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原创 2017-10-09 三修 NLP张国维
前段时间小编写过一篇叫“语言的框架”的文章,有些朋友看了说很受益,很实用。其实,人类的语言博大精深,只要细细去品味,你会发现语言里面蕴含着很多有趣的东西,这些都是人类的智慧结晶。今天我们要分享的是NLP里面的一种语言模式,NLP的课程里面,黄启团老师叫他做智慧语言模式,小编给的标题是“语言的方向”,因为在这种语言模式当中,你的谈话就像有了方向一样,每个方向上的语言又有不一样的语言效果,妙不可言......
在NLP“归类法”中指的是如何将经验重组成大画面或拆细成具体细节。“归类法”教我们的是如何运用自己的注意力的方法。归类法中有三种归类方式:上归类、橫归类与下归类。就如下图所示,比如汽车的例子,往上归类就是移动工具,再往上是移动对象,这个范围更加大;跟汽车差不多的橫归类交通工具有巴士、游艇、飞机、火车等等;汽车的下归类就更加具体化,可以细化到种类,零部件等等。
〖看到这里有些惊住了,这个框架有点像麦肯锡工具MECE法则,无限穷尽,没有重叠〗
同样的,这种归类法运用在人类的语言上,语言就有了方向,正如下图所示:
语言的上归类,就是将特定的事件化为一般的事件。这个在催眠里面经常运用,催眠师会经常运用一些很空泛,很一般化的词语来引导他的催眠者,比如“你的身体会感觉到有些轻微的变化”、“大多数人会......”、“你会看到一些东西......”,催眠师不会告诉你,你的身体哪个部位发生了变化,你会看到什么东西,这个就是催眠语言模式,也叫米尔顿模式。运用这样的语言模式有很多的好处,它可以囊括你的很多想法,跟你达成共识。(在催眠的学习当中,会专门学习米尔顿语言模式,有兴趣可以加小编微信咨询“催眠学习”)
语言的橫归类,经常将一种经验以隐喻、明喻或者比拟的方式和另外一种经验做出比较。故事是经常用来做隐喻的手段之一,我们发现如果我们跟一个人讲道理,很容易有冲突,但是如果我们以故事替代道理,把道理隐藏到故事里面,就很容易被人接受。语言的橫归类有助于我们去看到更多的可能性,找到更多的可替代方案。
语言的下归类,我们会用后设模式,将一般的事件转化至特定事件。在后设模式当中,你好像是一个抽离的旁观者,来检视事件的真实性。这个时候就要把事件下切到具体的时间人物地点等要素。后设模式是非常有威力的,像一把锋利的匕首,可以帮助你检验事实。比如有些人说话经常会一般化,小题大做,出现了客户退款事件,他可能会跟老板说,有很多人退款。如果再往下问,有多少个退款?是谁要退款?百分比是多少?可能他才会跟你说只有一两个。当然你不能去怪这样的员工,因为他们的思维模式就是比较宏观的,一般化的,不过你可以教他怎么下归类思考,下次他跟你汇报就会把事件落实到具体化的指标。张国维博士经常会讲,你在运用语言下归类的时候要建立足够的亲和感,因为下归类的方法就像一把匕首,如果没有足够的亲和感,有时候就会伤到人。
好的,说了这么多,总结一下,语言的上归类就是寻找语言背后的动机,达成共识;语言的橫归类就是探索更多的替代方案,看到更多可能性;语言的下归类就是让事件变得更清晰,更加落地可行。这三种语言归类方式在专业的学习里面,我们都会学习一些问话技巧,在这里篇幅有限,我们就不再展开。到这里我们已经知道了语言的三个方向,在现实的谈话或者谈判当中,很多时候我们不会单一地运用其中一种,我们会三个一起运用,让我们的谈话更加自由,更加灵活。如果你能够掌握语言的方向,那你就会成为那个聊天、谈判高手,在你这里,语言从来不会枯燥。
道理太枯燥,请看下面的小故事,我们来看看如何三两句话把话题扭转。
周末的时候,小明的女朋友拉着小明说要去逛街,但小明实在不想去,只想去外边走走。那怎么办呢?说不去吧,她肯定不高兴了,答应她吧,又心不甘情不愿。
小明忽然想起,我也是学习过NLP的,这点小事难不倒我。
小明知道这个时候不能跟她对着干,要先跟随她,了解她的动机,于是说:好呀!去逛街不错呀,我也想陪着你。(先跟随)
女朋友听了心花怒放:今天怎么这么好呀
小明:难得你想出去走走呀。不过我很好奇,你今天怎么想出去逛呢?(米尔顿模式,不说去逛街,说出去走走)
女朋友:在家里呆着实在太无聊了,想找点事做(发现动机,逛街是想找点事做)
小明:我也觉得挺无聊的。你前天不是刚逛完街吗,或许我们可以找点更好玩的事情(逛街在女朋友的价值观里是好玩的,可以打发时间的,于是橫归类,找其他好玩的事替代)
女朋友:好呀好呀!你有什么推荐?
小明:今天天气不错,我们去某某公园吧,听说那边的木棉花开了,非常漂亮
女朋友:听起来不错
小明:那我们现在就出发吧,中午去那里吃午餐......(下切到具体的安排)