思维,也就是跟着别人思路走,而没有建立自己思维叙事习惯。
对于做一件事情来说最简单的就是模仿,别人怎么做你就怎么做,这样做虽然短期成为不了什么大神级的人物,但确实是展开行动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开始做一件事一开始你模仿的是别人,但做的多了你就是你自己。当然低水平模仿只能让你在低水平原地踏步,高手和菜鸟的本质区别就是高手可以基于不同人的经验融汇贯通最终形成新的风格。
学习从洞察开始
一个视频看十遍比你看十个不一样的视频能学到更多东西,今天就谈谈写抖音短视频脚本一些新得。以前把抖音当成娱乐消费内容时候,可以刷到哪个喜欢就看哪个,一时间给我们推送来的内容五花八门,但一段时间下来这些内容除了打发了我们时间其实并没给我们带来什么改变,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很多时候想抓住所有,但到头来什么都没有抓住。最近由于想做一些短视频创作的尝试,我试着做出来一些改变。
首先我看的内容形式更加同质化。这里的同质化并不是内容层面的同质化,而是表现形式的同质化,因为我们无论是写作,还是演说内容本身虽然很重要,但是如果好的内容没有依托好的表现形式展现出来就会让受众有种不流畅的感觉,为了让我们的内容看上去流畅自然,我们就需要梳理承载内容的结构,其实创作者和消费者的本质区别就在这里,创作者洞察的是内容展现的结构,而消费者只看到了内容本身。
视频脚本创作的公式
各大领域的kol视频相信是在抖音种占比不小的一类内容,其实这类内容是最容易被标准化生产的一类内容。因为所有的kol视频其实大体的逻辑框架都差不多。之前看过的一个樊登的视频,视频刚开头,樊登提出的问题是:“过去有一个误导大家的词--勤劳致富。然后他顺势给出事实,“你见过哪个人勤劳致富”?你看每天早上4点钟头起床扫大街的大姐勤劳?她肯定比我们勤劳”。接下继续围绕论点指明,“这样的勤劳不可能赚到钱”。紧接着抛出核心论点:“这样的行为是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所以他赚不到钱”。接下来的内容其实就可以根据之前提出的内容进行发挥了,可以说:“那个扫大街的大姐其实有懒惰的一面,她一直在重复扫大街拿一招,而没有计划过未来,计过划发展”,从而证明她的勤劳是建立在她懒惰的一面,最终再把这个案例放到每个人身上,比如公司白领,每天加班,没时间学习,最终造成结果其实和那个扫大街大姐情况差不多,一语惊醒梦中人。
我们现在抛开内容层面的信息,只单纯说下樊登的这个短视频内容为什么获得了几万的点赞?首先他抛出一个挑战传统大众意识的问题,这样做的好处是,习以为常的内容没有人会关心,人们关心的是不一样有新奇感的内容,然后带入真实场景,让人们发现其中问题,然后指明问题内在原因,并总结事实观点,把整个内容推向高潮,最后再来一个隐喻,从而让整个内容形成连贯流畅的感觉。
我们在这里可以把这种表达的方式归结成一个公式:提出新问题+摆事实+给观点+观点剖析事实+观众带入感。
上面的内容是一段60秒内容的表达手法,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15秒内容的表达手法。相比60秒内容,15秒的视频内容其实更加考验创作者的创作能力,这不仅要考验内容内容创作者显性层面的框架表达,还要体现一些隐性层面表达,因为视频和图文不一样,内容的表达形式决定其更有张力,所以在录制过程中我们有更多的地方需要精心策划。
比如一段15秒教人录做视频的内容。一开头作者也是抛出一个问题:“很多人做抖音不会对面镜头说话。嗯,记住三点,第一,把镜头当人,你要是对着机器说话,我觉得你说的话有点道理,这种感觉就完了,记住,你对着的是镜头后面的活人。第二,说人话,千万别背词,记住是说话的感觉,而不是背句子。第三有情绪,这是很多机构花重金的得出来的经验,你说说一条视频,没点儿开心,没点儿惊艳,没点有趣,谁会点赞呢?最后关注我,带你好好说话”。
上面这段是一段15秒的抖音视频,获得了4w+的点赞。我们下面分析他成功原因。
首先开门提出痛点,当然之所以称之为痛点,是因为推荐引擎已经算出来你有潜在需要,才会把上述视频推荐到你这里,所有痛点本身成立,这构成了这段视频是有价值的前提。既然被种草了问题,下一步解决方法就变的至关重要。视频作者巧妙的运用了三段式,也就是第一,第二,第三。这种叙述的方法其实对解决问题式的叙述很有效。因为人们看视频都属于被动输入,只有那些逻辑化有规律的信息更容易被记住,显然数数就是最简单有效方式。而且三点也恰恰符合人们一次性对接受信息容量,这构成了这段视频通俗易懂的核心。当然这些是这段内容表面容易看出来的显性部分,另外一部分这段视频火的原因是他也包含了隐性部分。比如就是像他内容提到的那样,说话的语气,专业的道具(麦克风),和一个得体的形象。正是这显性部分和隐性部分双重因素让这段视频获得大量点赞。
小结
开始做一件事一开始你模仿的是别人,做的多了你就是你自己。
创作者洞察的是内容展示的结构,而消费者只看到了内容本身。
一个视频看十遍比你看十个不一样的视频能学到更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